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起,大湾区科创朋友圈将被“刷屏”
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会场。

5月20日至23日,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将如约而至。

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迈克尔·莱维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百余位全球顶尖科学家相聚在美丽的滨海新城、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

这仅仅是大湾区科学论坛第二次与大家见面。这个年轻的论坛,何以吸引到全球科学大牛与会?资深科学家的碰撞,将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它为何让科学家流连忘返?

2021年12月,由“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发起,以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为指导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为主办单位的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州南沙举办,让院士大牛们流连忘返。

广州南沙,大湾区科学论坛会场准备就绪。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在这里展示“国之重器”:“在大湾区有包括东莞散裂中子源及建设中的南方光源等大科学装置,它们将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基础研究、解决源头问题提供支撑。 ”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在这里盘算未来:“未来40到100年,人类将面临化石能源的枯竭。我们这几代不能把地球上的化石能源全部用光,必须尽量多地留给子孙后代。 ”

中国工程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校长刘良在这里描绘蓝图:“广佛极点、珠澳极点和深港极点,加上广州南沙、广州黄埔、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深圳坪山,大湾区已经形成创新医药的‘三极四地’,应做好联动,做到差异化协同发展。 ”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大学校长张翔在这里呼朋唤友:“我们在香港已经做了很多年,研发机制还是很不错的,希望与大湾区的兄弟院校一起合作,提高创新研发能力。”

2023年夏,第二届大湾区科学论坛将举行,还有哪些“顶流”科学家加入“讨论组”?

他们当中,有的扎根大湾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谭广亨……

有的是新“湾区人”——

正面向6g打造鹏城云脑ⅲ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中国科学院院士、出任深圳大学校长一年三个月的毛军发;担任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致力为有效控制腐蚀提供“广东方案”的韩恩厚;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回到国内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的颜宁……

有的是大湾区的“常客”——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锁江……

带着共商共享全球科技发展的共同愿景,新老朋友相聚大湾区,他们的对话令人期待。

是什么让它选择南沙?

南沙新区明珠湾起步区,灵山岛尖阳光正好,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科技方舟”正在加快建设。

千帆竞渡、科技远航。

去年6月印发的《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中,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被列为五大任务之首。大湾区科学论坛选择永久落户,看中的正是南沙地处广深港、广珠澳“人”字形创新走廊交会点的科创机遇。

选择南沙的不仅有大湾区科学论坛,还有大学、大平台、大装置——

大学之大,见证湾区科创融合的大智慧。

南沙区笃学路1号,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坐落于此。历经三年的建设,去年9月,这座高校正式开学。

这座被定位为“香港科技大学2.0”的学校,将以南沙与粤港澳全面合作为契机,聚焦实验室知识向产品化阶段的转化,上游连接香港基础科研优势,下游依托香港专业服务的专长。未来,一条南沙与香港科创协同发展的完整科创生命链条将会形成。

大平台之大,见证湾区科创高地的大潜能。

科技最高殿堂与世界级湾区的碰撞,选在了广州南沙。2019年,在与港科大(广州)项目动工的同一天,中科院明珠科学园首批项目启动建设。

在一张白纸上作画,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不远处,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加快建设,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计划今年下半年率先入驻。

重构的不止于物理空间,更是科创生态。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已在海洋装备领域给南沙带来了5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其参与研制的两栖机器人实现了奥运史上首次水下火炬接力,彰显了南沙的科技担当。

大装置之大,见证湾区引领原始创新的大能级。

蕴藏“深海能量”的气体喷涌而出,在猎猎海风中,发出耀眼的蓝色火焰。这束美丽的火焰,是南沙用科学攻坚成功试采的“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

“解决深海资源开发过程中‘卡脖子’问题,离不开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的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海洋与科学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主任张偲说,这套装置与其配套的科研综合楼,将打造成为全球首套深海生态学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从临空飞行极端测试,到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上天、下海、入地、探微,南沙的大装置正在满足科技征途上的更多创想,引领原始创新挺进一个又一个前沿“无人区”。

它的成长还有哪些想象空间?

今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办好大湾区科学论坛,打造全球一流科技创新人才向往集聚地。

这既是对大湾区科学论坛提出的期许,也是为三地的科创力量辨清形势:在新的世界变化环境下,要通过科技创新发展引领,推进大湾区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从而主动融入全球、实现高质量发展。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大湾区创新驱动力不断增强。

三地创新要素跨境流动更加高效——

自2021年10月中国散裂中子源正式向科研人员开放以来,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用户在这里开展了多项实验研究。截至去年底,全省科研经费跨境拨付累计超过3.7亿元;开展科研用物资跨境自由流动改革试点,探索“正面清单”等模式。

三地科技创新人才因向往而聚集——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当天,早上还在香港吃早餐的近百名香港师生,一个多小时后已在南沙逛港口、听讲座。他们欣喜地了解到,在南沙创新创业基地工作的港澳青年人才,只要符合条件,即可在港澳新青寓“拎包入住”。为提高对不同层次科创人才的吸引力,广东还大力推进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

三地创新主体联合科研攻关愈加紧密——

广东实施科技创新联合资助计划,累计支持300多个项目、约3亿元。在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提升项目等不同课题中,都不难发现港澳创新主体的身影。

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产业互补,先天优势明显;有资金、有人才、有政策、有魄力。粤港澳三地科创一盘棋推进,想象空间无限。

作为成长中的“科技达沃斯”,大湾区科学论坛的未来,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链接港澳,走向世界,今后必将有更多顶尖科学家在此相约。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孙宁
明天起,大湾区科创朋友圈将被“刷屏”
南方 2023-05-19 17:58
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会场。

5月20日至23日,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将如约而至。

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迈克尔·莱维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百余位全球顶尖科学家相聚在美丽的滨海新城、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

这仅仅是大湾区科学论坛第二次与大家见面。这个年轻的论坛,何以吸引到全球科学大牛与会?资深科学家的碰撞,将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它为何让科学家流连忘返?

2021年12月,由“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发起,以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为指导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为主办单位的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州南沙举办,让院士大牛们流连忘返。

广州南沙,大湾区科学论坛会场准备就绪。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在这里展示“国之重器”:“在大湾区有包括东莞散裂中子源及建设中的南方光源等大科学装置,它们将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基础研究、解决源头问题提供支撑。 ”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在这里盘算未来:“未来40到100年,人类将面临化石能源的枯竭。我们这几代不能把地球上的化石能源全部用光,必须尽量多地留给子孙后代。 ”

中国工程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校长刘良在这里描绘蓝图:“广佛极点、珠澳极点和深港极点,加上广州南沙、广州黄埔、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深圳坪山,大湾区已经形成创新医药的‘三极四地’,应做好联动,做到差异化协同发展。 ”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大学校长张翔在这里呼朋唤友:“我们在香港已经做了很多年,研发机制还是很不错的,希望与大湾区的兄弟院校一起合作,提高创新研发能力。”

2023年夏,第二届大湾区科学论坛将举行,还有哪些“顶流”科学家加入“讨论组”?

他们当中,有的扎根大湾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谭广亨……

有的是新“湾区人”——

正面向6g打造鹏城云脑ⅲ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中国科学院院士、出任深圳大学校长一年三个月的毛军发;担任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致力为有效控制腐蚀提供“广东方案”的韩恩厚;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回到国内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的颜宁……

有的是大湾区的“常客”——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锁江……

带着共商共享全球科技发展的共同愿景,新老朋友相聚大湾区,他们的对话令人期待。

是什么让它选择南沙?

南沙新区明珠湾起步区,灵山岛尖阳光正好,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科技方舟”正在加快建设。

千帆竞渡、科技远航。

去年6月印发的《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中,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被列为五大任务之首。大湾区科学论坛选择永久落户,看中的正是南沙地处广深港、广珠澳“人”字形创新走廊交会点的科创机遇。

选择南沙的不仅有大湾区科学论坛,还有大学、大平台、大装置——

大学之大,见证湾区科创融合的大智慧。

南沙区笃学路1号,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坐落于此。历经三年的建设,去年9月,这座高校正式开学。

这座被定位为“香港科技大学2.0”的学校,将以南沙与粤港澳全面合作为契机,聚焦实验室知识向产品化阶段的转化,上游连接香港基础科研优势,下游依托香港专业服务的专长。未来,一条南沙与香港科创协同发展的完整科创生命链条将会形成。

大平台之大,见证湾区科创高地的大潜能。

科技最高殿堂与世界级湾区的碰撞,选在了广州南沙。2019年,在与港科大(广州)项目动工的同一天,中科院明珠科学园首批项目启动建设。

在一张白纸上作画,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不远处,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加快建设,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计划今年下半年率先入驻。

重构的不止于物理空间,更是科创生态。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已在海洋装备领域给南沙带来了5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其参与研制的两栖机器人实现了奥运史上首次水下火炬接力,彰显了南沙的科技担当。

大装置之大,见证湾区引领原始创新的大能级。

蕴藏“深海能量”的气体喷涌而出,在猎猎海风中,发出耀眼的蓝色火焰。这束美丽的火焰,是南沙用科学攻坚成功试采的“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

“解决深海资源开发过程中‘卡脖子’问题,离不开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的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海洋与科学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主任张偲说,这套装置与其配套的科研综合楼,将打造成为全球首套深海生态学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从临空飞行极端测试,到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上天、下海、入地、探微,南沙的大装置正在满足科技征途上的更多创想,引领原始创新挺进一个又一个前沿“无人区”。

它的成长还有哪些想象空间?

今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办好大湾区科学论坛,打造全球一流科技创新人才向往集聚地。

这既是对大湾区科学论坛提出的期许,也是为三地的科创力量辨清形势:在新的世界变化环境下,要通过科技创新发展引领,推进大湾区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从而主动融入全球、实现高质量发展。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大湾区创新驱动力不断增强。

三地创新要素跨境流动更加高效——

自2021年10月中国散裂中子源正式向科研人员开放以来,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用户在这里开展了多项实验研究。截至去年底,全省科研经费跨境拨付累计超过3.7亿元;开展科研用物资跨境自由流动改革试点,探索“正面清单”等模式。

三地科技创新人才因向往而聚集——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当天,早上还在香港吃早餐的近百名香港师生,一个多小时后已在南沙逛港口、听讲座。他们欣喜地了解到,在南沙创新创业基地工作的港澳青年人才,只要符合条件,即可在港澳新青寓“拎包入住”。为提高对不同层次科创人才的吸引力,广东还大力推进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外籍和港澳台高层次人才认定。

三地创新主体联合科研攻关愈加紧密——

广东实施科技创新联合资助计划,累计支持300多个项目、约3亿元。在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提升项目等不同课题中,都不难发现港澳创新主体的身影。

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产业互补,先天优势明显;有资金、有人才、有政策、有魄力。粤港澳三地科创一盘棋推进,想象空间无限。

作为成长中的“科技达沃斯”,大湾区科学论坛的未来,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链接港澳,走向世界,今后必将有更多顶尖科学家在此相约。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