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十五周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决策,广东对口援建汶川县,珠海对口援建绵虒镇,从此,珠海和相隔几千里的岷江边小镇绵虒,结下特殊的缘分和情谊。4月底,珠海传媒集团派出特别报道组再赴汶川绵虒,见证浴火重生,感受山河巨变,记录川海深情。
从成都出发,沿蓉昌高速一路向西北,大约一个小时,可抵达连绵山脉。在穿过紫坪铺隧道的那一刻,汶川——川西北高原的一颗璀璨明珠,就在你眼前敞开了胸怀。
而我们回访汶川特别报道组一行,此行的目的地,就在汶川县西南部、岷江岸边的绵虒镇。这个紧挨着国道213线的小镇,有着“大禹故里 西羌门户”的美誉,因对口支援与珠海结缘。
汶川的故事,不思量,自难忘。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来自于祖国各方的爱心源源不断流向这片满目疮痍的大地,其中由广东对口支援汶川县、珠海对口支援绵虒镇,支援当地灾后恢复重建。经过500多个日夜的修复重建,累计投入近4亿元,珠海99个对口援建项目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绵虒也因此浴火重生。
从天崩地裂到新城崛起,从满目疮痍到盎然生机,15年间,绵虒人民用勤劳、坚韧、奋斗,创造着自己的幸福生活,也抒写着这片土地的动人故事。2022年,绵虒镇实现全年农业经济总收入2.8亿元,是2007年(2001万元)的14倍;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9万元,比2007年(2865元)增长5.6倍;接待游客9.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900余万元,农旅、文旅融合业态繁荣。2021年,绵虒镇作为阿坝州唯一镇,入选2021年创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名单。
而珠海当初施以的“援手”正持续“造血”,成为绵虒镇产业转型发展的助力。“珠海、绵虒亲如一家,在珠海亲人用心用情倾力帮助下,援建项目无论是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还是在产业发展中,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绵虒镇镇长谭双耀感慨地对记者说。
看基础建设:玉龙村栽出“致富果”
4月23日一早,天阴沉沉的,偶有小雨。在玉龙村党支部书记陈慧群的带领下,我们前往位于险峻山腰的种植基地。
当汽车行驶在蜿蜒的盘山公路时,沿途许多地震时候的痕迹已悄然被植被覆盖,云雾缭绕间,只有山体留下的道道沟壑依然清晰可见。往下看,奔涌的岷江浩浩汤汤地穿越川西的高山峡谷,滋养了千百年来栖居于此的人们。
蜀地多山,绵虒镇除岷江沿岸有少数平地外,耕地多分布在海拔1100米至2200米的高半山和高山。近年来,村民们已陆续搬迁到山下的河谷居住,但仍在山上养家畜、养蜂、种果树。村里开办的合作社,也位于玉龙村的木瓜圆,再过两个月,一万棵红脆李即将迎来丰收。
“去年合作社种植的红脆李,每棵树产量约20斤,每斤卖到3元,全年的收入达到了60万元呢。”陈慧群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得益于合作社加农户的模式,参股的村民人均拿到了400元的分红。
除了合作社,如今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种植果树,每家几亩到十几亩不等。以青脆李来说,一亩地平均能增加收入8000元至10000元。
眼前的种植基地,一棵棵蔬菜在微风中摇曳,四周的山林中草木绿意葱茏,一派秀美的现代田园风光。在乡村振兴的号角声中,绵虒加快“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发展步伐。截至2022年,全镇农作物播种面积1.6万亩,其中粮食农作物0.98万亩、蔬菜等作物0.62万亩,产量2.84万吨;种植甜樱桃、青红脆李等经济林木1.24万亩,产量1.4万吨;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9万元。
公路内侧,一条直径近十公分的水管沿路埋设,一直延伸至大山深处。15年前的大地震后,村里原来唯一依赖的水源断绝。而距离村子最近的水源,是距离村子8公里远的两河口,一路悬崖密林,没有道路可通。
这样的情况下,珠海援建工作组当即拍板,在修建从山下到村里的村道的同时,再为村里打通一条到两河口水源地的公路。仅仅用时数月,一条从村里到两河口的碎石公路便修建好,公路沿线埋设水管,因此彻底解决了村子的水源问题。
得益于汶川独特的气候和日照条件,以及充沛的水源,如今脆李子得以成为农户们的“致富果”,作为“汶川三宝”之一享誉全国。
“我们种的青红脆李销路根本不愁,不仅有贵州经销商来收果,还发货到广东、浙江甚至泰国呢。”陈慧群笑着说,“家里有大学生的,还开起了网店,生意越做越红火。”
观民生福祉:小学校传来读书声
当记者走进绵虒小学时,川西建筑与羌式建筑相结合的风格令人眼前一亮,入门右边,孩子们正在宽阔的篮球场和足球场上挥洒汗水,朗朗书声从不远处的教学楼传来。
时间回到十几年前。“9月份开学的时候,一定要让绵虒的孩子回到家乡上学!”2009年初,汶川县七一绵虒小学校(以下简称“绵虒小学”)破土开工,珠海援建工作组的建设者们默默许下这一承诺。
绵虒小学始建于20世纪初,迄今已有百年历史,“5·12”地震时,校园严重毁损,学校整建制到400公里外的广安市复课。
为了让师生们能尽快结束艰难的过渡期,珠海的援建者克服水电、交通、地质、天气和生活等方面的困难,攻坚克难、高效运转,从开工建设到竣工验收仅用了短短5个月,并赶在2009年9月新学年前交付使用。
但赶工并不意味牺牲质量,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绵虒小学,总投资4460万元,抗震标准按8度设防,工程斩获了四川省天府杯银奖和四川省结构工程优质奖。
如今,得益于包括广东在内的全国援建力量,绵虒小学各种教学场地配套、现代教学功能上了一个新台阶。舞蹈教室、音乐教室、心理辅导室……这些都是学校办公室主任尹文安以前不敢想的。
“绵虒小学如今容纳了300多名学生、70余名教职工,学生们来自绵虒镇14个村。”尹文安介绍说,重生的绵虒小学,让孩子们获得了媲美大城市的教学条件,同时也满足了绵虒镇教育发展的需要。
学有所教,老有所养。同样彰显民生福祉的,还有珠海援建的汶川县社会救助福利服务中心。该中心总投资2996万元,占地面积约7333平方米,容纳了全县因生活困难、就医难的106名特困供养人员入住。
中心副主任袁莉向我们介绍,汶川县社会救助福利服务中心高标准规划建设,综合人员供养楼、职工住宿楼、食堂、健身房等一应俱全,去年还实现了集中供暖,“从启用到现在,一直是阿坝州软硬件最好的福利机构之一。”
2009年10月竣工后,村民付志明成为首批入住人员之一。当得知我们一行人来自珠海时,付志明立刻暂停电视机的节目,笑着和我们拉起家常,“太感谢广东人民、珠海人民了,这么多年还惦记着我们”。
感两地情谊:“珠海味”深入村村寨寨
小青瓦、粉白墙、花格窗、雕梁画栋,飞檐斗角……漫步在绵虒古街上,这些传统的川西建筑特点,使援建民居既具有现代内涵和美感,又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藏羌民族风格。
绵虒镇上的珠海大道两侧,当地居民则在自家房子的一楼开起茶馆、餐厅、特产店,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漫步其中。道路尽头,一尊同样出自著名雕塑家潘鹤之手的渔女像静静伫立,遥望远方。
一个个珠海印记,已经深入了绵虒的肌理,时至今日依旧焕发着盎然生机。
扬帆新起点,阔步新征程。经过了15年的持续建设,绵虒镇整合优势资源、精准产业升级,县域经济和各项事业建设驶入快速发展的“高速路”。依托富集的山水田园、独特的藏羌文化、厚重的红色文化、多彩的民俗文化,绵虒镇正推动生态“美丽颜值”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经济价值”,全面提升旅游品质,走出文旅融合新发展道路。“今天的绵虒,已从悲壮走向豪迈、从豪迈走向美丽、从美丽走向振兴。”谭双耀如是说。
“珠海援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尤其是高标准建设的基建设施,为绵虒未来的转型奠定了基础,让我们转型发展充满了底气。”谭双耀表示,珠海援建用先进理念和科学方法,对绵虒镇重建进行整体规划,对未来发展进行科学谋划,实现了城乡布局优化和环境风貌提升。
对于绵虒的未来发展,谭双耀有着更长远的打算。疫情前汶川县每年旅客量已经达到600万人次,正面临着第二轮的产业转型升级。绵虒镇正按照“一产稳农、二产强县、三产富民”的思路,朝着文旅融合方向进一步发展,通过融入康养、教育的元素来提升产业附加值。
群山映衬下,珠海渔女雕塑周围,当地打造的多个文旅项目正陆续落成开业中。绵虒以传说中五大瑞兽之一“虒”为线索,正打造5个“虒”系列的文旅新场景,包括高端民宿、豆腐加工作坊、家庭农场、研学基地、卡车之家等,谋划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农文旅品牌提升。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绵虒也将依托特有自然和人文资源,大力发展采摘游、年猪节、豆腐宴、大禹文化综合体验等农旅、文旅融合业态,让更多人走进这片美丽的土地。
绵虒古街城墙上,新布置了一面打卡墙,由珠海、绵虒两地的街道牌拼接,汇聚成一个饱满的爱心形状。红橙蓝绿、前后交错,一个个坐标将相隔千里的两地紧紧联系在一起,无声地诉说着岁月中沉淀着的深情厚谊。
豆腐夫妻的新生活
在汶川,有一道菜可谓是家喻户晓、有口皆碑。地道的绵虒豆腐,色泽白嫩,细软回甜。餐桌上一锅绵虒豆腐蘸点油辣子、洒点葱花,或者做成美味的经典川菜麻婆豆腐、水煮豆腐鱼,就是汶川人“舌尖上的乡愁”。
镇上人人皆知的豆腐夫妻——高其昌和周慧芬,是我们非常熟悉亲切的老朋友。4月24日下午,我们走过绵虒镇城楼,在第一个街角往右拐,再往里走过两排楼房,准确地找到了高其昌的家。
当家门口传来熟悉的声音,等待许久的高其昌和周慧芬赶忙停下手中的活计,擦了擦手迎了上来,招呼我们到家中坐下,又搬出一篓核桃,大伙儿热热闹闹边剥核桃边话家常。
布置简洁温馨的屋子里,前不久刚换上新茶几和彩电,一面墙上贴满了奖状,祖孙三代人就居住这儿。高其昌今年64岁了,夫妻俩30多年如一日,每天清晨4点左右就起来做豆腐。凭着地道的味道和公道的价格,他们做的豆腐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把提前一天泡好的黄豆研磨成生豆汁,煮开之后用倒入纱布口袋过滤,用竹杠使劲压榨,配以专门的卤水点制,再将焖过的豆腐脑倒入木格子里用纱布包裹好……一个个步骤老两口早已烂熟于心。
“做豆腐主要就是靠勤快,不勤快哪有现在的日子哩。”周慧芬说,除了镇上大禹农庄、陈记豆腐庄等,还有县城里几家大的川菜馆都选择他们家的豆腐做食材,现在一天能做40多斤黄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周慧芬说,绵虒豆腐好,还得感谢山沟里的水好。“地震过后,珠海帮我们盖了新房子,建了净水厂,家家户户用水管把山泉水通到了家里,做豆腐就更加方便啦。”周慧芬说:“这是实实在在地给老百姓造福!”
2017年6月,高其昌的绵虒豆腐制作技艺还荣膺县级非遗项目,次年还以儿子高元龙的名义注册了合作社,儿媳也学习掌握了豆腐制作技艺。几十年与豆腐的不解之缘,还将代代相传。
当记者问他们打算什么时候退休时,周慧芬拢了拢鬓边的白发,摆摆手笑着说:“我们就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煮得动就继续煮,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孙儿们努力上进,为国家作贡献。”
一份坚守,一份情怀。对他们来说,这种平凡的生活、朴素的心愿,或许正是最大的幸福。
策划统筹:陈惠贤 常立波 廖明山 付洪军 采写:佘映薇 金璐 摄影: 钟凡文字:佘映薇 金璐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蓝辉龙
编者按:今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十五周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决策,广东对口援建汶川县,珠海对口援建绵虒镇,从此,珠海和相隔几千里的岷江边小镇绵虒,结下特殊的缘分和情谊。4月底,珠海传媒集团派出特别报道组再赴汶川绵虒,见证浴火重生,感受山河巨变,记录川海深情。
从成都出发,沿蓉昌高速一路向西北,大约一个小时,可抵达连绵山脉。在穿过紫坪铺隧道的那一刻,汶川——川西北高原的一颗璀璨明珠,就在你眼前敞开了胸怀。
而我们回访汶川特别报道组一行,此行的目的地,就在汶川县西南部、岷江岸边的绵虒镇。这个紧挨着国道213线的小镇,有着“大禹故里 西羌门户”的美誉,因对口支援与珠海结缘。
汶川的故事,不思量,自难忘。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来自于祖国各方的爱心源源不断流向这片满目疮痍的大地,其中由广东对口支援汶川县、珠海对口支援绵虒镇,支援当地灾后恢复重建。经过500多个日夜的修复重建,累计投入近4亿元,珠海99个对口援建项目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绵虒也因此浴火重生。
从天崩地裂到新城崛起,从满目疮痍到盎然生机,15年间,绵虒人民用勤劳、坚韧、奋斗,创造着自己的幸福生活,也抒写着这片土地的动人故事。2022年,绵虒镇实现全年农业经济总收入2.8亿元,是2007年(2001万元)的14倍;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9万元,比2007年(2865元)增长5.6倍;接待游客9.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900余万元,农旅、文旅融合业态繁荣。2021年,绵虒镇作为阿坝州唯一镇,入选2021年创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名单。
而珠海当初施以的“援手”正持续“造血”,成为绵虒镇产业转型发展的助力。“珠海、绵虒亲如一家,在珠海亲人用心用情倾力帮助下,援建项目无论是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还是在产业发展中,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绵虒镇镇长谭双耀感慨地对记者说。
看基础建设:玉龙村栽出“致富果”
4月23日一早,天阴沉沉的,偶有小雨。在玉龙村党支部书记陈慧群的带领下,我们前往位于险峻山腰的种植基地。
当汽车行驶在蜿蜒的盘山公路时,沿途许多地震时候的痕迹已悄然被植被覆盖,云雾缭绕间,只有山体留下的道道沟壑依然清晰可见。往下看,奔涌的岷江浩浩汤汤地穿越川西的高山峡谷,滋养了千百年来栖居于此的人们。
蜀地多山,绵虒镇除岷江沿岸有少数平地外,耕地多分布在海拔1100米至2200米的高半山和高山。近年来,村民们已陆续搬迁到山下的河谷居住,但仍在山上养家畜、养蜂、种果树。村里开办的合作社,也位于玉龙村的木瓜圆,再过两个月,一万棵红脆李即将迎来丰收。
“去年合作社种植的红脆李,每棵树产量约20斤,每斤卖到3元,全年的收入达到了60万元呢。”陈慧群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得益于合作社加农户的模式,参股的村民人均拿到了400元的分红。
除了合作社,如今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种植果树,每家几亩到十几亩不等。以青脆李来说,一亩地平均能增加收入8000元至10000元。
眼前的种植基地,一棵棵蔬菜在微风中摇曳,四周的山林中草木绿意葱茏,一派秀美的现代田园风光。在乡村振兴的号角声中,绵虒加快“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发展步伐。截至2022年,全镇农作物播种面积1.6万亩,其中粮食农作物0.98万亩、蔬菜等作物0.62万亩,产量2.84万吨;种植甜樱桃、青红脆李等经济林木1.24万亩,产量1.4万吨;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9万元。
公路内侧,一条直径近十公分的水管沿路埋设,一直延伸至大山深处。15年前的大地震后,村里原来唯一依赖的水源断绝。而距离村子最近的水源,是距离村子8公里远的两河口,一路悬崖密林,没有道路可通。
这样的情况下,珠海援建工作组当即拍板,在修建从山下到村里的村道的同时,再为村里打通一条到两河口水源地的公路。仅仅用时数月,一条从村里到两河口的碎石公路便修建好,公路沿线埋设水管,因此彻底解决了村子的水源问题。
得益于汶川独特的气候和日照条件,以及充沛的水源,如今脆李子得以成为农户们的“致富果”,作为“汶川三宝”之一享誉全国。
“我们种的青红脆李销路根本不愁,不仅有贵州经销商来收果,还发货到广东、浙江甚至泰国呢。”陈慧群笑着说,“家里有大学生的,还开起了网店,生意越做越红火。”
观民生福祉:小学校传来读书声
当记者走进绵虒小学时,川西建筑与羌式建筑相结合的风格令人眼前一亮,入门右边,孩子们正在宽阔的篮球场和足球场上挥洒汗水,朗朗书声从不远处的教学楼传来。
时间回到十几年前。“9月份开学的时候,一定要让绵虒的孩子回到家乡上学!”2009年初,汶川县七一绵虒小学校(以下简称“绵虒小学”)破土开工,珠海援建工作组的建设者们默默许下这一承诺。
绵虒小学始建于20世纪初,迄今已有百年历史,“5·12”地震时,校园严重毁损,学校整建制到400公里外的广安市复课。
为了让师生们能尽快结束艰难的过渡期,珠海的援建者克服水电、交通、地质、天气和生活等方面的困难,攻坚克难、高效运转,从开工建设到竣工验收仅用了短短5个月,并赶在2009年9月新学年前交付使用。
但赶工并不意味牺牲质量,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绵虒小学,总投资4460万元,抗震标准按8度设防,工程斩获了四川省天府杯银奖和四川省结构工程优质奖。
如今,得益于包括广东在内的全国援建力量,绵虒小学各种教学场地配套、现代教学功能上了一个新台阶。舞蹈教室、音乐教室、心理辅导室……这些都是学校办公室主任尹文安以前不敢想的。
“绵虒小学如今容纳了300多名学生、70余名教职工,学生们来自绵虒镇14个村。”尹文安介绍说,重生的绵虒小学,让孩子们获得了媲美大城市的教学条件,同时也满足了绵虒镇教育发展的需要。
学有所教,老有所养。同样彰显民生福祉的,还有珠海援建的汶川县社会救助福利服务中心。该中心总投资2996万元,占地面积约7333平方米,容纳了全县因生活困难、就医难的106名特困供养人员入住。
中心副主任袁莉向我们介绍,汶川县社会救助福利服务中心高标准规划建设,综合人员供养楼、职工住宿楼、食堂、健身房等一应俱全,去年还实现了集中供暖,“从启用到现在,一直是阿坝州软硬件最好的福利机构之一。”
2009年10月竣工后,村民付志明成为首批入住人员之一。当得知我们一行人来自珠海时,付志明立刻暂停电视机的节目,笑着和我们拉起家常,“太感谢广东人民、珠海人民了,这么多年还惦记着我们”。
感两地情谊:“珠海味”深入村村寨寨
小青瓦、粉白墙、花格窗、雕梁画栋,飞檐斗角……漫步在绵虒古街上,这些传统的川西建筑特点,使援建民居既具有现代内涵和美感,又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藏羌民族风格。
绵虒镇上的珠海大道两侧,当地居民则在自家房子的一楼开起茶馆、餐厅、特产店,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漫步其中。道路尽头,一尊同样出自著名雕塑家潘鹤之手的渔女像静静伫立,遥望远方。
一个个珠海印记,已经深入了绵虒的肌理,时至今日依旧焕发着盎然生机。
扬帆新起点,阔步新征程。经过了15年的持续建设,绵虒镇整合优势资源、精准产业升级,县域经济和各项事业建设驶入快速发展的“高速路”。依托富集的山水田园、独特的藏羌文化、厚重的红色文化、多彩的民俗文化,绵虒镇正推动生态“美丽颜值”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经济价值”,全面提升旅游品质,走出文旅融合新发展道路。“今天的绵虒,已从悲壮走向豪迈、从豪迈走向美丽、从美丽走向振兴。”谭双耀如是说。
“珠海援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尤其是高标准建设的基建设施,为绵虒未来的转型奠定了基础,让我们转型发展充满了底气。”谭双耀表示,珠海援建用先进理念和科学方法,对绵虒镇重建进行整体规划,对未来发展进行科学谋划,实现了城乡布局优化和环境风貌提升。
对于绵虒的未来发展,谭双耀有着更长远的打算。疫情前汶川县每年旅客量已经达到600万人次,正面临着第二轮的产业转型升级。绵虒镇正按照“一产稳农、二产强县、三产富民”的思路,朝着文旅融合方向进一步发展,通过融入康养、教育的元素来提升产业附加值。
群山映衬下,珠海渔女雕塑周围,当地打造的多个文旅项目正陆续落成开业中。绵虒以传说中五大瑞兽之一“虒”为线索,正打造5个“虒”系列的文旅新场景,包括高端民宿、豆腐加工作坊、家庭农场、研学基地、卡车之家等,谋划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农文旅品牌提升。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绵虒也将依托特有自然和人文资源,大力发展采摘游、年猪节、豆腐宴、大禹文化综合体验等农旅、文旅融合业态,让更多人走进这片美丽的土地。
绵虒古街城墙上,新布置了一面打卡墙,由珠海、绵虒两地的街道牌拼接,汇聚成一个饱满的爱心形状。红橙蓝绿、前后交错,一个个坐标将相隔千里的两地紧紧联系在一起,无声地诉说着岁月中沉淀着的深情厚谊。
豆腐夫妻的新生活
在汶川,有一道菜可谓是家喻户晓、有口皆碑。地道的绵虒豆腐,色泽白嫩,细软回甜。餐桌上一锅绵虒豆腐蘸点油辣子、洒点葱花,或者做成美味的经典川菜麻婆豆腐、水煮豆腐鱼,就是汶川人“舌尖上的乡愁”。
镇上人人皆知的豆腐夫妻——高其昌和周慧芬,是我们非常熟悉亲切的老朋友。4月24日下午,我们走过绵虒镇城楼,在第一个街角往右拐,再往里走过两排楼房,准确地找到了高其昌的家。
当家门口传来熟悉的声音,等待许久的高其昌和周慧芬赶忙停下手中的活计,擦了擦手迎了上来,招呼我们到家中坐下,又搬出一篓核桃,大伙儿热热闹闹边剥核桃边话家常。
布置简洁温馨的屋子里,前不久刚换上新茶几和彩电,一面墙上贴满了奖状,祖孙三代人就居住这儿。高其昌今年64岁了,夫妻俩30多年如一日,每天清晨4点左右就起来做豆腐。凭着地道的味道和公道的价格,他们做的豆腐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把提前一天泡好的黄豆研磨成生豆汁,煮开之后用倒入纱布口袋过滤,用竹杠使劲压榨,配以专门的卤水点制,再将焖过的豆腐脑倒入木格子里用纱布包裹好……一个个步骤老两口早已烂熟于心。
“做豆腐主要就是靠勤快,不勤快哪有现在的日子哩。”周慧芬说,除了镇上大禹农庄、陈记豆腐庄等,还有县城里几家大的川菜馆都选择他们家的豆腐做食材,现在一天能做40多斤黄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周慧芬说,绵虒豆腐好,还得感谢山沟里的水好。“地震过后,珠海帮我们盖了新房子,建了净水厂,家家户户用水管把山泉水通到了家里,做豆腐就更加方便啦。”周慧芬说:“这是实实在在地给老百姓造福!”
2017年6月,高其昌的绵虒豆腐制作技艺还荣膺县级非遗项目,次年还以儿子高元龙的名义注册了合作社,儿媳也学习掌握了豆腐制作技艺。几十年与豆腐的不解之缘,还将代代相传。
当记者问他们打算什么时候退休时,周慧芬拢了拢鬓边的白发,摆摆手笑着说:“我们就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煮得动就继续煮,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孙儿们努力上进,为国家作贡献。”
一份坚守,一份情怀。对他们来说,这种平凡的生活、朴素的心愿,或许正是最大的幸福。
策划统筹:陈惠贤 常立波 廖明山 付洪军 采写:佘映薇 金璐 摄影: 钟凡文字:佘映薇 金璐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蓝辉龙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