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丨大家(2024年8月26日)

《高兴》及其传人

□ 蒋子龙

鲁迅在《估〈学衡〉》中,曾举《记白鹿洞谈虎》一书:“诸父老能健谈。谈多称虎。当其摹示抉噬之状,闻者鲜不色变。”看来世间确有记录兽言的书,也真有人通晓野兽的语言,并能发出虎啸之声。《清史稿》载,清太祖努尔哈赤懂兽语,骑虎如戏猫。当然不排除有意神化他的可能。

也有古籍记载,药王孙思邈通晓虎语,有一次外出行医,被猛虎拦路。他问:“你有事求我?”猛虎乖乖卧于道旁,张开大口,药王见一根骨头扎在老虎喉咙里。他嘱咐猛虎:“不许动,我去去就来。”老虎果然张着嘴一动不动,他回城拿了一根“虎撑子”塞在猛虎嘴里,慢慢取出那根扎在虎喉里的骨头。猛虎匍匐以谢,随后竟驮着他去行医。

当代作家中,恐怕只有一人读过这样的书、见过通晓兽语的人,他就是吉林曹保明先生。他的大著《世上》,详细记载了这些奇人、奇事。上世纪60年代,长白山腹地十四道沟,有一位奇人金学天,懂兽语,是狩猎世家第11代传人。家藏一匣厚厚的三卷本手抄书《高兴》,上面详细记载着各种动物的语言以及配合兽语的形体动作。

金学天由他的父亲金达纯、祖父金洪弼言传身教,自然精通《高兴》一书。书是金家的祖上所写,内容却是众多长白山狩猎前辈的经验总结。

自然界由声音构成,自人类祖先成了“万物之灵”,便靠采集野菜、野果和捕捉野生动物维系生存。久而久之,他们破译了动物们的“语言”,摸清了各种动物在不同时期的活动规律,能准确分析和了解不同动物的不同“心理活动”。他们从山上狩猎归来,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模仿着动物的语言和动作,一边讲述狩猎的体会。将这些体会以文字和图形记录成书,并命名为《高兴》。

曹保明不枉是“长白山第一支笔”,他跟金学天相交数年,多次随他进山狩猎,得以亲见金学天的神技。他在发出虎啸之时,表情十分复杂,使人无比恐惧,很难用文字准确地表述。可以试着这样描写:他先把嘴一下子歪向左侧,嘴角随即奔向耳根。由于嘴的扯动鼻子歪向一边,右半边脸上的诸多皱纹集中拧在一起,左眼变小,右眼白睁得极大,而且炯炯放光,两条胳膊和手指虎爪般地伸向前方。与此同时,他的嘴里骤然发出猛虎要撕烂一切的狰狞吼叫,山林变色,地动山摇,四周呼呼起风,令人肝胆俱裂……

虎有多种叫法,发出“噜——!噜——!”的吼啸,是孤虎。而孤虎多为雄虎,一门心思寻觅母虎的踪迹,不大留意地上的套子和地枪。因此猎孤虎多用套。金学天的祖父有一好友唐振奇,人称“唐打虎”。当年十四道沟虎患厉害,猎人和猎犬都常常被老虎追得四处奔逃,何况家畜,经常为虎所杀并成为虎食。有一只被称为“胖子”的成年公虎尤其凶猛。金洪弼约上唐振奇决定除此虎患。

唐振奇胡子花白,是个矮个子,还驼背,瞎了一只眼。手里只拿一把短柄利斧。他有个13岁的小孙子,看着呆头呆脑,心思却极灵透,进山后走在最前面,在一片林子边上用鼻子嗅嗅,对爷爷说:“大虫就在前边睡觉呢。”

唐振奇让大家躲起来,他握手斧站在一处开阔地。此时山野一片寂静,没有一丝风,他拧身形,扭嘴巴,发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虎叫:“喔哇——!喔哇——!……”

骤然间,森林里起了风,“刮得树木哗哗响,大片的绿叶满天飞舞,一只硕大的猛虎从林子中窜出来”,正是那只伤人害畜的“胖子”。它前脚腾空,尾巴扫地,直向唐老头扑来。唐振奇一动不动,嘴里仍在发出虎吼,双手紧握斧柄举过头顶,双脚如扎根一样牢牢钉在地上,在猛虎朝他扑来的一刹那,他身形一蹲立即又一挺,猛虎从他头上跃过,“噗通”一声栽倒在地,从下巴、肚腹到尾腚,一条线齐刷刷被划开,五脏拌着鲜血流到地面上。

唐振奇摸摸脸上被虎爪划伤的地方,小孙子从兜里掏出一瓶药水,用草棍蘸着药水涂在伤处,血很快止住。唐打虎对金洪弼说:“这种打虎法不伤虎皮,一张全皮可卖个大价呢!”

《世上》还这样描写金学天召唤熊瞎子:“他双腿微微下蹲,两手耷拉下来,双脚一前一后地踩动着地面向前走,嘴里发出‘咔咔!挤挤!哞——!’粗嘎沉浑的叫声。脚掌踏得地面升起腾腾尘土,配合他嘴里发出的嚎叫声,震得山谷传来巨大的回声……”

临近熊藏身的树洞,他的吼叫改为“咔咔!咔挤!咔咔挤!咔咔,咔挤挤……”当然,这些叫声都表达熊能听懂的内容,译成人类语言,其大意是:“我发现了好东西,你快来帮我!”

一只巨大的黑熊,果然从树洞里探出身子……

金学天讲,冬天猎人追貂,要不停地跟貂“对话”,以诱其踏进陷阱。叫声类似貂求偶。公貂追母貂,会不断发出“咕——!咕哩咕子——!”母貂追公貂则发出:“噜——!咕哩咕子——!吱——!吱——!”

还有狼、狐狸、长白沙蛇……凡长白山有的动物,金学天都能与其“对话”。三卷《高兴》他已烂熟于胸。

声音是大自然中通用的文字,前辈猎人掌握兽语,并不单是为了猎获动物,也是为保护动物。《高兴》中明确提出,懂兽语是猎人的基本品德,为了遵守狩猎的规则,不能“打亏情”——即打了怀孕的母兽,或者打了正在相爱的动物。

在长白山狩猎的另一条重要规则,是“冬不打素,夏不打荤”。“素”,又叫“素菜”,如野鸡等禽鸟类,还有兔子、山猫、地鼠等小生灵,它们身体小,冬天活下来已经不容易,所以在严寒的季节里尽量不要伤害它们。

“荤”又称“荤菜”,指老虎、狗熊、野猪、狍子等大动物,在夏天尽量少打它们,它们的体量大,打下后吃不完,肉不容易储存,会腐坏、浪费……

可惜、可气的是,《高兴》这样一部奇书,在特殊时期被付之一炬。随着金学天老人的谢世,世上再也无通晓兽言的人了。

蒋子龙 1941年生于河北省沧州,曾任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多次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奖。代表作有《乔厂长上任记》《赤橙黄绿青蓝紫》《农民帝国》等。201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14卷本《蒋子龙文集》。

大绢斑蝶       陈开祥  摄

 

阿城和他的“三王”

□ 陈再见

前不久,因为要跟某个小说创作班的学员交流中篇小说的创作经验和心得,我特意选了阿城先生的“三王”作为样本。于是,再次把《棋王》《树王》和《孩子王》仔细读了一遍。时隔多年,重读这三部堪称经典的中篇小说,不得不说,依然足够震撼人,让人有话想说。“三王”(尤其是《棋王》)作为阿城的代表作,事实上也是当代文学的高度,其文学地位,就目前而言,应该还鲜有能与之比较或替代的作品。记得阿城在一次访谈中曾有过类似的表达,当然,他的意思是委婉而谦让的——记者跟他说《棋王》刊发后的轰动程度,问他怎么看待这事。阿城回答,大致的意思是,中国当代文学仍是一片萎靡的草地,他只是种出了一棵小树苗,之所以显眼全是因为那片文学的森林还没有长出来……阿城的态度是含蓄的,当然也寒光毕露,直戳要害。

如果我们把“三王”作为中篇小说的样本,那它们到底有什么值得后来者借鉴的呢?首先跃上我脑门的,却是一句问话:我们为什么愿意相信小说?或者说,我们凭什么相信小说。小说的预设,毋庸置疑,就是假的,是虚构的,是子虚乌有,是凭空捏造——但是,假也好、虚也好,它侧重的其实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从无到有”,说得具体一点,又是怎么“从假到真”的过程。如何让一个假的人物和一段假的故事,变得真实可信、触手可摸,仿若身边人、身上事,这是有难度的表演,也充满挑战。我们又怎么定义小说的“真”和“假”呢?换句话说,这里的“真假”和生活中的“真假”是否一致?答案肯定是否的,两者是有区别的,比如我们总不能以为棋呆子王一生最后以惊人的姿态“封神”,是真实存在过的事情;更不会觉得真有那么一个“与树同命”的树王肖疙瘩……生活的真实如果是习焉不察的日常和琐屑,小说里的“真”理应是打了引号的“真”,是在日常琐屑和人情世态之上生长出来的某种可能性,不是绝对性。它是有可能的“真”,而非不可能的“真”。至于作家如何建造这种微妙的“可能”,以及建造到何种程度,则取决于作家的意识和功力。

简单说,我对中篇小说这一文体的认识,以及后来的写作,很大程度上是受了阿城“三王”的影响。以前我最喜欢的是《棋王》,觉得它最好读,也最精彩。这自然是有原因的,《棋王》讲的就是一个卑微的底层知青逆袭权威,一步步获登人生高光时刻的故事,类似于闯关打怪,也有点像穷苦人追到富家女的影视套路。尤其是小说的最后,王一生端坐会场之上,以一敌九,下的还是盲棋,围观者众,街上还有人骑车为不便出场的老者报棋,场面之壮观之隆重,简直可以说是惊心动魄。文末作者对王一生的神态有三段出彩的描写,从略显局促紧张到泰然自若,如得道高僧,参透天地。阿城曾在创作谈里自惭,说《棋王》带有“撒娇式的抒情”,想必指的就是这些虚空浮夸的描写。这次重读,其实也能读出《棋王》在立意上的“高蹈”,尽管依然好读,有快感,心中还是重新为“三王”作了排名,把最喜欢的改为《树王》,其次是《棋王》,最后是《孩子王》。按照阿城自己的看法,则完全相反,他最喜欢的是《孩子王》(可能相比而言,它更像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其次是《棋王》,最让他羞愧的是《树王》,说是为了应付编辑催稿仓促翻捡出来的旧稿。我似乎也能明白阿城对《树王》感觉羞愧的原因,换作以前,我也是那么想的,为一棵树赋予那么沉重的寓意,未免太过矫情。现在我却觉得,阿城故意让《树王》的人物和故事显得不太真实,其实只是把叙述的天平刻度稍微挪动,并不失重、失真,而恰恰在那微妙的貌似摇晃的临界点,我读出了《树王》在钢索之上持衡行走的妙意。

我之所以对《树王》喜爱有加,某种程度上,是我愿意相信有这么一个人物、这么一棵大树,也愿意相信有这么一个故事发生。反观自己的创作,从开始写作到今时今日,也有十来年之久,因为在写作路上是“摸爬滚打”的选手,好多体悟和心得是随着经验的尝新和突破而迭代更新的。写作之初,我有过如照相机般还原生活的野心,现在则不太信奉,所谓的还原真实,本来就是个伪命题,无论人物还是生活,其实都做不到,也没必要。我现在更乐于在平凡的日常里建构传奇,努力让故事与现实拉开距离,通过日常和细节赋予它们真实的质感——而不是真实本身,使得小说既有情理之上的理性,又有现实之外的“传奇性”。

陈再见 广东陆丰人。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当代》《十月》等,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新华文摘》选载;著有长篇小说《六歌》《出花园记》《骨盐》,小说集《你不知道路往哪边拐》《青面鱼》等五部;曾获《小说选刊》年度新人奖、广东短篇小说奖、深圳青年文学奖等。

 

江 南(组诗)

□ 李少君

江 南

春风的和善,每天都教育着我们

雨的温润,时常熏陶着我们

在江南,很容易就成为一个一个的书生

还有流水的耐心绵长,让我们学会执着

 

最终,亭台楼阁的端庄整齐

以及昆曲里散发的

微小细腻的人性的光辉

教给了我们什么是美的规范

 

父亲的身影未出现

“你爸身体不舒服,不下楼吃饭了”

梦中,我们兄弟三人,围坐一桌

母亲做完菜,解下围裙

擦了一下手,招呼我们开始吃晚饭

 

这是第一次,父亲的身影没有出现

半个月前,父亲去世了

这是他去世后第一次出现在我梦中

母亲说过他去世前两天就没怎么吃东西

 

这一次,父亲的身影未出现

在梦中,他也只是被我们谈论到……

 

通灵的特使

这只猫,深养于书香之家

狂躁的脾气早已修炼得温柔恬静

沉香之韵味,诗画之优劣

它一闻便知,但不动声色

 

它对俗人也一闻便知,会躲得很远

若遇心仪之士光临,它会主动迎上去

乖巧地伏在桌椅边,半闭着双眼

聆听主客对话,

仿佛深谙人世与宇宙的奥秘

 

西部的旧公路

从高速疾驰而来的东部人

难以适应这里的荒芜和慢节奏

 

夕阳西下,人烟稀疏

公路前头慢吞吞行走的牛群

它们从不理睬你的喇叭和喊叫

任你费尽力气吆喝驱赶也不让路

这些牲畜就是要用这种态度告诉你:

它们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读封城中的武汉友人诗作有感

诗是信号

是封城里生命微弱的呼救

欢聚没了,广场舞没了,夜宵也没了

若诗都没有了

怎么证明人还存在

还有一口气,还有动静,还有精神

 

诗是灯光

可以照亮逝去岁月里黯然的事物

爱过的人、看过的电影

去过的阅马场、江汉关和知音广场

都会在诗歌里一一闪亮

给你些许的温暖和慰藉

 

诗是叹息,是依恋

是抗争,是无力然而不甘

诗是寒夜荒漠里熊熊燃烧的篝火

是茫茫大海之上依稀看见的岛屿

是长途跋涉疲惫不堪时

远处窗口传来的一声母亲的呼唤

 

诗是一颗颗跳动的心

是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回响

是心与心的感应,互相问候

是为彼此而歌,流泪然后微笑

鼓励各自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念

 

诗无法抚慰所有的人

那些嘲弄的人冷漠的人狂躁的人

诗也会援之以心

给他们以拥抱、以祝福

给他们以爱、以梦想、以希望……

李少君 1967年生,湖南湘乡人,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主要著作有《自然集》《草根集》《海天集》《应该对春天有所表示》等十六部,被誉为“自然诗人”。曾任《天涯》杂志主编,海南省文联专职副主席,现为《诗刊》主编,一级作家。

 

一百只麻雀(组诗)

□ 卢卫平

拾 遗

我遗忘的

并没有从生活中遗失

一个想不起名字

记不得容貌的人

三十年后出现在我面前

我遗失的

并没有被时光遗弃

一座旧村一间老屋

在黑白照片中

成为遗址

每一个遗址

都是记忆的遗赠

都是一座遗忘的纪念碑

碑上写着两个词

遗憾

遗恨

 

相 信

风吹来的时候

每一片叶子

都紧抓枝条

叶子相信枝条

是它们在风中的支撑

枝条也会晃动

叶子相信

晃动是枝条在竭尽全力

紧抓着树干

树干也会摇晃

树干相信树根

即使裸露也会紧抓大地

树干摇晃

是一棵树在成长过程中

相信天空

但不忘时时刻刻

用风中的摇晃来测试

扎根大地的稳定性

 

一百只麻雀

榕树上没有麻雀窝

我不相信榕树上的一百只

麻雀相互间都认识

但这没有影响到每一只麻雀

都开口说话

都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

有说不完的话

我相信榕树上的一百只

麻雀争先恐后说话

是因为它们珍惜

它们从不同方向飞到

同一棵树上的缘分

珍惜它们虽天涯海角

但都是同胞

而让我在榕树下停下脚步的

是我听见老麻雀说话

厚重而不霸道

小麻雀说话清脆而不胆怯

它们经历的风雨不同

见过的山水有别

辈分有高有低

但它们谁也不挤占谁说话的空间

我羡慕它们

为榕树下石凳上坐着的两个老人

直到一百只麻雀纷纷飞走

也没有说一句话

感到惋惜和困惑

 

左 右

我的左耳

听见我的右耳在耳鸣

我的左手

紧握着我右手的伤口

我的左肺

按照我右肺的节奏呼吸

我的左肾结石

我的右肾在半夜一起痉挛

这些左右

不需要左右

就可以左右

我的眼睛

看见左边的你后

我的左眼才能看见右眼

我的双脚

只有走在一条路上

我的左脚才能向右脚

发出有效的指令

我抬高左肩右倾

我抬高右肩左倾

这些左右

需要左右

才能左右

卢卫平 当代诗人,出版《异乡的老鼠》《向下生长的枝条》《各就各位》《浊酒杯》《我后悔让这块石头开花》《蒙尘的镜子》《瓷上的火焰》等诗集十二部。三次入围全国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前十名,获中国第三届华文青年诗歌奖、2008年《诗刊》年度优秀诗人奖、2007年首届中国《星星》年度诗人奖、第九届广东省鲁迅文学奖、2018年首届《草堂》诗歌奖年度实力诗人奖、第四届中国“李杜诗歌奖”等奖项。

编辑:刘鹏凯 责任编辑:宋显晖
湾韵丨大家(2024年8月26日)
珠海特区报 2024-08-26 07:31

《高兴》及其传人

□ 蒋子龙

鲁迅在《估〈学衡〉》中,曾举《记白鹿洞谈虎》一书:“诸父老能健谈。谈多称虎。当其摹示抉噬之状,闻者鲜不色变。”看来世间确有记录兽言的书,也真有人通晓野兽的语言,并能发出虎啸之声。《清史稿》载,清太祖努尔哈赤懂兽语,骑虎如戏猫。当然不排除有意神化他的可能。

也有古籍记载,药王孙思邈通晓虎语,有一次外出行医,被猛虎拦路。他问:“你有事求我?”猛虎乖乖卧于道旁,张开大口,药王见一根骨头扎在老虎喉咙里。他嘱咐猛虎:“不许动,我去去就来。”老虎果然张着嘴一动不动,他回城拿了一根“虎撑子”塞在猛虎嘴里,慢慢取出那根扎在虎喉里的骨头。猛虎匍匐以谢,随后竟驮着他去行医。

当代作家中,恐怕只有一人读过这样的书、见过通晓兽语的人,他就是吉林曹保明先生。他的大著《世上》,详细记载了这些奇人、奇事。上世纪60年代,长白山腹地十四道沟,有一位奇人金学天,懂兽语,是狩猎世家第11代传人。家藏一匣厚厚的三卷本手抄书《高兴》,上面详细记载着各种动物的语言以及配合兽语的形体动作。

金学天由他的父亲金达纯、祖父金洪弼言传身教,自然精通《高兴》一书。书是金家的祖上所写,内容却是众多长白山狩猎前辈的经验总结。

自然界由声音构成,自人类祖先成了“万物之灵”,便靠采集野菜、野果和捕捉野生动物维系生存。久而久之,他们破译了动物们的“语言”,摸清了各种动物在不同时期的活动规律,能准确分析和了解不同动物的不同“心理活动”。他们从山上狩猎归来,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模仿着动物的语言和动作,一边讲述狩猎的体会。将这些体会以文字和图形记录成书,并命名为《高兴》。

曹保明不枉是“长白山第一支笔”,他跟金学天相交数年,多次随他进山狩猎,得以亲见金学天的神技。他在发出虎啸之时,表情十分复杂,使人无比恐惧,很难用文字准确地表述。可以试着这样描写:他先把嘴一下子歪向左侧,嘴角随即奔向耳根。由于嘴的扯动鼻子歪向一边,右半边脸上的诸多皱纹集中拧在一起,左眼变小,右眼白睁得极大,而且炯炯放光,两条胳膊和手指虎爪般地伸向前方。与此同时,他的嘴里骤然发出猛虎要撕烂一切的狰狞吼叫,山林变色,地动山摇,四周呼呼起风,令人肝胆俱裂……

虎有多种叫法,发出“噜——!噜——!”的吼啸,是孤虎。而孤虎多为雄虎,一门心思寻觅母虎的踪迹,不大留意地上的套子和地枪。因此猎孤虎多用套。金学天的祖父有一好友唐振奇,人称“唐打虎”。当年十四道沟虎患厉害,猎人和猎犬都常常被老虎追得四处奔逃,何况家畜,经常为虎所杀并成为虎食。有一只被称为“胖子”的成年公虎尤其凶猛。金洪弼约上唐振奇决定除此虎患。

唐振奇胡子花白,是个矮个子,还驼背,瞎了一只眼。手里只拿一把短柄利斧。他有个13岁的小孙子,看着呆头呆脑,心思却极灵透,进山后走在最前面,在一片林子边上用鼻子嗅嗅,对爷爷说:“大虫就在前边睡觉呢。”

唐振奇让大家躲起来,他握手斧站在一处开阔地。此时山野一片寂静,没有一丝风,他拧身形,扭嘴巴,发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虎叫:“喔哇——!喔哇——!……”

骤然间,森林里起了风,“刮得树木哗哗响,大片的绿叶满天飞舞,一只硕大的猛虎从林子中窜出来”,正是那只伤人害畜的“胖子”。它前脚腾空,尾巴扫地,直向唐老头扑来。唐振奇一动不动,嘴里仍在发出虎吼,双手紧握斧柄举过头顶,双脚如扎根一样牢牢钉在地上,在猛虎朝他扑来的一刹那,他身形一蹲立即又一挺,猛虎从他头上跃过,“噗通”一声栽倒在地,从下巴、肚腹到尾腚,一条线齐刷刷被划开,五脏拌着鲜血流到地面上。

唐振奇摸摸脸上被虎爪划伤的地方,小孙子从兜里掏出一瓶药水,用草棍蘸着药水涂在伤处,血很快止住。唐打虎对金洪弼说:“这种打虎法不伤虎皮,一张全皮可卖个大价呢!”

《世上》还这样描写金学天召唤熊瞎子:“他双腿微微下蹲,两手耷拉下来,双脚一前一后地踩动着地面向前走,嘴里发出‘咔咔!挤挤!哞——!’粗嘎沉浑的叫声。脚掌踏得地面升起腾腾尘土,配合他嘴里发出的嚎叫声,震得山谷传来巨大的回声……”

临近熊藏身的树洞,他的吼叫改为“咔咔!咔挤!咔咔挤!咔咔,咔挤挤……”当然,这些叫声都表达熊能听懂的内容,译成人类语言,其大意是:“我发现了好东西,你快来帮我!”

一只巨大的黑熊,果然从树洞里探出身子……

金学天讲,冬天猎人追貂,要不停地跟貂“对话”,以诱其踏进陷阱。叫声类似貂求偶。公貂追母貂,会不断发出“咕——!咕哩咕子——!”母貂追公貂则发出:“噜——!咕哩咕子——!吱——!吱——!”

还有狼、狐狸、长白沙蛇……凡长白山有的动物,金学天都能与其“对话”。三卷《高兴》他已烂熟于胸。

声音是大自然中通用的文字,前辈猎人掌握兽语,并不单是为了猎获动物,也是为保护动物。《高兴》中明确提出,懂兽语是猎人的基本品德,为了遵守狩猎的规则,不能“打亏情”——即打了怀孕的母兽,或者打了正在相爱的动物。

在长白山狩猎的另一条重要规则,是“冬不打素,夏不打荤”。“素”,又叫“素菜”,如野鸡等禽鸟类,还有兔子、山猫、地鼠等小生灵,它们身体小,冬天活下来已经不容易,所以在严寒的季节里尽量不要伤害它们。

“荤”又称“荤菜”,指老虎、狗熊、野猪、狍子等大动物,在夏天尽量少打它们,它们的体量大,打下后吃不完,肉不容易储存,会腐坏、浪费……

可惜、可气的是,《高兴》这样一部奇书,在特殊时期被付之一炬。随着金学天老人的谢世,世上再也无通晓兽言的人了。

蒋子龙 1941年生于河北省沧州,曾任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多次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奖。代表作有《乔厂长上任记》《赤橙黄绿青蓝紫》《农民帝国》等。201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14卷本《蒋子龙文集》。

大绢斑蝶       陈开祥  摄

 

阿城和他的“三王”

□ 陈再见

前不久,因为要跟某个小说创作班的学员交流中篇小说的创作经验和心得,我特意选了阿城先生的“三王”作为样本。于是,再次把《棋王》《树王》和《孩子王》仔细读了一遍。时隔多年,重读这三部堪称经典的中篇小说,不得不说,依然足够震撼人,让人有话想说。“三王”(尤其是《棋王》)作为阿城的代表作,事实上也是当代文学的高度,其文学地位,就目前而言,应该还鲜有能与之比较或替代的作品。记得阿城在一次访谈中曾有过类似的表达,当然,他的意思是委婉而谦让的——记者跟他说《棋王》刊发后的轰动程度,问他怎么看待这事。阿城回答,大致的意思是,中国当代文学仍是一片萎靡的草地,他只是种出了一棵小树苗,之所以显眼全是因为那片文学的森林还没有长出来……阿城的态度是含蓄的,当然也寒光毕露,直戳要害。

如果我们把“三王”作为中篇小说的样本,那它们到底有什么值得后来者借鉴的呢?首先跃上我脑门的,却是一句问话:我们为什么愿意相信小说?或者说,我们凭什么相信小说。小说的预设,毋庸置疑,就是假的,是虚构的,是子虚乌有,是凭空捏造——但是,假也好、虚也好,它侧重的其实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从无到有”,说得具体一点,又是怎么“从假到真”的过程。如何让一个假的人物和一段假的故事,变得真实可信、触手可摸,仿若身边人、身上事,这是有难度的表演,也充满挑战。我们又怎么定义小说的“真”和“假”呢?换句话说,这里的“真假”和生活中的“真假”是否一致?答案肯定是否的,两者是有区别的,比如我们总不能以为棋呆子王一生最后以惊人的姿态“封神”,是真实存在过的事情;更不会觉得真有那么一个“与树同命”的树王肖疙瘩……生活的真实如果是习焉不察的日常和琐屑,小说里的“真”理应是打了引号的“真”,是在日常琐屑和人情世态之上生长出来的某种可能性,不是绝对性。它是有可能的“真”,而非不可能的“真”。至于作家如何建造这种微妙的“可能”,以及建造到何种程度,则取决于作家的意识和功力。

简单说,我对中篇小说这一文体的认识,以及后来的写作,很大程度上是受了阿城“三王”的影响。以前我最喜欢的是《棋王》,觉得它最好读,也最精彩。这自然是有原因的,《棋王》讲的就是一个卑微的底层知青逆袭权威,一步步获登人生高光时刻的故事,类似于闯关打怪,也有点像穷苦人追到富家女的影视套路。尤其是小说的最后,王一生端坐会场之上,以一敌九,下的还是盲棋,围观者众,街上还有人骑车为不便出场的老者报棋,场面之壮观之隆重,简直可以说是惊心动魄。文末作者对王一生的神态有三段出彩的描写,从略显局促紧张到泰然自若,如得道高僧,参透天地。阿城曾在创作谈里自惭,说《棋王》带有“撒娇式的抒情”,想必指的就是这些虚空浮夸的描写。这次重读,其实也能读出《棋王》在立意上的“高蹈”,尽管依然好读,有快感,心中还是重新为“三王”作了排名,把最喜欢的改为《树王》,其次是《棋王》,最后是《孩子王》。按照阿城自己的看法,则完全相反,他最喜欢的是《孩子王》(可能相比而言,它更像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其次是《棋王》,最让他羞愧的是《树王》,说是为了应付编辑催稿仓促翻捡出来的旧稿。我似乎也能明白阿城对《树王》感觉羞愧的原因,换作以前,我也是那么想的,为一棵树赋予那么沉重的寓意,未免太过矫情。现在我却觉得,阿城故意让《树王》的人物和故事显得不太真实,其实只是把叙述的天平刻度稍微挪动,并不失重、失真,而恰恰在那微妙的貌似摇晃的临界点,我读出了《树王》在钢索之上持衡行走的妙意。

我之所以对《树王》喜爱有加,某种程度上,是我愿意相信有这么一个人物、这么一棵大树,也愿意相信有这么一个故事发生。反观自己的创作,从开始写作到今时今日,也有十来年之久,因为在写作路上是“摸爬滚打”的选手,好多体悟和心得是随着经验的尝新和突破而迭代更新的。写作之初,我有过如照相机般还原生活的野心,现在则不太信奉,所谓的还原真实,本来就是个伪命题,无论人物还是生活,其实都做不到,也没必要。我现在更乐于在平凡的日常里建构传奇,努力让故事与现实拉开距离,通过日常和细节赋予它们真实的质感——而不是真实本身,使得小说既有情理之上的理性,又有现实之外的“传奇性”。

陈再见 广东陆丰人。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当代》《十月》等,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新华文摘》选载;著有长篇小说《六歌》《出花园记》《骨盐》,小说集《你不知道路往哪边拐》《青面鱼》等五部;曾获《小说选刊》年度新人奖、广东短篇小说奖、深圳青年文学奖等。

 

江 南(组诗)

□ 李少君

江 南

春风的和善,每天都教育着我们

雨的温润,时常熏陶着我们

在江南,很容易就成为一个一个的书生

还有流水的耐心绵长,让我们学会执着

 

最终,亭台楼阁的端庄整齐

以及昆曲里散发的

微小细腻的人性的光辉

教给了我们什么是美的规范

 

父亲的身影未出现

“你爸身体不舒服,不下楼吃饭了”

梦中,我们兄弟三人,围坐一桌

母亲做完菜,解下围裙

擦了一下手,招呼我们开始吃晚饭

 

这是第一次,父亲的身影没有出现

半个月前,父亲去世了

这是他去世后第一次出现在我梦中

母亲说过他去世前两天就没怎么吃东西

 

这一次,父亲的身影未出现

在梦中,他也只是被我们谈论到……

 

通灵的特使

这只猫,深养于书香之家

狂躁的脾气早已修炼得温柔恬静

沉香之韵味,诗画之优劣

它一闻便知,但不动声色

 

它对俗人也一闻便知,会躲得很远

若遇心仪之士光临,它会主动迎上去

乖巧地伏在桌椅边,半闭着双眼

聆听主客对话,

仿佛深谙人世与宇宙的奥秘

 

西部的旧公路

从高速疾驰而来的东部人

难以适应这里的荒芜和慢节奏

 

夕阳西下,人烟稀疏

公路前头慢吞吞行走的牛群

它们从不理睬你的喇叭和喊叫

任你费尽力气吆喝驱赶也不让路

这些牲畜就是要用这种态度告诉你:

它们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读封城中的武汉友人诗作有感

诗是信号

是封城里生命微弱的呼救

欢聚没了,广场舞没了,夜宵也没了

若诗都没有了

怎么证明人还存在

还有一口气,还有动静,还有精神

 

诗是灯光

可以照亮逝去岁月里黯然的事物

爱过的人、看过的电影

去过的阅马场、江汉关和知音广场

都会在诗歌里一一闪亮

给你些许的温暖和慰藉

 

诗是叹息,是依恋

是抗争,是无力然而不甘

诗是寒夜荒漠里熊熊燃烧的篝火

是茫茫大海之上依稀看见的岛屿

是长途跋涉疲惫不堪时

远处窗口传来的一声母亲的呼唤

 

诗是一颗颗跳动的心

是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回响

是心与心的感应,互相问候

是为彼此而歌,流泪然后微笑

鼓励各自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念

 

诗无法抚慰所有的人

那些嘲弄的人冷漠的人狂躁的人

诗也会援之以心

给他们以拥抱、以祝福

给他们以爱、以梦想、以希望……

李少君 1967年生,湖南湘乡人,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主要著作有《自然集》《草根集》《海天集》《应该对春天有所表示》等十六部,被誉为“自然诗人”。曾任《天涯》杂志主编,海南省文联专职副主席,现为《诗刊》主编,一级作家。

 

一百只麻雀(组诗)

□ 卢卫平

拾 遗

我遗忘的

并没有从生活中遗失

一个想不起名字

记不得容貌的人

三十年后出现在我面前

我遗失的

并没有被时光遗弃

一座旧村一间老屋

在黑白照片中

成为遗址

每一个遗址

都是记忆的遗赠

都是一座遗忘的纪念碑

碑上写着两个词

遗憾

遗恨

 

相 信

风吹来的时候

每一片叶子

都紧抓枝条

叶子相信枝条

是它们在风中的支撑

枝条也会晃动

叶子相信

晃动是枝条在竭尽全力

紧抓着树干

树干也会摇晃

树干相信树根

即使裸露也会紧抓大地

树干摇晃

是一棵树在成长过程中

相信天空

但不忘时时刻刻

用风中的摇晃来测试

扎根大地的稳定性

 

一百只麻雀

榕树上没有麻雀窝

我不相信榕树上的一百只

麻雀相互间都认识

但这没有影响到每一只麻雀

都开口说话

都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

有说不完的话

我相信榕树上的一百只

麻雀争先恐后说话

是因为它们珍惜

它们从不同方向飞到

同一棵树上的缘分

珍惜它们虽天涯海角

但都是同胞

而让我在榕树下停下脚步的

是我听见老麻雀说话

厚重而不霸道

小麻雀说话清脆而不胆怯

它们经历的风雨不同

见过的山水有别

辈分有高有低

但它们谁也不挤占谁说话的空间

我羡慕它们

为榕树下石凳上坐着的两个老人

直到一百只麻雀纷纷飞走

也没有说一句话

感到惋惜和困惑

 

左 右

我的左耳

听见我的右耳在耳鸣

我的左手

紧握着我右手的伤口

我的左肺

按照我右肺的节奏呼吸

我的左肾结石

我的右肾在半夜一起痉挛

这些左右

不需要左右

就可以左右

我的眼睛

看见左边的你后

我的左眼才能看见右眼

我的双脚

只有走在一条路上

我的左脚才能向右脚

发出有效的指令

我抬高左肩右倾

我抬高右肩左倾

这些左右

需要左右

才能左右

卢卫平 当代诗人,出版《异乡的老鼠》《向下生长的枝条》《各就各位》《浊酒杯》《我后悔让这块石头开花》《蒙尘的镜子》《瓷上的火焰》等诗集十二部。三次入围全国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前十名,获中国第三届华文青年诗歌奖、2008年《诗刊》年度优秀诗人奖、2007年首届中国《星星》年度诗人奖、第九届广东省鲁迅文学奖、2018年首届《草堂》诗歌奖年度实力诗人奖、第四届中国“李杜诗歌奖”等奖项。

编辑:刘鹏凯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