珠海金湾:蓝色风暴席卷南水 向海而兴启动蓝色引擎

从天空俯瞰,大杧岛与荷包岛中间的万亩海域,满是耀眼的克莱因蓝。一口口克莱因蓝“方井”连缀成线,像天梯入海,更如万舰齐发。记者7月31日获悉,这抹亮色覆盖的海水之下,是由珠海市金湾悦禾渔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悦禾渔业”)开发的悦禾海洋渔业综合体项目,这片海上牧场也是珠海金湾南水镇向海而兴的“蓝色引擎”。

悦禾海洋渔业综合体海上牧场。(摄影:热加提)

耕海牧渔 创新技术应用于海洋牧场

“这些蓝色浮筒与浮管相结合在一起的就是我们的蚝排。在我们的海洋牧场上,你再也看不到传统的竹筒 泡沫了。”在驶向荷包岛的快艇上,悦禾渔业副总经理林锦城指着克莱因蓝浮筒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蓝色浮筒与浮管若干个扎成一个规整的方形,养殖户们称之为“一口”,七口连缀成一排称为“一组”,在悦禾渔业的万亩海洋牧场上,共有600组这样的蚝排,顺着洋流的方向整齐排列。这些蚝排的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且回收时仍保留20%左右的经济价值用于回收再利用,还具有环保、抗台风等多种优良性能。正是悦禾渔业参与研发并大规模投入的这些新型hdpe筏架,开启了这块海域的开放式养殖和底播养殖的新篇章。牧场一边,渔民们正在把培育好的蚝苗穿成串,用pe绳绑好,留待投放。牧场的另一边,渔民开启了三天一巡的例行工作,查看蚝苗生长情况,及设备是否有损耗,并做相应维修。“这组蚝排上的蚝现在一只大概有4两多重,再过一个来月海水咸度够,它们能长到五六两重,就可以捞上来供应到高档酒楼去了。”渔民撬开一只蚝,展示着肥美的蚝肉对记者说。把人工种苗投放到环境条件适宜的海域,使其自然生长,达到商品规格后再进行回捕,这是悦禾渔业对“生蚝”养殖的生动诠释。

检查蚝生长情况。(摄影:梁芷欣)

多元加工 现代技术与养殖结合

既然是综合体,悦禾渔业的“蓝色版图”上就绝对不止养殖一项。在黄茅海以东,海工大桥以西,十字沥南侧,金湾区悦禾海洋牧场融合发展产业园及配套码头项目正在酝酿之中。土地批复和相关规划落地后,这里将建成超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标准加工车间,用现代化生产线生产刺身级生蚝、袋装生鲜蚝肉、液氮冻半壳蚝、蚝豉、蚝肉水饺等多元化产品,构建高端牡蛎产品矩阵。同时,这里也将对蚝壳进行资源再生加工,把蚝壳加工成用于净化的光催化复合材料、医药原料、补钙制剂、轻型建材、畜禽饲料添加剂等,再生蚝壳将走进各行各业。在创新驱动水产品精深加工的同时,探索“电商 渔业”融合销售新路径。搭建电商销售团队,入驻各大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拓展线上线下交易空间,进一步提升“荷小蚝”“白粤蚝”“活粤蚝”三个自主品牌的销售规模与知名度。

收蚝。(摄影:梁芷欣)

攻克“芯片” 理顺全产业链

在生蚝全产业链发展的最前端,解锁水产养殖的芯片密码——种苗至关重要。选址南水镇飞沙村的200亩悦禾种业繁育基地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该基地包含原种保存、遗传育种、良种扩繁、种苗培育及养殖推广等核心功能,与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等先进技术院校合作,使鱼类、贝类等多品种育苗及养殖技术研发、投产在这里得到实现,且更有保障。“悦禾种业繁育基地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优质苗种1000万串,贝苗6亿粒,有力保障本地及周边地区水产品养殖市场供应。”林锦城介绍说。

绑蚝苗。(摄影:詹燕超)

向海图强 南水启动海洋板块引擎

2023年以来,南水镇先后引进珠海蓝色海洋种业创新产业园、特色贝类人工繁育基地、悦禾海洋渔业综合体3个海洋产业项目,达产后年产值约50.7亿元,擦亮了“南水蓝色种业”地标品牌。南水镇也紧抓“向海而兴”的机遇,通过资源整合开拓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在推进蓝色种业、赤鱼头三级渔港、西滩片区“渔光互补”项目等产业项目的同时,串联1750亩红树林生态湿地项目、3千米滨海休闲步道、飞沙滩滨海旅游等文旅资源,将渔牧增殖、生态修复、休闲娱乐、观光旅游、文化传承、科普宣传以及餐饮美食等有机结合,形成互为支撑、相互促进的多元化产业模式,促进产业与消费双升级,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一场蓝色风暴正在掀起,书写南水“向海图强”的新篇章。

文字:詹燕超 通讯员 梁芷欣 图片:热加提 詹燕超 通讯员 梁芷欣 编辑:曾翠琼 责任编辑:黄琳
珠海金湾:蓝色风暴席卷南水 向海而兴启动蓝色引擎
金湾区融媒体中心 2024-08-01 17:14

从天空俯瞰,大杧岛与荷包岛中间的万亩海域,满是耀眼的克莱因蓝。一口口克莱因蓝“方井”连缀成线,像天梯入海,更如万舰齐发。记者7月31日获悉,这抹亮色覆盖的海水之下,是由珠海市金湾悦禾渔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悦禾渔业”)开发的悦禾海洋渔业综合体项目,这片海上牧场也是珠海金湾南水镇向海而兴的“蓝色引擎”。

悦禾海洋渔业综合体海上牧场。(摄影:热加提)

耕海牧渔 创新技术应用于海洋牧场

“这些蓝色浮筒与浮管相结合在一起的就是我们的蚝排。在我们的海洋牧场上,你再也看不到传统的竹筒 泡沫了。”在驶向荷包岛的快艇上,悦禾渔业副总经理林锦城指着克莱因蓝浮筒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蓝色浮筒与浮管若干个扎成一个规整的方形,养殖户们称之为“一口”,七口连缀成一排称为“一组”,在悦禾渔业的万亩海洋牧场上,共有600组这样的蚝排,顺着洋流的方向整齐排列。这些蚝排的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且回收时仍保留20%左右的经济价值用于回收再利用,还具有环保、抗台风等多种优良性能。正是悦禾渔业参与研发并大规模投入的这些新型hdpe筏架,开启了这块海域的开放式养殖和底播养殖的新篇章。牧场一边,渔民们正在把培育好的蚝苗穿成串,用pe绳绑好,留待投放。牧场的另一边,渔民开启了三天一巡的例行工作,查看蚝苗生长情况,及设备是否有损耗,并做相应维修。“这组蚝排上的蚝现在一只大概有4两多重,再过一个来月海水咸度够,它们能长到五六两重,就可以捞上来供应到高档酒楼去了。”渔民撬开一只蚝,展示着肥美的蚝肉对记者说。把人工种苗投放到环境条件适宜的海域,使其自然生长,达到商品规格后再进行回捕,这是悦禾渔业对“生蚝”养殖的生动诠释。

检查蚝生长情况。(摄影:梁芷欣)

多元加工 现代技术与养殖结合

既然是综合体,悦禾渔业的“蓝色版图”上就绝对不止养殖一项。在黄茅海以东,海工大桥以西,十字沥南侧,金湾区悦禾海洋牧场融合发展产业园及配套码头项目正在酝酿之中。土地批复和相关规划落地后,这里将建成超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标准加工车间,用现代化生产线生产刺身级生蚝、袋装生鲜蚝肉、液氮冻半壳蚝、蚝豉、蚝肉水饺等多元化产品,构建高端牡蛎产品矩阵。同时,这里也将对蚝壳进行资源再生加工,把蚝壳加工成用于净化的光催化复合材料、医药原料、补钙制剂、轻型建材、畜禽饲料添加剂等,再生蚝壳将走进各行各业。在创新驱动水产品精深加工的同时,探索“电商 渔业”融合销售新路径。搭建电商销售团队,入驻各大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拓展线上线下交易空间,进一步提升“荷小蚝”“白粤蚝”“活粤蚝”三个自主品牌的销售规模与知名度。

收蚝。(摄影:梁芷欣)

攻克“芯片” 理顺全产业链

在生蚝全产业链发展的最前端,解锁水产养殖的芯片密码——种苗至关重要。选址南水镇飞沙村的200亩悦禾种业繁育基地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该基地包含原种保存、遗传育种、良种扩繁、种苗培育及养殖推广等核心功能,与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等先进技术院校合作,使鱼类、贝类等多品种育苗及养殖技术研发、投产在这里得到实现,且更有保障。“悦禾种业繁育基地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优质苗种1000万串,贝苗6亿粒,有力保障本地及周边地区水产品养殖市场供应。”林锦城介绍说。

绑蚝苗。(摄影:詹燕超)

向海图强 南水启动海洋板块引擎

2023年以来,南水镇先后引进珠海蓝色海洋种业创新产业园、特色贝类人工繁育基地、悦禾海洋渔业综合体3个海洋产业项目,达产后年产值约50.7亿元,擦亮了“南水蓝色种业”地标品牌。南水镇也紧抓“向海而兴”的机遇,通过资源整合开拓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在推进蓝色种业、赤鱼头三级渔港、西滩片区“渔光互补”项目等产业项目的同时,串联1750亩红树林生态湿地项目、3千米滨海休闲步道、飞沙滩滨海旅游等文旅资源,将渔牧增殖、生态修复、休闲娱乐、观光旅游、文化传承、科普宣传以及餐饮美食等有机结合,形成互为支撑、相互促进的多元化产业模式,促进产业与消费双升级,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一场蓝色风暴正在掀起,书写南水“向海图强”的新篇章。

文字:詹燕超 通讯员 梁芷欣 图片:热加提 詹燕超 通讯员 梁芷欣 编辑:曾翠琼 责任编辑:黄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