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面孔丨唐家珍姐:“粽”情50载,传承萝兜粽香好味道

【人物印象】“粽叶宽,粽梭长,包起四角不四方。”每逢端午节,谢佩珍都会约上一两个姐妹共叙“粽”情,不少路过的居民常常道一声“珍姐”向她问好。除了包上千条萝兜粽送给亲朋好友,珍姐也会积极传授粽子加工方法给对萝兜粽感兴趣的社区居民,让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家湾茶果“活”起来。珍姐说:“做好唐家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萝兜粽,才能有机会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萝兜粽的美味。”

珍姐

唐家山房路,僻静的街巷深处承载着珍姐儿时的美食记忆。

轻轻推开翠屏唐公祠的木门,69岁的珍姐正和球姐、焕姐在铺好的席子上专注地包萝兜粽。

珍姐和姐妹们一起包粽子。

据《广州府志》记载,唐家湾茶果从北宋末传入唐家湾镇,距今已近千年历史,而萝兜粽就是唐家湾茶果之一。“我们10多岁就开始跟着妈妈学包萝兜粽了。刚开始的时候主要都是帮忙洗洗米,或者帮忙剔除萝兜叶面上的刺,后来就自己上手把制作萝兜粽的全流程都包了。”珍姐回忆道。

珍姐在处理粽叶。

要包裹萝兜粽,经过特殊处理的萝兜叶必不可少。作为珠海唐家湾一带常见的植物,萝兜叶可就地取材。每到端午节来临前两周,珍姐通常会亲自上阵,将刚砍下来的萝兜叶用小刀剔除叶面上的刺,再刮平,直到叶面光滑,再煮软,最后用冷水洗净、晾干,完成这一系列工序后才开始“粽”享包粽时光。

萝兜粽所需食材很简单。

据珍姐介绍,萝兜粽所需食材很简单:糯米、五花肉、咸鸭蛋黄、红豆。处理起来也不复杂,糯米洗净即可,加入少量食盐和适量红豆;选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用食盐简单腌制后拌入五香粉;咸鸭蛋去除蛋清只留蛋黄。

珍姐在包粽。

尽管珍姐3分钟左右就能包好一条粽子,但包粽第一步“卷筒”便难倒了前来体验的记者:圆筒卷得不够紧密,容易散开;卷得太紧实,能装放的食材又会大打折扣。在珍姐手把手教学下,记者先连续两次重复填糯米、放五花肉的步骤,最后再放上咸蛋黄,填入糯米直到粽子填满,将叶子封口包扎紧实后交给珍姐。

珍姐在包粽。

珍姐说,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教别人包萝兜粽了。就在翠屏唐公祠,她平时也会积极参与唐家社区“茶果”手艺培训活动,让更多社区居民了解萝蔸粽的制作过程。

萝兜粽和其他粽子有什么区别呢?在珍姐看来,用古法柴火煮12个小时的萝兜粽保留了粽子的原汁原味。“我们会竖着放三四层粽子,倒水溢满粽子顶端,水煲干的时候继续倒开水煲。这样煲出来的粽子糯米软而香甜,滑而不腻,粽香四溢。”

古法柴火煮12个小时

“以前那个年代好吃的东西少,想品尝美食就得自己动手去做。”多年来,珍姐制作的茶果吸引不少友邻近亲争相品尝。尽管如此受欢迎,但珍姐却并无开店售卖之意,而是想将萝兜粽这一唐家特色传承传递给亲朋好友。“有些孩子出去外头读书工作了,没有合适的地方包家乡粽子,还有些孩子的同学、同事想尝尝唐家萝兜粽的味道,这些我都会考虑到,也都会提前准备好粽子送给他们。”无论是仍在唐家工作学习、还是已经在他乡开启新生活,珍姐都不曾忘记这些曾经的亲朋好友们。

近年来,珍姐每年都会在端午节前半个月和球姐、焕姐自掏腰包准备食材,包千条粽子满足家乡人的心愿。退休了近20年的珍姐,目前仍然像一个“打工人”,从早上9时包粽子到下午5时才算“下班”。“包粽子比较辛苦,但是能让那么多人尝到家乡的味道,也让萝兜粽被更多外乡人知晓,那么这些辛苦就值得。”

文字:伍芷莹 图片:陈佳哲 编辑:刘辉 庞晓丹 责任编辑:李梅容 孙宁
今日面孔丨唐家珍姐:“粽”情50载,传承萝兜粽香好味道

【人物印象】“粽叶宽,粽梭长,包起四角不四方。”每逢端午节,谢佩珍都会约上一两个姐妹共叙“粽”情,不少路过的居民常常道一声“珍姐”向她问好。除了包上千条萝兜粽送给亲朋好友,珍姐也会积极传授粽子加工方法给对萝兜粽感兴趣的社区居民,让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家湾茶果“活”起来。珍姐说:“做好唐家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萝兜粽,才能有机会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萝兜粽的美味。”

珍姐

唐家山房路,僻静的街巷深处承载着珍姐儿时的美食记忆。

轻轻推开翠屏唐公祠的木门,69岁的珍姐正和球姐、焕姐在铺好的席子上专注地包萝兜粽。

珍姐和姐妹们一起包粽子。

据《广州府志》记载,唐家湾茶果从北宋末传入唐家湾镇,距今已近千年历史,而萝兜粽就是唐家湾茶果之一。“我们10多岁就开始跟着妈妈学包萝兜粽了。刚开始的时候主要都是帮忙洗洗米,或者帮忙剔除萝兜叶面上的刺,后来就自己上手把制作萝兜粽的全流程都包了。”珍姐回忆道。

珍姐在处理粽叶。

要包裹萝兜粽,经过特殊处理的萝兜叶必不可少。作为珠海唐家湾一带常见的植物,萝兜叶可就地取材。每到端午节来临前两周,珍姐通常会亲自上阵,将刚砍下来的萝兜叶用小刀剔除叶面上的刺,再刮平,直到叶面光滑,再煮软,最后用冷水洗净、晾干,完成这一系列工序后才开始“粽”享包粽时光。

萝兜粽所需食材很简单。

据珍姐介绍,萝兜粽所需食材很简单:糯米、五花肉、咸鸭蛋黄、红豆。处理起来也不复杂,糯米洗净即可,加入少量食盐和适量红豆;选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用食盐简单腌制后拌入五香粉;咸鸭蛋去除蛋清只留蛋黄。

珍姐在包粽。

尽管珍姐3分钟左右就能包好一条粽子,但包粽第一步“卷筒”便难倒了前来体验的记者:圆筒卷得不够紧密,容易散开;卷得太紧实,能装放的食材又会大打折扣。在珍姐手把手教学下,记者先连续两次重复填糯米、放五花肉的步骤,最后再放上咸蛋黄,填入糯米直到粽子填满,将叶子封口包扎紧实后交给珍姐。

珍姐在包粽。

珍姐说,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教别人包萝兜粽了。就在翠屏唐公祠,她平时也会积极参与唐家社区“茶果”手艺培训活动,让更多社区居民了解萝蔸粽的制作过程。

萝兜粽和其他粽子有什么区别呢?在珍姐看来,用古法柴火煮12个小时的萝兜粽保留了粽子的原汁原味。“我们会竖着放三四层粽子,倒水溢满粽子顶端,水煲干的时候继续倒开水煲。这样煲出来的粽子糯米软而香甜,滑而不腻,粽香四溢。”

古法柴火煮12个小时

“以前那个年代好吃的东西少,想品尝美食就得自己动手去做。”多年来,珍姐制作的茶果吸引不少友邻近亲争相品尝。尽管如此受欢迎,但珍姐却并无开店售卖之意,而是想将萝兜粽这一唐家特色传承传递给亲朋好友。“有些孩子出去外头读书工作了,没有合适的地方包家乡粽子,还有些孩子的同学、同事想尝尝唐家萝兜粽的味道,这些我都会考虑到,也都会提前准备好粽子送给他们。”无论是仍在唐家工作学习、还是已经在他乡开启新生活,珍姐都不曾忘记这些曾经的亲朋好友们。

近年来,珍姐每年都会在端午节前半个月和球姐、焕姐自掏腰包准备食材,包千条粽子满足家乡人的心愿。退休了近20年的珍姐,目前仍然像一个“打工人”,从早上9时包粽子到下午5时才算“下班”。“包粽子比较辛苦,但是能让那么多人尝到家乡的味道,也让萝兜粽被更多外乡人知晓,那么这些辛苦就值得。”

文字:伍芷莹 图片:陈佳哲 编辑:刘辉 庞晓丹 责任编辑:李梅容 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