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传统留住乡愁!金湾区三灶海上龙舟赛时隔8年回归

扛起烧猪,再来一坛子酒,空气中弥漫着8000余名观众与冠军队伍共庆胜利的喜悦。6月21日,端午节前夕,2023年金湾区“金航杯”三灶海上龙舟赛举行,三灶润都号率先完成6大圈共计7.2公里赛程,以47分40秒的成绩斩获冠军,三灶粤风号、红旗千亿队紧随其后,分列第二、三名。

阔别8年,三灶海上龙舟赛这项珠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回到市民生活中,那回响百年的敲锣声和哨声、那龙舟汉子挥桨溅起的朵朵浪花、那一个个海浪之上龙舟的急转弯,为老居民留住了乡愁,为新生代展示了非遗魅力。

海上龙舟赛。

世界之最

乘风破浪十二搏

“一!二!”锣声锵锵,哨声阵阵。跟着海上龙舟两种特殊的节奏,划龙舟的汉子们一边数节奏,一边挥桨。在需要急转弯掉头的地方,舵手用尽全力将舵向左打,龙舟头左边的两人与船尾右边两人,分别持桨往里外两个不同的方向划,在舵手和助驾的配合下,龙舟像赛车一样“漂移”顺利调转船头。

这样考验全船人员配合度的转弯一共有11个,衔接着全程6个来回一共十二搏。“一般来说,每个来回有2000米,6个来回就是12000米,持续1个小时。”这样长的距离,让三灶海上龙舟赛成为了全世界赛程最长的龙舟比赛。曾8次参与三灶海上龙舟赛的三灶镇居民曾先生说,“不过这次因为有许多选手第一次划海上龙舟,体力恐有不支,赛程就缩短了一点距离,保证安全性。”

就算是缩短了距离,海浪还是给比赛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对于选手的体力也是极大的挑战。为了给选手降温,龙舟中央的吹哨手时不时就舀起一两瓢海水浇在选手身上,而敲锣手则承担着鼓劲的角色,在开头和冲刺的时候奋力敲出锣声。

激烈的比赛现场。

三灶润都号队员韦耀腾是土生土长的三灶人,今年第一次参加海上龙舟赛。“虽然是第一次参加,今年才开始训练,但是在老师傅们的带领下,很快就跟上了大家的节奏。”韦耀腾说,“希望海上龙舟赛每年都能举办,让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传统项目成为金湾骄傲,我也希望自己每年都能参加,为家乡争光!”

全区参与

八支队伍显神通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在龙舟码头,三灶镇代表队带头,和平沙镇代表队共同唱起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军歌。本次参加比赛的共有8支队伍,三灶、红旗、南水、平沙各有两支。其中代表平沙镇“出战”的是平沙513龙舟队和平沙翔雁龙舟队,前者由平沙镇综治大队成员及部分退伍军人组成,后者由平沙镇应急管理办、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以及镇属国企汇平公司成员组成。

代表红旗镇的是红旗百强队和红旗千亿队,其中红旗百强队是一支专业性较强的龙舟队,队员包括镇内干部职工、私营企业家以及体育专业大学生等。而红旗千亿队的队员有来自省外的务工人员,有土生土长的红旗人,其中7人是第一次参加龙舟赛,队员们大多有着攀岩、皮划艇、帆船等业余运动爱好。

南水镇的两支队伍分别是南水扬帆队和南水长炼队。前者由南水镇机关工作人员、退伍军人、综治、应急队员等组成,后者由广东省氢能保供重点企业、珠海市氢能产业龙头企业——珠海长炼石化设备有限公司组建。

“东道主”三灶镇的两支队伍是三灶润都队和三灶粤风队,队员们有着较为丰富的海上龙舟赛经验。关朝滔和父亲是三灶润都号的“父子兵”,关朝滔从小就看父亲“扒龙舟”,这次和父亲一起在龙舟上,父亲吹哨,自己在父亲身边划桨,共同奋战。“我觉得海上龙舟赛最重要就是团结和耐力,今年我们队伍获得了第一名,我想对父亲说,我做到了!”关朝滔的眼眶开始湿润,汗水在黝黑的皮肤上闪闪发光。

泼水庆祝。

流传百年

重拾传统守乡愁

正如东汉刘安《淮南子》中所说,“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古代三灶岛上的居民即擅于舟。当时,三灶岛作为珠江口外第一大岛,舟船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而海上龙舟的原型——“索罟艇”原是海盗的一种牛角扒,尖头瘦身,转动灵活。当地人战胜海盗后夺取“索罟艇”改作渔船。

清代乾隆四年(1739年),广东香山盐场从香山场迁建至三灶岛,促进了三灶岛盐业兴起和渔农业的迅速发展。随着人口激增、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三灶人端午节裹粽祭海敬神、追祭屈原,举办扒艇比赛的规模也逐渐扩大,后演变成端午节海上龙舟赛。据清代乾隆十三年(1748年)《香山县志》“风俗”条目中记载:“端午为粽祀神,或龙舟竞渡,名曰夺标。”三灶海上龙舟赛逐渐成为三灶民间的一种习俗,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在1949年以前,三灶海上龙舟赛主要在三灶岛举办,后逐步扩展到小林、南水、香洲等地。2018年,三灶海上龙舟赛入选珠海市第十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9年2月28日,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海上龙舟协会成立,协会致力于提升三灶海上龙舟赛事水平,传承弘扬龙舟文化,打造金湾文化名片。

近一个世纪以来,三灶海上龙舟赛曾因日军侵华、海面养殖、填海造地等不同原因停办,最近一次三灶海上龙舟赛是在2015年举办。今年端午节,与这片海阔别8年的三灶海上龙舟赛重新回到市民生活中,并且以金湾区级比赛的形象出现,将许多三灶老居民的记忆带回了曾经数万村民为了龙舟赛从世界各地回到珠海备赛、观赛的盛况中,也为第一次观赛的新生代居民创造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非遗世界。

“今年的海上龙舟赛感觉规模和规范程度都比以前强了许多,沿岸遮阳棚全覆盖,还有志愿者送水,实在是太人性化了。”一位观赛居民告诉记者,“明年我希望带我的小孩来看,让他也在现场体验一下海上龙舟的魅力。”

金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海上龙舟赛的重启,把深具本土特色的三灶传统民俗搬上更大舞台,这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也是基于传承的创新,为金湾群众带来一场兼具传统韵味和现代活力的精彩大戏和文化大餐,同时也向外界展示了金湾城市风貌与活力形象。“接下来,我区将尝试举办更多类似的植根于传统、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提升城市知名度。”

文字:金璐 图片:张洲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
百年传统留住乡愁!金湾区三灶海上龙舟赛时隔8年回归
珠海特区报 2023-06-22 08:16

扛起烧猪,再来一坛子酒,空气中弥漫着8000余名观众与冠军队伍共庆胜利的喜悦。6月21日,端午节前夕,2023年金湾区“金航杯”三灶海上龙舟赛举行,三灶润都号率先完成6大圈共计7.2公里赛程,以47分40秒的成绩斩获冠军,三灶粤风号、红旗千亿队紧随其后,分列第二、三名。

阔别8年,三灶海上龙舟赛这项珠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回到市民生活中,那回响百年的敲锣声和哨声、那龙舟汉子挥桨溅起的朵朵浪花、那一个个海浪之上龙舟的急转弯,为老居民留住了乡愁,为新生代展示了非遗魅力。

海上龙舟赛。

世界之最

乘风破浪十二搏

“一!二!”锣声锵锵,哨声阵阵。跟着海上龙舟两种特殊的节奏,划龙舟的汉子们一边数节奏,一边挥桨。在需要急转弯掉头的地方,舵手用尽全力将舵向左打,龙舟头左边的两人与船尾右边两人,分别持桨往里外两个不同的方向划,在舵手和助驾的配合下,龙舟像赛车一样“漂移”顺利调转船头。

这样考验全船人员配合度的转弯一共有11个,衔接着全程6个来回一共十二搏。“一般来说,每个来回有2000米,6个来回就是12000米,持续1个小时。”这样长的距离,让三灶海上龙舟赛成为了全世界赛程最长的龙舟比赛。曾8次参与三灶海上龙舟赛的三灶镇居民曾先生说,“不过这次因为有许多选手第一次划海上龙舟,体力恐有不支,赛程就缩短了一点距离,保证安全性。”

就算是缩短了距离,海浪还是给比赛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对于选手的体力也是极大的挑战。为了给选手降温,龙舟中央的吹哨手时不时就舀起一两瓢海水浇在选手身上,而敲锣手则承担着鼓劲的角色,在开头和冲刺的时候奋力敲出锣声。

激烈的比赛现场。

三灶润都号队员韦耀腾是土生土长的三灶人,今年第一次参加海上龙舟赛。“虽然是第一次参加,今年才开始训练,但是在老师傅们的带领下,很快就跟上了大家的节奏。”韦耀腾说,“希望海上龙舟赛每年都能举办,让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传统项目成为金湾骄傲,我也希望自己每年都能参加,为家乡争光!”

全区参与

八支队伍显神通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在龙舟码头,三灶镇代表队带头,和平沙镇代表队共同唱起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军歌。本次参加比赛的共有8支队伍,三灶、红旗、南水、平沙各有两支。其中代表平沙镇“出战”的是平沙513龙舟队和平沙翔雁龙舟队,前者由平沙镇综治大队成员及部分退伍军人组成,后者由平沙镇应急管理办、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以及镇属国企汇平公司成员组成。

代表红旗镇的是红旗百强队和红旗千亿队,其中红旗百强队是一支专业性较强的龙舟队,队员包括镇内干部职工、私营企业家以及体育专业大学生等。而红旗千亿队的队员有来自省外的务工人员,有土生土长的红旗人,其中7人是第一次参加龙舟赛,队员们大多有着攀岩、皮划艇、帆船等业余运动爱好。

南水镇的两支队伍分别是南水扬帆队和南水长炼队。前者由南水镇机关工作人员、退伍军人、综治、应急队员等组成,后者由广东省氢能保供重点企业、珠海市氢能产业龙头企业——珠海长炼石化设备有限公司组建。

“东道主”三灶镇的两支队伍是三灶润都队和三灶粤风队,队员们有着较为丰富的海上龙舟赛经验。关朝滔和父亲是三灶润都号的“父子兵”,关朝滔从小就看父亲“扒龙舟”,这次和父亲一起在龙舟上,父亲吹哨,自己在父亲身边划桨,共同奋战。“我觉得海上龙舟赛最重要就是团结和耐力,今年我们队伍获得了第一名,我想对父亲说,我做到了!”关朝滔的眼眶开始湿润,汗水在黝黑的皮肤上闪闪发光。

泼水庆祝。

流传百年

重拾传统守乡愁

正如东汉刘安《淮南子》中所说,“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古代三灶岛上的居民即擅于舟。当时,三灶岛作为珠江口外第一大岛,舟船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而海上龙舟的原型——“索罟艇”原是海盗的一种牛角扒,尖头瘦身,转动灵活。当地人战胜海盗后夺取“索罟艇”改作渔船。

清代乾隆四年(1739年),广东香山盐场从香山场迁建至三灶岛,促进了三灶岛盐业兴起和渔农业的迅速发展。随着人口激增、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三灶人端午节裹粽祭海敬神、追祭屈原,举办扒艇比赛的规模也逐渐扩大,后演变成端午节海上龙舟赛。据清代乾隆十三年(1748年)《香山县志》“风俗”条目中记载:“端午为粽祀神,或龙舟竞渡,名曰夺标。”三灶海上龙舟赛逐渐成为三灶民间的一种习俗,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在1949年以前,三灶海上龙舟赛主要在三灶岛举办,后逐步扩展到小林、南水、香洲等地。2018年,三灶海上龙舟赛入选珠海市第十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9年2月28日,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海上龙舟协会成立,协会致力于提升三灶海上龙舟赛事水平,传承弘扬龙舟文化,打造金湾文化名片。

近一个世纪以来,三灶海上龙舟赛曾因日军侵华、海面养殖、填海造地等不同原因停办,最近一次三灶海上龙舟赛是在2015年举办。今年端午节,与这片海阔别8年的三灶海上龙舟赛重新回到市民生活中,并且以金湾区级比赛的形象出现,将许多三灶老居民的记忆带回了曾经数万村民为了龙舟赛从世界各地回到珠海备赛、观赛的盛况中,也为第一次观赛的新生代居民创造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非遗世界。

“今年的海上龙舟赛感觉规模和规范程度都比以前强了许多,沿岸遮阳棚全覆盖,还有志愿者送水,实在是太人性化了。”一位观赛居民告诉记者,“明年我希望带我的小孩来看,让他也在现场体验一下海上龙舟的魅力。”

金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海上龙舟赛的重启,把深具本土特色的三灶传统民俗搬上更大舞台,这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也是基于传承的创新,为金湾群众带来一场兼具传统韵味和现代活力的精彩大戏和文化大餐,同时也向外界展示了金湾城市风貌与活力形象。“接下来,我区将尝试举办更多类似的植根于传统、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提升城市知名度。”

文字:金璐 图片:张洲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