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15周年特别报道|绵绵“川海情” 久久印吾心

编者按今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十五周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决策,广东对口援建汶川县,珠海对口援建绵虒镇,从此,珠海和相隔几千里的岷江边小镇绵虒,结下特殊的缘分和情谊。4月底,珠海传媒集团派出特别报道组再赴汶川绵虒,见证浴火重生,感受山河巨变,记录川海深情。

涂禹山欢、岷江水笑、杜鹃花开,如今浴火重生的汶川县绵虒镇,正以全新姿态呈现在大家面前。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过程中,珠海共派出援建工作组、公安特遣队、医疗卫生队以及国土测绘、规划、建设、水利等技术服务人员总计300多人次,扎根绵虒开展援建工作。他们冒着余震、飞石、泥石流等种种危险,克服重重困难,经历生死考验,为绵虒灾后恢复和重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时光流转,但他们与绵虒结下的深厚情谊,依然在漫长岁月里熠熠生辉。

2023年4月24日,从和平村俯瞰绵虒镇。

珠海援建组成员张彤:

“我们是在建设自己的家园

穿着黑色皮夹克、拎着单肩包、踩着一双黑色运动鞋,无框眼镜后的一双眼睛温和有神,眼前这位整洁干练的高级工程师,就是珠海对口援建汶川县绵虒镇工作组工程部部长张彤,也是珠海传媒集团重访汶川特别报道组的特邀成员。

张彤在介绍当年的建设思路。

这次,我们与张彤一同踏上了前往四川汶川县绵虒镇的旅程。对口援建工作结束后,这还是张彤第一次回绵虒,他说终于兑现了自己当初“常回来看看”的承诺。

“我这次回来还带着工作组的任务,提前搜集了珠海援建工作的一手口述素材。”张彤展示了一沓用胶袋小心保存的厚厚的资料,向我们卖了个关子。

十五载斗转星移,再还人间锦绣。当沿蓉昌高速驶向绵虒,蓝天之下,岷江之畔,两侧群山巍峨,由青瓦白墙、飞檐斗角、羌式图案装点的民居快速后退。一路上,张彤兴致勃勃地向我们讲述起绵虒的历史文化和援建故事。

时针拨回十五年前。“5·12”地震后,作为珠海为数不多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高级工程师,张彤抱着拳拳赤子之心来到绵虒,担任援建工作组工程部部长。他凭借过硬的业务水平和娴熟的管理经验,与其他工作组成员全力打造援建精品工程。

“汶川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在我的人生中,从来没有像这里,要在一座废墟之上重建一个新城。这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机会,是对汶川人民和珠海人民的承诺。这辈子做好了这一件事,就无憾了。”谈起自己的初心,张彤眼中闪烁着光彩,他一遍遍重复说:“我们其实不是‘援建’,我们是在建设自己的家园。”

此后,张彤用行动践行着自己对汶川、对珠海人民的承诺。从高山到河坝,从板房到工地,从绵虒到汶川县城、都江堰、成都,张彤往来奔波。当年,他在当地摔伤骨折,做完手术第三天,就不顾家人劝阻,拄着双拐回到板房宿舍里继续开展援建工作。直至今日,他的右腿小腿中仍打着钢板。

在工作组的努力下,珠海援建绵虒的工程建设打造出程序齐备、工期保证、质量过硬、投资高效的一系列亮点。珠海援建的绵虒小学、汶川县社会福利服务救助中心、绵虒镇文化中心获得了四川省结构优质奖,绵虒小学同时还获得了四川省建筑工程最高奖项“天府杯”。一项项荣誉背后,包含了张彤和同事们数不尽的心血和不眠之夜。

在珠海的99个援建项目中,作为“造血项目”的大禹故里景区项目,对张彤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

抵达绵虒的第一站,张彤就带着我们来到大禹故里景区。沿着99米长的大禹碑廊,张彤向我们一一介绍每座碑刻上记载的大禹故事。《汶志纪略》《论语》《史记》中关于大禹的记载他信手拈来,甚至能将绵虒的地理位置和古籍记载内容“对号入座”,俨然一位研究大禹文化的“内行人”。

对全程参与规划大禹故里景区的张彤而言,工程动工之前,历史的挖掘是第一步。“挖掘历史,你必须要熟悉历史,知道有哪些历史符号可以承载大禹精神。”为此,张彤一次次上门拜访巴蜀文化专家谭继和等专家顾问,让大禹故里景区的一石一木、一字一句皆有出处。

此次重返汶川采访的尾声,张彤带我们到成都拜访了谭继和教授,并带去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大禹故里景区建设一手口述资料。门刚打开,张彤和谭继和教授就紧紧拥抱在一起。

谜底终于揭开。原来,之前张彤了解到了谭继和教授、祁和晖教授准备以大禹故里景区为题材撰书,珠海援建人员马上聚集起来,精心为两位老师准备素材。在张彤的组织协调下,部分主要援建人员多次碰头开会,分头整理手上的相关资料。

“时间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很多资料都已经遗失,想要重新找回来确实有些难度。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终于不负所托,将相关资料准备齐全!”张彤露出如释重负的微笑。

翻开这一沓厚厚的资料,其中详细记录着当年援建工作的进展,搜罗了大禹文化挖掘的始末,凝聚着两地人民的大爱和情谊。“这是一份宝贵的援建记录,也是一份珍贵的情感印记。”张彤说,在援建中建立的“山海情”,仍在延续。

来自汶川的“新珠海人”胡焰:

“绵虒和珠海,都是我的家乡!”

胡焰回乡探访。

“当时,天一下子就黑了,那其实是和平山掀起的烟尘巨浪。”说起15年前的那场地震,汶川绵虒人胡焰依然记得每一个细节。而这十多年里,每一次重返家乡,她也在用心观察家乡的点滴变化。

汶川地震十五周年,我们回访绵虒时,胡焰,作为特别“嘉宾”加入了我们的回访队伍。当年,作为受灾人员的她,曾与珠海对口援建绵虒镇工作组的成员“并肩作战”。援建工作结束后,她又来到珠海这片让她深怀感激的土地工作、生活。

“绵虒和珠海,都是我的家乡!”胡焰说,她是绵虒和珠海山海情谊的见证者,也愿意继续在未来的时光里做一名山海情谊的串联者、传播者。

见证山海情谊

2008年5月12日,胡焰在家中正下楼给奶奶盛饭,刚走完最后一级台阶,大地便开始震动,二楼瞬间坍塌。尘土弥散,周围的一切都看不清了,包括绵虒古街上逃出家门的人们。此后的大半个月里,她和家人都生活在布条拼搭的帐篷里。

解放军战士来了,消防队员来了,医疗救护人员来了。两个多月后,2008年8月9日,珠海对口援建绵虒镇工作组进驻绵虒镇。当时,胡焰家的房子因经过修整后状况较好,成为了援建人员的落脚处。

他们一家就这样和援建工作组熟悉了起来。后来,作为少有的留在镇上的大学生,胡焰进入工作组做起了行政工作。两年时间里,她和两三百个珠海人一起,在这里度过了从夜不能寐到安心入睡的时光。

“余震在地震发生之后的一年里都时有发生,刚来的人一开始还会躲,来得久的援建者就淡定多了,该干啥干啥。”胡焰说。前期,援建工作组住在原绵虒中学的危楼里,夜里常常听见山上的石头在滚动,刚到绵虒的人因此常睡不着。后来,板房搭好了,滚石声依旧在,但大家都已习以为常。

在争分夺秒的工作中,基础设施和民房一点点建好,水电管网和道路一条条修通,禹王宫、禹王广场、大禹祭坛等一系列为增强当地“造血功能”而建设的文化旅游项目一个个完成,一位位可敬的援建者,将人间大爱和珠海温度留在了胡焰心中。

连接“两个家乡”

“在工作组里,大家都很照顾我,我觉得很开心,就不想跟他们分开。”跟珠海这段特殊的缘分,让胡焰在2011年,毅然决定从绵虒奔赴珠海,开启新的生活。

当时她并没有想到,这个曾经在援建过程中与汶川结下深厚情谊的城市,也将给自己的生活成长提供多彩的平台。

在后来的十多年中,她见证和参与了珠海这座青春之城的成长。走在今天的金湾航空新城中心湖畔,金湾市民艺术中心仿佛一只振翅欲飞的蝴蝶,周围是珠海西部地标“双子塔”,还有金湾区市民服务中心、金湾区图书馆、金湾华发商都和新城万家灯火。

“这几年我在公司参与了航空新城不少大项目的报建工作。”胡焰说,“当年,珠海人不远千里,帮我们重建家乡。我很荣幸,如今能成为建设珠海的一分子,为这座城市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在珠海生活的12年中,她会想念绵虒的折耳根、鹿耳韭、藿香茄子和甜甜的豌豆,也流连于珠海迷人的海岸线、温柔的海风。浸润在绵虒和珠海两种不同的地域风情之中,胡焰成为了山海情谊的传播者。

每次回到家乡,她都会给家乡的亲戚朋友讲起粤港澳大湾区、港珠澳大桥,而每次跟珠海朋友聊天,她也会热情地推介绵虒当地的特产:“5月来了,先吃小樱桃,过一阵子再吃车厘子……”

这次回访,胡焰带我们去了一个地方——位于和平山半山腰处的和平村。那是俯瞰整个镇子的最佳地点。我们爬上山,从村里往山下看,绵虒镇犹如一弯月牙,被青翠的高山和奔腾的岷江温柔地揽在怀中。“每次‘爬上’和平村,都有新感受。这次看家乡,我觉得山特别绿,水特别美。我会常回家看看,也希望有更多珠海人、大湾区人,到我的家乡来走走。”

珠海援建医务人员邓韶英:

“很想摸摸那儿的一草一木”

“3个月在人生中只是一眨眼的事,但援建的那3个月里,我的收获和感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15年过去了,回想起当年的汶川地震,翻阅当时援建的照片,珠海市疾控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所所长邓韶英的眼眶不禁泛红。

2008年8月,时任珠海市健康教育与促进所所长的邓韶英,作为珠海市对口支援四川省汶川县绵虒镇的第一批医疗卫生队成员,带着珠海人民的牵挂和关爱,和14名队友一起,毅然前往当地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刚进入绵虒镇的前两个月,邓韶英和队友们住在临时安置点的帐篷里,生活条件相当艰苦。不过,大家克服重重困难,迅速投入到基本医疗和卫生防疫工作中。队员们背着药箱,冒着滚石和滑坡的危险,走遍全镇14个村44个村民小组,开展巡回义诊、健康宣教、传染病防控、食品卫生监督等工作。

“很多村民住在山上,上山的路震后几乎全被破坏,我们沿着崎岖狭窄的盘山小路,经过乱石成堆的泥石流地带,才能到濒临倒塌的村民家中看诊。”邓韶英回忆,当时上山下山一趟要4个多小时,她和队员们几乎每天穿梭在高山峡谷间。

在灾区的三个多月,队员们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离开时,很多村民将自己亲手绣制的鞋垫、自家种的核桃给我们送来。回到珠海后,村民还托第二批队员将羌族传统民间工艺‘羌绣’捎给我们。”回想起村民的深情厚谊,邓韶英至今感动不已。

15年前,邓韶英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匆匆前往绵虒,当时没有太多的心理准备。“救死扶伤是医者的职责所在,灾后防疫和卫生机构重建的紧迫性,我们比谁都清楚,在接到救援任务后,就觉得自己一定要做点儿什么。”她动情地说。

光阴转瞬即逝,对口支援工作结束后,邓韶英一直没有时间与机会重返汶川,亲眼看看重建后的新城,但当地村民的健康状况、生活情况,她依然记挂在心间。通过队友分享的资料,邓韶英看到崭新的学校、医院和一幢幢居民楼矗立于山川之间,看到一条条宽阔的马路直达村民家门口,看到曾经尘土飞扬的山体又披上了绿装,她不禁感慨道:“汶川现在建设得太美了,看到村民们在美丽家园里幸福地微笑着,我感到又激动又开心!”特别是看到当地医疗卫生场所灾后重建的成果,邓韶英尤为惊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很高兴当地父老乡亲能有越来越好的医疗卫生环境。”她称,汶川的巨大变化,让自己被中华民族的团结一心和灾区人民的坚强所感动。

“今年,我希望有机会回去看看!看望当年自掏腰包为我们买消毒粉的村长、陪我们翻山越岭为村民看病的村医、跟着我们回珠海做手术的孤儿,也将珠海土特产捎给我们的乡亲们……”邓韶英眼含热泪,她告诉记者,自己很想回去摸摸那儿的一草一木,问问乡亲们过得好不好。

“曾经能为汶川同胞贡献微薄之力,这是我一生的财富。”作为曾经参与援建的一分子,邓韶英由衷地表示,祝愿汶川越来越好。

记者手记——

汶川之行,是生命的教育

地震是什么样的?汶川,如今怎么样了?

对于生活在广东沿海地区的我来说,“5·12”地震的印象,只存在于新闻报道、书籍、影视作品中。

4月中旬,得知有机会到汶川绵虒采访时,我立即开始紧凑的案头工作。在我们的报道团队中,有地震后多次赴汶川采访的老新闻人,有珠海对口援建绵虒镇工作组成员,有这些年一直在珠海生活的汶川人。我开始期待,从他们这些亲历者口中讲出的汶川故事。

4月22日,我们抵达汶川采访的第一站——位于映秀镇的漩口中学遗址。蒙蒙细雨中,在这个汶川唯一得到较为完整保存的特大地震震中大型遗址,仍有不少人特意前来献上一束菊花。

地震的危害,从一串串冰冷的数字,化为眼前被“巨力”扭转变形的破败建筑。这里保存下来的一砖一瓦,一楼一顶,诉说着特大地震的威力,引发着大家对生命的思考。

抵达绵虒时,这个隐藏在高山间整洁美丽的现代化小镇,早已摆脱昔日阴影,焕发出全新的色彩。只有在与当地人的聊天中,从两侧山体留下的道道沟壑里,才能窥见地震留下的“伤痕”。

当报道组一行走进绵虒公园时,公园中央的景观水池中,逐级摆放着12朵高低错落、亭亭玉立的莲花雕塑。15年前,绵虒公园原是绵虒中学。

同行的珠海援建工作组成员张彤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故事,地震来临时,一块重达数吨的巨石从山上滚落砸进校园,在操场上滚动一圈,残忍地带走了12个孩子的生命。为此,著名雕塑家叶毓山特意制作、捐赠这一作品,以此纪念逝去的生命。

生命是如此脆弱,又是这样的坚强。千百年来,斗转星移,有一种力量,生生不息。

正如四川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阿来对汶川的抒写:“汶川,经过浴火之后,已蓬勃出新的内核。这里,已是一块充满生命激情的沃土。它的每一粒种子,都有光芒的恪守;它的每一缕肌肤,都有神灵的呵护,它的每一张笑脸,都有明天的呼唤。”

策划统筹:陈惠贤 常立波 廖明山 付洪军
采写:佘映薇 金璐 刘雅玲
摄影:钟凡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蓝辉龙
汶川地震15周年特别报道|绵绵“川海情” 久久印吾心
珠海特区报 2023-05-12 11:44

编者按今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十五周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决策,广东对口援建汶川县,珠海对口援建绵虒镇,从此,珠海和相隔几千里的岷江边小镇绵虒,结下特殊的缘分和情谊。4月底,珠海传媒集团派出特别报道组再赴汶川绵虒,见证浴火重生,感受山河巨变,记录川海深情。

涂禹山欢、岷江水笑、杜鹃花开,如今浴火重生的汶川县绵虒镇,正以全新姿态呈现在大家面前。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过程中,珠海共派出援建工作组、公安特遣队、医疗卫生队以及国土测绘、规划、建设、水利等技术服务人员总计300多人次,扎根绵虒开展援建工作。他们冒着余震、飞石、泥石流等种种危险,克服重重困难,经历生死考验,为绵虒灾后恢复和重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时光流转,但他们与绵虒结下的深厚情谊,依然在漫长岁月里熠熠生辉。

2023年4月24日,从和平村俯瞰绵虒镇。

珠海援建组成员张彤:

“我们是在建设自己的家园

穿着黑色皮夹克、拎着单肩包、踩着一双黑色运动鞋,无框眼镜后的一双眼睛温和有神,眼前这位整洁干练的高级工程师,就是珠海对口援建汶川县绵虒镇工作组工程部部长张彤,也是珠海传媒集团重访汶川特别报道组的特邀成员。

张彤在介绍当年的建设思路。

这次,我们与张彤一同踏上了前往四川汶川县绵虒镇的旅程。对口援建工作结束后,这还是张彤第一次回绵虒,他说终于兑现了自己当初“常回来看看”的承诺。

“我这次回来还带着工作组的任务,提前搜集了珠海援建工作的一手口述素材。”张彤展示了一沓用胶袋小心保存的厚厚的资料,向我们卖了个关子。

十五载斗转星移,再还人间锦绣。当沿蓉昌高速驶向绵虒,蓝天之下,岷江之畔,两侧群山巍峨,由青瓦白墙、飞檐斗角、羌式图案装点的民居快速后退。一路上,张彤兴致勃勃地向我们讲述起绵虒的历史文化和援建故事。

时针拨回十五年前。“5·12”地震后,作为珠海为数不多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高级工程师,张彤抱着拳拳赤子之心来到绵虒,担任援建工作组工程部部长。他凭借过硬的业务水平和娴熟的管理经验,与其他工作组成员全力打造援建精品工程。

“汶川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在我的人生中,从来没有像这里,要在一座废墟之上重建一个新城。这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机会,是对汶川人民和珠海人民的承诺。这辈子做好了这一件事,就无憾了。”谈起自己的初心,张彤眼中闪烁着光彩,他一遍遍重复说:“我们其实不是‘援建’,我们是在建设自己的家园。”

此后,张彤用行动践行着自己对汶川、对珠海人民的承诺。从高山到河坝,从板房到工地,从绵虒到汶川县城、都江堰、成都,张彤往来奔波。当年,他在当地摔伤骨折,做完手术第三天,就不顾家人劝阻,拄着双拐回到板房宿舍里继续开展援建工作。直至今日,他的右腿小腿中仍打着钢板。

在工作组的努力下,珠海援建绵虒的工程建设打造出程序齐备、工期保证、质量过硬、投资高效的一系列亮点。珠海援建的绵虒小学、汶川县社会福利服务救助中心、绵虒镇文化中心获得了四川省结构优质奖,绵虒小学同时还获得了四川省建筑工程最高奖项“天府杯”。一项项荣誉背后,包含了张彤和同事们数不尽的心血和不眠之夜。

在珠海的99个援建项目中,作为“造血项目”的大禹故里景区项目,对张彤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

抵达绵虒的第一站,张彤就带着我们来到大禹故里景区。沿着99米长的大禹碑廊,张彤向我们一一介绍每座碑刻上记载的大禹故事。《汶志纪略》《论语》《史记》中关于大禹的记载他信手拈来,甚至能将绵虒的地理位置和古籍记载内容“对号入座”,俨然一位研究大禹文化的“内行人”。

对全程参与规划大禹故里景区的张彤而言,工程动工之前,历史的挖掘是第一步。“挖掘历史,你必须要熟悉历史,知道有哪些历史符号可以承载大禹精神。”为此,张彤一次次上门拜访巴蜀文化专家谭继和等专家顾问,让大禹故里景区的一石一木、一字一句皆有出处。

此次重返汶川采访的尾声,张彤带我们到成都拜访了谭继和教授,并带去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大禹故里景区建设一手口述资料。门刚打开,张彤和谭继和教授就紧紧拥抱在一起。

谜底终于揭开。原来,之前张彤了解到了谭继和教授、祁和晖教授准备以大禹故里景区为题材撰书,珠海援建人员马上聚集起来,精心为两位老师准备素材。在张彤的组织协调下,部分主要援建人员多次碰头开会,分头整理手上的相关资料。

“时间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很多资料都已经遗失,想要重新找回来确实有些难度。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终于不负所托,将相关资料准备齐全!”张彤露出如释重负的微笑。

翻开这一沓厚厚的资料,其中详细记录着当年援建工作的进展,搜罗了大禹文化挖掘的始末,凝聚着两地人民的大爱和情谊。“这是一份宝贵的援建记录,也是一份珍贵的情感印记。”张彤说,在援建中建立的“山海情”,仍在延续。

来自汶川的“新珠海人”胡焰:

“绵虒和珠海,都是我的家乡!”

胡焰回乡探访。

“当时,天一下子就黑了,那其实是和平山掀起的烟尘巨浪。”说起15年前的那场地震,汶川绵虒人胡焰依然记得每一个细节。而这十多年里,每一次重返家乡,她也在用心观察家乡的点滴变化。

汶川地震十五周年,我们回访绵虒时,胡焰,作为特别“嘉宾”加入了我们的回访队伍。当年,作为受灾人员的她,曾与珠海对口援建绵虒镇工作组的成员“并肩作战”。援建工作结束后,她又来到珠海这片让她深怀感激的土地工作、生活。

“绵虒和珠海,都是我的家乡!”胡焰说,她是绵虒和珠海山海情谊的见证者,也愿意继续在未来的时光里做一名山海情谊的串联者、传播者。

见证山海情谊

2008年5月12日,胡焰在家中正下楼给奶奶盛饭,刚走完最后一级台阶,大地便开始震动,二楼瞬间坍塌。尘土弥散,周围的一切都看不清了,包括绵虒古街上逃出家门的人们。此后的大半个月里,她和家人都生活在布条拼搭的帐篷里。

解放军战士来了,消防队员来了,医疗救护人员来了。两个多月后,2008年8月9日,珠海对口援建绵虒镇工作组进驻绵虒镇。当时,胡焰家的房子因经过修整后状况较好,成为了援建人员的落脚处。

他们一家就这样和援建工作组熟悉了起来。后来,作为少有的留在镇上的大学生,胡焰进入工作组做起了行政工作。两年时间里,她和两三百个珠海人一起,在这里度过了从夜不能寐到安心入睡的时光。

“余震在地震发生之后的一年里都时有发生,刚来的人一开始还会躲,来得久的援建者就淡定多了,该干啥干啥。”胡焰说。前期,援建工作组住在原绵虒中学的危楼里,夜里常常听见山上的石头在滚动,刚到绵虒的人因此常睡不着。后来,板房搭好了,滚石声依旧在,但大家都已习以为常。

在争分夺秒的工作中,基础设施和民房一点点建好,水电管网和道路一条条修通,禹王宫、禹王广场、大禹祭坛等一系列为增强当地“造血功能”而建设的文化旅游项目一个个完成,一位位可敬的援建者,将人间大爱和珠海温度留在了胡焰心中。

连接“两个家乡”

“在工作组里,大家都很照顾我,我觉得很开心,就不想跟他们分开。”跟珠海这段特殊的缘分,让胡焰在2011年,毅然决定从绵虒奔赴珠海,开启新的生活。

当时她并没有想到,这个曾经在援建过程中与汶川结下深厚情谊的城市,也将给自己的生活成长提供多彩的平台。

在后来的十多年中,她见证和参与了珠海这座青春之城的成长。走在今天的金湾航空新城中心湖畔,金湾市民艺术中心仿佛一只振翅欲飞的蝴蝶,周围是珠海西部地标“双子塔”,还有金湾区市民服务中心、金湾区图书馆、金湾华发商都和新城万家灯火。

“这几年我在公司参与了航空新城不少大项目的报建工作。”胡焰说,“当年,珠海人不远千里,帮我们重建家乡。我很荣幸,如今能成为建设珠海的一分子,为这座城市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在珠海生活的12年中,她会想念绵虒的折耳根、鹿耳韭、藿香茄子和甜甜的豌豆,也流连于珠海迷人的海岸线、温柔的海风。浸润在绵虒和珠海两种不同的地域风情之中,胡焰成为了山海情谊的传播者。

每次回到家乡,她都会给家乡的亲戚朋友讲起粤港澳大湾区、港珠澳大桥,而每次跟珠海朋友聊天,她也会热情地推介绵虒当地的特产:“5月来了,先吃小樱桃,过一阵子再吃车厘子……”

这次回访,胡焰带我们去了一个地方——位于和平山半山腰处的和平村。那是俯瞰整个镇子的最佳地点。我们爬上山,从村里往山下看,绵虒镇犹如一弯月牙,被青翠的高山和奔腾的岷江温柔地揽在怀中。“每次‘爬上’和平村,都有新感受。这次看家乡,我觉得山特别绿,水特别美。我会常回家看看,也希望有更多珠海人、大湾区人,到我的家乡来走走。”

珠海援建医务人员邓韶英:

“很想摸摸那儿的一草一木”

“3个月在人生中只是一眨眼的事,但援建的那3个月里,我的收获和感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15年过去了,回想起当年的汶川地震,翻阅当时援建的照片,珠海市疾控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所所长邓韶英的眼眶不禁泛红。

2008年8月,时任珠海市健康教育与促进所所长的邓韶英,作为珠海市对口支援四川省汶川县绵虒镇的第一批医疗卫生队成员,带着珠海人民的牵挂和关爱,和14名队友一起,毅然前往当地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刚进入绵虒镇的前两个月,邓韶英和队友们住在临时安置点的帐篷里,生活条件相当艰苦。不过,大家克服重重困难,迅速投入到基本医疗和卫生防疫工作中。队员们背着药箱,冒着滚石和滑坡的危险,走遍全镇14个村44个村民小组,开展巡回义诊、健康宣教、传染病防控、食品卫生监督等工作。

“很多村民住在山上,上山的路震后几乎全被破坏,我们沿着崎岖狭窄的盘山小路,经过乱石成堆的泥石流地带,才能到濒临倒塌的村民家中看诊。”邓韶英回忆,当时上山下山一趟要4个多小时,她和队员们几乎每天穿梭在高山峡谷间。

在灾区的三个多月,队员们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离开时,很多村民将自己亲手绣制的鞋垫、自家种的核桃给我们送来。回到珠海后,村民还托第二批队员将羌族传统民间工艺‘羌绣’捎给我们。”回想起村民的深情厚谊,邓韶英至今感动不已。

15年前,邓韶英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匆匆前往绵虒,当时没有太多的心理准备。“救死扶伤是医者的职责所在,灾后防疫和卫生机构重建的紧迫性,我们比谁都清楚,在接到救援任务后,就觉得自己一定要做点儿什么。”她动情地说。

光阴转瞬即逝,对口支援工作结束后,邓韶英一直没有时间与机会重返汶川,亲眼看看重建后的新城,但当地村民的健康状况、生活情况,她依然记挂在心间。通过队友分享的资料,邓韶英看到崭新的学校、医院和一幢幢居民楼矗立于山川之间,看到一条条宽阔的马路直达村民家门口,看到曾经尘土飞扬的山体又披上了绿装,她不禁感慨道:“汶川现在建设得太美了,看到村民们在美丽家园里幸福地微笑着,我感到又激动又开心!”特别是看到当地医疗卫生场所灾后重建的成果,邓韶英尤为惊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很高兴当地父老乡亲能有越来越好的医疗卫生环境。”她称,汶川的巨大变化,让自己被中华民族的团结一心和灾区人民的坚强所感动。

“今年,我希望有机会回去看看!看望当年自掏腰包为我们买消毒粉的村长、陪我们翻山越岭为村民看病的村医、跟着我们回珠海做手术的孤儿,也将珠海土特产捎给我们的乡亲们……”邓韶英眼含热泪,她告诉记者,自己很想回去摸摸那儿的一草一木,问问乡亲们过得好不好。

“曾经能为汶川同胞贡献微薄之力,这是我一生的财富。”作为曾经参与援建的一分子,邓韶英由衷地表示,祝愿汶川越来越好。

记者手记——

汶川之行,是生命的教育

地震是什么样的?汶川,如今怎么样了?

对于生活在广东沿海地区的我来说,“5·12”地震的印象,只存在于新闻报道、书籍、影视作品中。

4月中旬,得知有机会到汶川绵虒采访时,我立即开始紧凑的案头工作。在我们的报道团队中,有地震后多次赴汶川采访的老新闻人,有珠海对口援建绵虒镇工作组成员,有这些年一直在珠海生活的汶川人。我开始期待,从他们这些亲历者口中讲出的汶川故事。

4月22日,我们抵达汶川采访的第一站——位于映秀镇的漩口中学遗址。蒙蒙细雨中,在这个汶川唯一得到较为完整保存的特大地震震中大型遗址,仍有不少人特意前来献上一束菊花。

地震的危害,从一串串冰冷的数字,化为眼前被“巨力”扭转变形的破败建筑。这里保存下来的一砖一瓦,一楼一顶,诉说着特大地震的威力,引发着大家对生命的思考。

抵达绵虒时,这个隐藏在高山间整洁美丽的现代化小镇,早已摆脱昔日阴影,焕发出全新的色彩。只有在与当地人的聊天中,从两侧山体留下的道道沟壑里,才能窥见地震留下的“伤痕”。

当报道组一行走进绵虒公园时,公园中央的景观水池中,逐级摆放着12朵高低错落、亭亭玉立的莲花雕塑。15年前,绵虒公园原是绵虒中学。

同行的珠海援建工作组成员张彤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故事,地震来临时,一块重达数吨的巨石从山上滚落砸进校园,在操场上滚动一圈,残忍地带走了12个孩子的生命。为此,著名雕塑家叶毓山特意制作、捐赠这一作品,以此纪念逝去的生命。

生命是如此脆弱,又是这样的坚强。千百年来,斗转星移,有一种力量,生生不息。

正如四川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阿来对汶川的抒写:“汶川,经过浴火之后,已蓬勃出新的内核。这里,已是一块充满生命激情的沃土。它的每一粒种子,都有光芒的恪守;它的每一缕肌肤,都有神灵的呵护,它的每一张笑脸,都有明天的呼唤。”

策划统筹:陈惠贤 常立波 廖明山 付洪军
采写:佘映薇 金璐 刘雅玲
摄影:钟凡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蓝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