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社会实践研学营—学生倪子琪作品展示
遵义研学之旅
- - - - - - - - - - - - - - -
             —第二期

在这次遵义研学活动中,倪子琪同学通过生动细腻的文字,带我们领略了这座红色之城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从古老的海龙屯到庄严的遵义会议会址,再到与当地学生的深情互动,最后亲身体验采茶之乐,她用心描绘了一幅充满感动与收获的画卷。让我们一同走进她的文章,感受这段难忘的红色之旅。

 

倪子琪同学的研学感想

 

群星远,红花近

                          ——遵义研学有感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座城叫遵义。它独特的文化、历史遗存以及人文情怀,犹如一朵灿烂的红花,绽放在那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文人墨客和英雄豪杰为它写下了无数诗篇。而遵义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优势,自古以来便成为军事要塞。

 

研学第一站:海龙屯,这是宋代杨氏土司驻守的军事要塞。其中“36步天梯”和“龙虎大道”最为险峻。天梯每阶宽2米,台阶向外倾斜,很不好走。天梯直冲云霄,令人望而生畏。拾级而上,每个人都气喘吁吁;“龙虎大道”在峭壁边缘,石块坑洼不平,很容易坠入悬崖。一天下来,我们很累,却也开心。在这些古老的建筑面前,我们与自然对话,与历史交流。这些残垣断壁书写了我国雄壮的历史,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这次游旅,真令我们大开眼界。

研学第二站:遵义会议会址。红军进行了五次反围剿,只有第五次由博古李德统领的失败了。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他们采用阵地战的形式,使红军损失几万人。于是,在遵义召开会议,确定由毛泽东领导全红军,开启长征新篇章。途中,红军翻雪山、过草地、渡险河……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敲击着每个人的心弦,让我记忆犹新。我深刻体会到红军的艰苦和他们顽强、乐观、互助的精神。无数艰苦岁月之后,迎来了新中国。“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是毛主席对娄山关和对未来的慷慨宣言!是对过往困难的总结与对未来的激励!更是一种乐观与积极!这些历史虽然如群星般遥不可及,但它们红色精神,如一朵红花,生长在每个人心中。

 

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用他们的热情和双手,书写遵义这座美丽之城。

 

研学第三站:公益支教。我们下乡来到了三十二中,与这里的同学互相介绍家乡。随后,我们结对互赠礼物。与我结对的女同学送我一个录音笔、挂件和星星盒。她用录音笔录下想对我说的话,还说星星代表她的祝福。

当天回到学校宿舍,她用她的被子帮我铺好床,还拉着我的手介绍她的朋友,介绍遵义、学校、宿舍、琐事和学习经验。她把我当知心朋友,分别时她还嘱托她的朋友好生照顾我。那一刻,我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下午,我们去两个同学家里做客,阿姨热情地端来了西瓜、葡萄、苹果、瓜子、李子和绿豆沙,邀我们品尝。我们谈天说地,两位同学毫无保留,把好习惯、好方法全告诉我们。我们聊文化、方言和美食。不知不觉,三小时过去了,我们才恋恋不舍地分别。

没有经历苦的人,从来不知道苦是什么。晚上我们被蚊子咬醒,没有风扇、空调,热到难以入睡。地上、墙上、空气里到处是虫子。空气全是灰,呼吸后鼻子痛……但这样的条件没有打败同学们,他们闯进全市前十。我知道,在这贫瘠的土地上,已长满红花。

 

研学第四站:采茶。背上小背篓,顶着烈日,眯起眼,摘下一片片茶,我很有成就感。茶林里有茶虫、蜘蛛和绿飞虫,但我不怕。一个小时过去了,我满头大汗,可只采了一点,才深知采茶农的不易。炒完茶,我泡了一点,一口吞下,苦我直吐舌头。但过了一会,却出奇的甜。原来,这就是苦尽甘来啊。这一口,是味蕾的满足、手艺的传承和心灵的交流。传承了几千年的茶,是遵义的精髓,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深入遵义人民的文化自信。而它,需要我们一代代传下去。

群星远,红花近。遵义人民离我很远,但他们的朴实、热情和自信,如一朵朵向阳而生的红花,遍地生长着。遵义人包括同学们,脸上总是那阳光的笑容,真诚、乐观而又自然。这不仅仅因为他们的淳朴,更因为他们的文化自信。

 

正如几十年前的遵义,1935离现在很远了,可红军精神与力量,传承在每个人心中,很近很近。我们与遵义朴实人民山海相逢,与红色历史山海相逢,与美好精神山海相逢。而此行,我们必定赤心黔行

小编点评

这篇文章带我们踏上了一次情感丰富、充满历史厚重感的研学之旅。通过生动的描述,我们仿佛亲临其境,攀登险峻的天梯、走过陡峭的龙虎大道,与古老的遗迹对话,与红军的英勇故事共鸣。特别是在公益支教环节,作者用温暖的笔触,刻画了真挚的友谊与感人的互助场景。最后,采茶的体验更是将劳动的艰辛与甜美的回报结合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不仅生动描绘了遵义的独特魅力,更深入展现了红色精神的传承。通过“赤心黔行”的深刻体验,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厚重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正如文章所言:“群星远,红花近。”

 

end
编辑:郭晓娟 责任编辑:何铭
遵义社会实践研学营—学生倪子琪作品展示
观海融媒 2024-08-07 17:06
遵义研学之旅
- - - - - - - - - - - - - - -
             —第二期

在这次遵义研学活动中,倪子琪同学通过生动细腻的文字,带我们领略了这座红色之城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从古老的海龙屯到庄严的遵义会议会址,再到与当地学生的深情互动,最后亲身体验采茶之乐,她用心描绘了一幅充满感动与收获的画卷。让我们一同走进她的文章,感受这段难忘的红色之旅。

 

倪子琪同学的研学感想

 

群星远,红花近

                          ——遵义研学有感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座城叫遵义。它独特的文化、历史遗存以及人文情怀,犹如一朵灿烂的红花,绽放在那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文人墨客和英雄豪杰为它写下了无数诗篇。而遵义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优势,自古以来便成为军事要塞。

 

研学第一站:海龙屯,这是宋代杨氏土司驻守的军事要塞。其中“36步天梯”和“龙虎大道”最为险峻。天梯每阶宽2米,台阶向外倾斜,很不好走。天梯直冲云霄,令人望而生畏。拾级而上,每个人都气喘吁吁;“龙虎大道”在峭壁边缘,石块坑洼不平,很容易坠入悬崖。一天下来,我们很累,却也开心。在这些古老的建筑面前,我们与自然对话,与历史交流。这些残垣断壁书写了我国雄壮的历史,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这次游旅,真令我们大开眼界。

研学第二站:遵义会议会址。红军进行了五次反围剿,只有第五次由博古李德统领的失败了。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他们采用阵地战的形式,使红军损失几万人。于是,在遵义召开会议,确定由毛泽东领导全红军,开启长征新篇章。途中,红军翻雪山、过草地、渡险河……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敲击着每个人的心弦,让我记忆犹新。我深刻体会到红军的艰苦和他们顽强、乐观、互助的精神。无数艰苦岁月之后,迎来了新中国。“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是毛主席对娄山关和对未来的慷慨宣言!是对过往困难的总结与对未来的激励!更是一种乐观与积极!这些历史虽然如群星般遥不可及,但它们红色精神,如一朵红花,生长在每个人心中。

 

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用他们的热情和双手,书写遵义这座美丽之城。

 

研学第三站:公益支教。我们下乡来到了三十二中,与这里的同学互相介绍家乡。随后,我们结对互赠礼物。与我结对的女同学送我一个录音笔、挂件和星星盒。她用录音笔录下想对我说的话,还说星星代表她的祝福。

当天回到学校宿舍,她用她的被子帮我铺好床,还拉着我的手介绍她的朋友,介绍遵义、学校、宿舍、琐事和学习经验。她把我当知心朋友,分别时她还嘱托她的朋友好生照顾我。那一刻,我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下午,我们去两个同学家里做客,阿姨热情地端来了西瓜、葡萄、苹果、瓜子、李子和绿豆沙,邀我们品尝。我们谈天说地,两位同学毫无保留,把好习惯、好方法全告诉我们。我们聊文化、方言和美食。不知不觉,三小时过去了,我们才恋恋不舍地分别。

没有经历苦的人,从来不知道苦是什么。晚上我们被蚊子咬醒,没有风扇、空调,热到难以入睡。地上、墙上、空气里到处是虫子。空气全是灰,呼吸后鼻子痛……但这样的条件没有打败同学们,他们闯进全市前十。我知道,在这贫瘠的土地上,已长满红花。

 

研学第四站:采茶。背上小背篓,顶着烈日,眯起眼,摘下一片片茶,我很有成就感。茶林里有茶虫、蜘蛛和绿飞虫,但我不怕。一个小时过去了,我满头大汗,可只采了一点,才深知采茶农的不易。炒完茶,我泡了一点,一口吞下,苦我直吐舌头。但过了一会,却出奇的甜。原来,这就是苦尽甘来啊。这一口,是味蕾的满足、手艺的传承和心灵的交流。传承了几千年的茶,是遵义的精髓,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深入遵义人民的文化自信。而它,需要我们一代代传下去。

群星远,红花近。遵义人民离我很远,但他们的朴实、热情和自信,如一朵朵向阳而生的红花,遍地生长着。遵义人包括同学们,脸上总是那阳光的笑容,真诚、乐观而又自然。这不仅仅因为他们的淳朴,更因为他们的文化自信。

 

正如几十年前的遵义,1935离现在很远了,可红军精神与力量,传承在每个人心中,很近很近。我们与遵义朴实人民山海相逢,与红色历史山海相逢,与美好精神山海相逢。而此行,我们必定赤心黔行

小编点评

这篇文章带我们踏上了一次情感丰富、充满历史厚重感的研学之旅。通过生动的描述,我们仿佛亲临其境,攀登险峻的天梯、走过陡峭的龙虎大道,与古老的遗迹对话,与红军的英勇故事共鸣。特别是在公益支教环节,作者用温暖的笔触,刻画了真挚的友谊与感人的互助场景。最后,采茶的体验更是将劳动的艰辛与甜美的回报结合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不仅生动描绘了遵义的独特魅力,更深入展现了红色精神的传承。通过“赤心黔行”的深刻体验,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厚重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正如文章所言:“群星远,红花近。”

 

end
编辑:郭晓娟 责任编辑:何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