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湾风起,一韵悠长。与名家对话,让思想深刻。由珠海市委宣传部指导,珠海传媒集团主办的“城市与文学表达——梁晓声文学创作分享会”将于5月13日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举行。文学能为城市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提供何种可能性?作品的深刻性是不是一定要通过文字技巧才能体现?《湾韵》编辑部特邀作家梁晓声和出版家李师东,与珠海读者分享创作心路,探讨城市发展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共话《人世间》背后的故事。
梁晓声 当代著名作家、学者,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资深教授,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师德标兵。从20世纪80年代初《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等中短篇小说,到《雪城》《返城年代》《年轮》《知青》《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等长篇小说、影视剧及非虚构写作,再到2019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百万字长篇小说《人世间》,他高扬理想信念和人间情怀的多样化创作贯穿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留下了一代人的成长足迹和国家记忆,多部作品被译介到海外。
李师东 出版家、文学评论家。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国青年出版社青年文学杂志社编辑、副主编、主编、社长,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总经理。著有文学评论随笔集《读过》《一个年纪的文学梦》《人在边缘》等。编辑出版的《凤凰琴》《挑担茶叶上北京》《解密》《人世间》等,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第十四届韬奋出版奖获得者。
如果能被时光打磨
——《人世间》诞生记
一
梁晓声在牡丹园的家,我去过许多次。一条很窄的小街里的一个不大的小区。梁老师说,小街现在通畅多了。前些年,人来人往,小商小贩川流不息。有一点好:一下楼就接地气,适合自己写小说。
我怀念我见过的场景:一张小木桌,一把小木椅,桌上是一摞标有“北京语言大学”字样的400字大稿纸。小桌放在朝北的阳台上,窗外阳光明丽。梁晓声坐在这里,一笔一画地写着字,完完全全一个爬格子的工匠样子。
日复一日,他保持着这样的姿势,整整五年之久。
五年里,那一摞手稿,越积越厚,足足有3600多页。稿纸上的字,起初工工整整,安安静静;过了二三十万字后,这些字慢慢醒来,个别的笔画在探头探脑;再过三十多万字,梁晓声已然按捺不住字里行间的拳打脚踢;到了最后,就索性写在了a4空白纸上。
梁老师的书写,着实辛苦。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积月累,梁晓声率领着他笔下的115万个汉字,组成了一支雄壮而又浩荡的队伍。
后来,这些字变成了书。打开它时,不经意间,会隐隐觉出些特别:这些字有手感和体温,细细绵绵地传递着一个手艺人的气息。而通篇看来,它精神饱满,底气充足。115万字一以贯之,仿佛是一气呵成。
我所见到的,正是梁晓声写作《人世间》的情形。
二
最初接触到《人世间》这部书稿,是2015年11月20日。那是一个很阳光的上午。
梁老师说,他的新长篇,要写一百来万字,第一部已经写完,第二部也快写到一半。他兴致勃勃地讲起这部长篇小说里的故事:在a城的贫民区里,有一个叫周秉昆的小伙子,还有他的哥哥周秉义、姐姐周蓉……我们早就知道梁老师在写长篇,也一直期待着一个时机。梁老师说,这部书决定还是交给你们、交给中青社。这么多年,我们合作一直很愉快。
早在1982年,梁老师就和我们有了渊源。那个时候,中国青年出版社刚创办《青年文学》杂志,编辑周晓红读到他的一个短篇小说,非常兴奋,转念想了想,由衷地对梁晓声说:“你对那块土地这么深情,发在那里的文学刊物上,会更有意义。”这就是发表在《北方文学》上的、给梁晓声带来广泛声誉的成名作《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梁晓声是我的学长,我们同校同系。两人聊天的时候,我叫他大师兄,有旁人在场,叫他梁老师。那一天的阳光十分灿烂。我和同事捧回长篇小说第一部手稿,当时我想的只有这么一句话:不失信任,不负托付。
梁晓声酝酿、构思《人世间》,是在2010年。那一年,他刚过60岁。他要写一部有年代感的作品,写这几十年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中国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他要把这些告诉读者。
梁晓声回到了自己生活的原点。他从小生活在城市贫民区,他打算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起,然后发散到社会的其他层面,写不同社会阶层的生存状况,写几十年中国的百姓生活和时代发展,写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交集,写一部50年中国百姓生活史。他思考着。这一思考就是三年。直到2013年初,他才开始动笔。
拿回来小说的第一部,我们和梁老师开始了密切的互动。《人世间》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写起,自然要涉及从那个时代起始的许多社会生活细节。“三八红旗手”的说法是哪年有的,70年代还有没有,我们要查资料。《悲惨世界》在“文革”前出过几卷,我们要去核实。更有人和世事的分寸拿捏和尺度把握。我们对发现的疑问能解决的尽量解决,不好解决的专门做有笔记。梁老师的写作与我们的审稿有条不紊,持续推进。这是一次深度而又高效的合作,更是一段难忘的经历。这其中有我们作为编者的理解和要求,更有作者的宽容和大气。
眼看《人世间》的初稿就要完成,图书出版合同也该签署了。2017年6月5日,我们来到梁老师家中。梁老师说:“你说要签上十年,十年里一万册总该能卖得掉吧!”我说:“那我们写不写起印数?”梁老师说:“现在做出版不容易,只要你们把书做好、做到位。”我不敢相信。我很清楚,现如今,一位知名作家对自己的新作提出5万册8万册的起印数,早已不算稀奇。而梁老师对自己要写整整五年的长篇小说,居然不提起印数上的任何要求,在我看来,如果不是绝无仅有,也一定是闻所未闻。我毕竟在这个行业里待了很久。梁老师对他的写作是信任的,同样他对中青社也充满信任。新上任的中青总社社长皮钧得知后,很感慨地说:“梁老师这么信任我们,我们更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完成初稿后,梁晓声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进行修订。
《人世间》手稿。
2017年9月4日,书稿全部完成。但一件挠头的事还没有着落,这便是书名。
2017年10月24日,我们再次来到梁老师家。一同前往的还有书籍设计师傅晓笛。本是来谈书籍设计的,梁老师先掏出了一张纸,纸上有一段话,是给长篇小说写的“题记”。我认真看了,觉得不妥。我说,你的长篇写了这么多的内容,一句话、两句话概括,反过来会限制读者的阅读。他说那好吧,顺手就把那张纸撕掉了。几年里,我们和梁老师之间就是这样直来直去:我有问题,他来解析;他有困惑,我来释疑。但是,这段100多字的“题记”里,有三个字往我心里扎了一下。我脱口而出:人世间!梁老师一愣,说:高尔基有《在人间》。我说:高尔基是在人间如何,“人世间”是中国百姓用语。多贴切呀,“人世间”把世上的一切都给罩住了,我们这部书里装的正是人间世事。梁老师心理上好像没有准备。最初给长篇暂定的名字是“共乐区的儿女们”,他并不满意。我们磨合了几回,也没想出更好的书名。这是一个结。我们用这个暂定名,申报中国作协重点选题扶持项目,补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申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一一顺利通过。这都是对梁晓声和中青社的信任。但反过来加重了我们起好书名的压力。
“人世间”概括性强,一看就知道内容。我继续坚持。梁老师总是为他人着想,满怀同情地说:那好吧。
《人世间》,从此成了书名。
三
为慎重起见,在2018年1月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我们推出《人世间》征求意见版。听取多方意见后,我们组织修订,于2018年5月拿出了正式版本,起印1万套;8月,加印1万套。从2018年6月起,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我和李钊平等两位责任编辑,还有营销部门的同事,陪伴着梁老师从北到南,进行讲座、座谈、研讨、签售。我们安排梁老师与网易合作“网易说”,线上直播两个来小时,观看人数超过100万。2018年9月,在长春出版年会上,《人世间》荣获“首届中国文学好书奖”。前些天,在第15届《当代》长篇小说论坛上,经在场的百余位专业人士现场投票,《人世间》被评为2018年度五佳长篇小说之一。从2018年10月中旬开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把《人世间》作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点节目,进行了三个月136期的长篇联播。
《人世间》出版后,得到各方面的积极评价;梁老师所到之处,受到读者的热情追捧。
2019年1月23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文艺报社联合举办的“梁晓声长篇小说《人世间》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认为,《人世间》是一部大书,一部与时代相匹配的大书。
梁晓声说,他写《人世间》,在尽最大的努力向现实主义致敬。人是这样的,但可以是那样的、应该是那样的。他通过他笔下不同层面的人物,传达他对社会的感知和愿景。
梁晓声心目中的现实主义,经过几十年的风吹雨打、日晒夜露,不矫情、不媚俗,已然成为他披沙沥金之后的内心和把持。这也正是《人世间》的魅力。
一部作品,如果能把时光留住,它也一定经得起时光的打磨。
《人世间》,应如是。
世间冷暖人先知
——读《人世间》有感
□ 汪 志
一部《人世间》,道尽人间冷与暖。
《人世间》是由著名作家梁晓声创作的当代现实题材长篇小说,被誉为“50年中国百姓生活史”。作品以东北某省会城市一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轨迹为脉络,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刻画50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老百姓所经历的跌宕起伏的人生,艺术而雄辩地展现了平民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人生努力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步。这部作品在2019年8月荣膺“茅盾文学奖”时,组委会的授奖词是:“在《人世间》中,梁晓声讲述了一代人在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奋斗、成长和相濡以沫的温情,塑造了有情有义、坚韧担当、善良正直的中国人形象群体,具有时代的、生活的和心灵的史诗品质。”
梁晓声出生于东北哈尔滨,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在《人世间》中,梁晓声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回到了自己生活的原点,他从自己熟悉的东北重工业城市贫民区的底层老百姓写起,一步一步发散到社会其他阶层和人群。写不同社会阶层的生存状态,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写人生的悲欢离合,写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勾画出一幅错落有致的世间百姓群像图。
读《人世间》印象最深就是周秉昆。在周秉昆的青年时期,父亲在大三线做建筑工人,大哥和大姐知识青年下乡,后又考取北大上学。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都是周秉昆在家陪伴着母亲,尽床前之孝。即使在父母看来,他是愚笨和憨厚的,只能做一个小工人,干不成什么大事,但他勤劳、仁义、善良,他最了解父母的喜好,他更愿鞍前马后地给父母帮忙。其实,作为子女只要有孝顺心,父母并不会在意你是富贵还是贫贱。没有哪个孩子生出之后,父母就希望他考清华北大,更多的祝愿是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反过来看,现在的社会竞争如此激烈,能够有几个孩子一飞冲天,大多数孩子最后和父母一样沦为普通人。但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好,孩子孝顺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天伦之乐不也就这点念头。周秉昆虽然只是个工人,但在工友中是大哥,他真诚忠义、刚正不阿、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像极了生活在最底层的普通百姓,他愿为朋友付出一切,为邻里时刻操心,活在人世间,就该相互给予温暖,如同生活中我们会发现,那些看似平凡的人,总能在他人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积极伸出援助之手,展现出真诚和善良的品质。周秉昆代表了那个年代大多数青年人,他们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没有太多的技能可以直冲云霄,只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发现自我、寻找自我、突破自我。
《人世间》是一部关于苦难、奋斗、担当、正直和友谊的小说,他们中的人有的通过读书奋斗改变命运成为社会精英,更多的则像父辈那样努力打拼辛劳谋生。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命运各有不同,善良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坚忍、尚礼乐群等人性中的幽微之光却永远闪耀,梦想的力量荡气回肠。周家的第一代人周志刚夫妻,第二代人周秉义和妻子郝冬梅、二姐周蓉和丈夫蔡晓光、周秉昆和妻子郑娟,第三代人周秉昆的养子周楠、亲子周聪、周蓉之女周玥,他们的身上皆被赋予周家人最朴素真挚的道德情感。他们不论做建筑工人、当官、做演艺或靠勤劳挣钱,都坚持原则又不失人情,不落井下石,不出卖朋友,不趁火打劫,不任人唯亲,不贪赃枉法,不见利忘义。他们脚踏实地的拼搏,平平淡淡的生活,在人间烟火里我们读到的是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里,共同抒写的是情义和正直。
一部《人世间》,一部生活史。愿你我不会沦为人间恶魔,于浊世保一丝清明。
一剪清风里的浅吟低唱
——读梁晓声《人间悲喜》
□ 胡胜盼
梁晓声以小说创作闻名,但作为一名高产作家,他的散文同样深入人心。《人间悲喜》是梁晓声写给彷徨者的礼物。
《人间悲喜》是一部散文精选集。书中精选了37篇散文,朴素的故事中有梁晓声先生七十多年人生智慧的总结和心灵独白;也是一位能够始终对生活保持认真观察、保持热爱的老者,在古稀之年对生命的真谛给出的睿智回答。
生活总是悲喜交替,聚散杂陈。一个又一个的平凡琐事,每个人,家家户户都能遇到的烟火生活日常,在梁晓声慢条斯理的叙述中一一道来。《玻璃匠和他的儿子》里的父子关系在若有若无间触动了读者的神经。也许父爱不像母爱那样容易显露出来,它藏在一件件不经意的大事小情里。因为玻璃刀头上钻石的遗失,玻璃匠开始不断反省,从此改掉了以往暴躁的脾气,使父子俩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父爱浓情,有时总会在不显山不露水间峰回路转。《孩子和雁》里那个靠着捕捉53只大雁完成大学学业的年轻人,后来却用自己挣下的钱为北归的雁群建造了中途栖息的人工湖,并投入自己的后半生驻守在那里。这样一个有着童话色彩的故事,却无法用喜剧或悲剧简单地定义,因为这似乎已经超越了我们以往对于善与恶的评判,人生每一次抉择的背后还会有更为深刻的秘密。
人总要用喜欢之心,来慢度人生日常。《人间悲喜》,写人,写事,写生活小事,也谈人生大事。不管是谋生还是谋爱,都是生活本身。人这一生,每个人的生活,都无法做到一帆风顺,都会忧喜参半。生活不易,但我们依旧可以心怀浪漫和温柔,走遍人间春与秋。《看自行车的女人》读来如同品味一枚青橄榄,有酸,有苦,有涩,也有甜。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的社会地位是卑微的,生活景况是艰辛的,人际体验是凄楚的,但她善良、坚韧而且豁达,在困苦中奔波受挫而无沮丧失望情绪。那个可敬的女人再次提醒了我们,“人可以卑微但不能卑鄙。”《写作与语文》一文,梁晓声谈及自己热爱读书与写作的原因,说完全是因为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偏爱,对文学里的故事性所充满的好奇。因为在他想见识更大的世界,暂时又没有办法走出去的时候,读书成为了一种捷径。
日子明朗,万物可爱,梁晓声的这本散文集名为《人间悲喜》,其实“喜”是多过于“悲”的。梁晓声的文字的确是有种魔力的,字里行间溢出的是人性的光辉与温暖,他留给读者的时间是充裕的,因此也给了读者更多于市井深处寻一丝微光,于人间群像觅一处温情的等待。《瘦老头》不能不令人为之动容。一位从南方发配到北方林场的教育工作者,在身患绝症的最后日子里,以“榨菜”作为催化剂,彻底改变了几名失学儿童的命运。“瘦老头”的命运是不幸的,可那几名孩童却又是如此的幸运。“瘦老头”走了,但他的温暖永远留在了“孩童”们的记忆深处,以至于那位环保专家近乎偏执地要吃榨菜。其实,在他们心里榨菜已不仅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思念,一份永远无法释怀的感恩。梁晓声动情地记录下了那位环保专家一段振聋发聩的话:“我之所以讲这个故事,是专门为了身为作家的你。良知和责任,并不是一回事,有良知意味着不要做坏事,而责任意味着要大声疾呼。像你这样的作家,如果只保留良知,却不承担社会责任,是不对的。”
毋庸置疑,梁晓声是一位有着深厚的“平民情怀”的作家。和当代文坛一些作家缺乏甚或不屑于体验底层大众生活因而泯灭良知和堕入粉饰相反,梁晓声始终“睽注平民生活形态”,广交三十六行七十二业的各色人等,从自己的良知营造出的芜杂的“社会关系”中吸取创作营养,因而浓郁的人间烟火和百态民生图景,得以在梁晓声从容细腻的笔触下清晰地勾画了出来。在《“远亲通婚”》一文中,梁晓声曾以诉肺腑的至情方式向他的亲弟道出了希望创作出“某种有杂文血统的新散文”的思路,告诫四弟“大可不必急着便做‘创新者’”。所以,读梁晓声的散文,你不得不承认有一种深刻的体验:“是散文,却具有杂文的锋芒;是杂文,又具有散文的美质。”《人间悲喜》自不例外。
编者按:一湾风起,一韵悠长。与名家对话,让思想深刻。由珠海市委宣传部指导,珠海传媒集团主办的“城市与文学表达——梁晓声文学创作分享会”将于5月13日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举行。文学能为城市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提供何种可能性?作品的深刻性是不是一定要通过文字技巧才能体现?《湾韵》编辑部特邀作家梁晓声和出版家李师东,与珠海读者分享创作心路,探讨城市发展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共话《人世间》背后的故事。
梁晓声 当代著名作家、学者,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资深教授,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师德标兵。从20世纪80年代初《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等中短篇小说,到《雪城》《返城年代》《年轮》《知青》《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等长篇小说、影视剧及非虚构写作,再到2019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百万字长篇小说《人世间》,他高扬理想信念和人间情怀的多样化创作贯穿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留下了一代人的成长足迹和国家记忆,多部作品被译介到海外。
李师东 出版家、文学评论家。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国青年出版社青年文学杂志社编辑、副主编、主编、社长,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总经理。著有文学评论随笔集《读过》《一个年纪的文学梦》《人在边缘》等。编辑出版的《凤凰琴》《挑担茶叶上北京》《解密》《人世间》等,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第十四届韬奋出版奖获得者。
如果能被时光打磨
——《人世间》诞生记
一
梁晓声在牡丹园的家,我去过许多次。一条很窄的小街里的一个不大的小区。梁老师说,小街现在通畅多了。前些年,人来人往,小商小贩川流不息。有一点好:一下楼就接地气,适合自己写小说。
我怀念我见过的场景:一张小木桌,一把小木椅,桌上是一摞标有“北京语言大学”字样的400字大稿纸。小桌放在朝北的阳台上,窗外阳光明丽。梁晓声坐在这里,一笔一画地写着字,完完全全一个爬格子的工匠样子。
日复一日,他保持着这样的姿势,整整五年之久。
五年里,那一摞手稿,越积越厚,足足有3600多页。稿纸上的字,起初工工整整,安安静静;过了二三十万字后,这些字慢慢醒来,个别的笔画在探头探脑;再过三十多万字,梁晓声已然按捺不住字里行间的拳打脚踢;到了最后,就索性写在了a4空白纸上。
梁老师的书写,着实辛苦。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积月累,梁晓声率领着他笔下的115万个汉字,组成了一支雄壮而又浩荡的队伍。
后来,这些字变成了书。打开它时,不经意间,会隐隐觉出些特别:这些字有手感和体温,细细绵绵地传递着一个手艺人的气息。而通篇看来,它精神饱满,底气充足。115万字一以贯之,仿佛是一气呵成。
我所见到的,正是梁晓声写作《人世间》的情形。
二
最初接触到《人世间》这部书稿,是2015年11月20日。那是一个很阳光的上午。
梁老师说,他的新长篇,要写一百来万字,第一部已经写完,第二部也快写到一半。他兴致勃勃地讲起这部长篇小说里的故事:在a城的贫民区里,有一个叫周秉昆的小伙子,还有他的哥哥周秉义、姐姐周蓉……我们早就知道梁老师在写长篇,也一直期待着一个时机。梁老师说,这部书决定还是交给你们、交给中青社。这么多年,我们合作一直很愉快。
早在1982年,梁老师就和我们有了渊源。那个时候,中国青年出版社刚创办《青年文学》杂志,编辑周晓红读到他的一个短篇小说,非常兴奋,转念想了想,由衷地对梁晓声说:“你对那块土地这么深情,发在那里的文学刊物上,会更有意义。”这就是发表在《北方文学》上的、给梁晓声带来广泛声誉的成名作《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梁晓声是我的学长,我们同校同系。两人聊天的时候,我叫他大师兄,有旁人在场,叫他梁老师。那一天的阳光十分灿烂。我和同事捧回长篇小说第一部手稿,当时我想的只有这么一句话:不失信任,不负托付。
梁晓声酝酿、构思《人世间》,是在2010年。那一年,他刚过60岁。他要写一部有年代感的作品,写这几十年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中国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他要把这些告诉读者。
梁晓声回到了自己生活的原点。他从小生活在城市贫民区,他打算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起,然后发散到社会的其他层面,写不同社会阶层的生存状况,写几十年中国的百姓生活和时代发展,写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交集,写一部50年中国百姓生活史。他思考着。这一思考就是三年。直到2013年初,他才开始动笔。
拿回来小说的第一部,我们和梁老师开始了密切的互动。《人世间》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写起,自然要涉及从那个时代起始的许多社会生活细节。“三八红旗手”的说法是哪年有的,70年代还有没有,我们要查资料。《悲惨世界》在“文革”前出过几卷,我们要去核实。更有人和世事的分寸拿捏和尺度把握。我们对发现的疑问能解决的尽量解决,不好解决的专门做有笔记。梁老师的写作与我们的审稿有条不紊,持续推进。这是一次深度而又高效的合作,更是一段难忘的经历。这其中有我们作为编者的理解和要求,更有作者的宽容和大气。
眼看《人世间》的初稿就要完成,图书出版合同也该签署了。2017年6月5日,我们来到梁老师家中。梁老师说:“你说要签上十年,十年里一万册总该能卖得掉吧!”我说:“那我们写不写起印数?”梁老师说:“现在做出版不容易,只要你们把书做好、做到位。”我不敢相信。我很清楚,现如今,一位知名作家对自己的新作提出5万册8万册的起印数,早已不算稀奇。而梁老师对自己要写整整五年的长篇小说,居然不提起印数上的任何要求,在我看来,如果不是绝无仅有,也一定是闻所未闻。我毕竟在这个行业里待了很久。梁老师对他的写作是信任的,同样他对中青社也充满信任。新上任的中青总社社长皮钧得知后,很感慨地说:“梁老师这么信任我们,我们更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完成初稿后,梁晓声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进行修订。
《人世间》手稿。
2017年9月4日,书稿全部完成。但一件挠头的事还没有着落,这便是书名。
2017年10月24日,我们再次来到梁老师家。一同前往的还有书籍设计师傅晓笛。本是来谈书籍设计的,梁老师先掏出了一张纸,纸上有一段话,是给长篇小说写的“题记”。我认真看了,觉得不妥。我说,你的长篇写了这么多的内容,一句话、两句话概括,反过来会限制读者的阅读。他说那好吧,顺手就把那张纸撕掉了。几年里,我们和梁老师之间就是这样直来直去:我有问题,他来解析;他有困惑,我来释疑。但是,这段100多字的“题记”里,有三个字往我心里扎了一下。我脱口而出:人世间!梁老师一愣,说:高尔基有《在人间》。我说:高尔基是在人间如何,“人世间”是中国百姓用语。多贴切呀,“人世间”把世上的一切都给罩住了,我们这部书里装的正是人间世事。梁老师心理上好像没有准备。最初给长篇暂定的名字是“共乐区的儿女们”,他并不满意。我们磨合了几回,也没想出更好的书名。这是一个结。我们用这个暂定名,申报中国作协重点选题扶持项目,补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申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一一顺利通过。这都是对梁晓声和中青社的信任。但反过来加重了我们起好书名的压力。
“人世间”概括性强,一看就知道内容。我继续坚持。梁老师总是为他人着想,满怀同情地说:那好吧。
《人世间》,从此成了书名。
三
为慎重起见,在2018年1月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我们推出《人世间》征求意见版。听取多方意见后,我们组织修订,于2018年5月拿出了正式版本,起印1万套;8月,加印1万套。从2018年6月起,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我和李钊平等两位责任编辑,还有营销部门的同事,陪伴着梁老师从北到南,进行讲座、座谈、研讨、签售。我们安排梁老师与网易合作“网易说”,线上直播两个来小时,观看人数超过100万。2018年9月,在长春出版年会上,《人世间》荣获“首届中国文学好书奖”。前些天,在第15届《当代》长篇小说论坛上,经在场的百余位专业人士现场投票,《人世间》被评为2018年度五佳长篇小说之一。从2018年10月中旬开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把《人世间》作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点节目,进行了三个月136期的长篇联播。
《人世间》出版后,得到各方面的积极评价;梁老师所到之处,受到读者的热情追捧。
2019年1月23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文艺报社联合举办的“梁晓声长篇小说《人世间》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认为,《人世间》是一部大书,一部与时代相匹配的大书。
梁晓声说,他写《人世间》,在尽最大的努力向现实主义致敬。人是这样的,但可以是那样的、应该是那样的。他通过他笔下不同层面的人物,传达他对社会的感知和愿景。
梁晓声心目中的现实主义,经过几十年的风吹雨打、日晒夜露,不矫情、不媚俗,已然成为他披沙沥金之后的内心和把持。这也正是《人世间》的魅力。
一部作品,如果能把时光留住,它也一定经得起时光的打磨。
《人世间》,应如是。
世间冷暖人先知
——读《人世间》有感
□ 汪 志
一部《人世间》,道尽人间冷与暖。
《人世间》是由著名作家梁晓声创作的当代现实题材长篇小说,被誉为“50年中国百姓生活史”。作品以东北某省会城市一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轨迹为脉络,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刻画50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老百姓所经历的跌宕起伏的人生,艺术而雄辩地展现了平民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人生努力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步。这部作品在2019年8月荣膺“茅盾文学奖”时,组委会的授奖词是:“在《人世间》中,梁晓声讲述了一代人在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奋斗、成长和相濡以沫的温情,塑造了有情有义、坚韧担当、善良正直的中国人形象群体,具有时代的、生活的和心灵的史诗品质。”
梁晓声出生于东北哈尔滨,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在《人世间》中,梁晓声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回到了自己生活的原点,他从自己熟悉的东北重工业城市贫民区的底层老百姓写起,一步一步发散到社会其他阶层和人群。写不同社会阶层的生存状态,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写人生的悲欢离合,写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勾画出一幅错落有致的世间百姓群像图。
读《人世间》印象最深就是周秉昆。在周秉昆的青年时期,父亲在大三线做建筑工人,大哥和大姐知识青年下乡,后又考取北大上学。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都是周秉昆在家陪伴着母亲,尽床前之孝。即使在父母看来,他是愚笨和憨厚的,只能做一个小工人,干不成什么大事,但他勤劳、仁义、善良,他最了解父母的喜好,他更愿鞍前马后地给父母帮忙。其实,作为子女只要有孝顺心,父母并不会在意你是富贵还是贫贱。没有哪个孩子生出之后,父母就希望他考清华北大,更多的祝愿是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反过来看,现在的社会竞争如此激烈,能够有几个孩子一飞冲天,大多数孩子最后和父母一样沦为普通人。但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好,孩子孝顺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天伦之乐不也就这点念头。周秉昆虽然只是个工人,但在工友中是大哥,他真诚忠义、刚正不阿、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像极了生活在最底层的普通百姓,他愿为朋友付出一切,为邻里时刻操心,活在人世间,就该相互给予温暖,如同生活中我们会发现,那些看似平凡的人,总能在他人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积极伸出援助之手,展现出真诚和善良的品质。周秉昆代表了那个年代大多数青年人,他们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没有太多的技能可以直冲云霄,只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发现自我、寻找自我、突破自我。
《人世间》是一部关于苦难、奋斗、担当、正直和友谊的小说,他们中的人有的通过读书奋斗改变命运成为社会精英,更多的则像父辈那样努力打拼辛劳谋生。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命运各有不同,善良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坚忍、尚礼乐群等人性中的幽微之光却永远闪耀,梦想的力量荡气回肠。周家的第一代人周志刚夫妻,第二代人周秉义和妻子郝冬梅、二姐周蓉和丈夫蔡晓光、周秉昆和妻子郑娟,第三代人周秉昆的养子周楠、亲子周聪、周蓉之女周玥,他们的身上皆被赋予周家人最朴素真挚的道德情感。他们不论做建筑工人、当官、做演艺或靠勤劳挣钱,都坚持原则又不失人情,不落井下石,不出卖朋友,不趁火打劫,不任人唯亲,不贪赃枉法,不见利忘义。他们脚踏实地的拼搏,平平淡淡的生活,在人间烟火里我们读到的是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里,共同抒写的是情义和正直。
一部《人世间》,一部生活史。愿你我不会沦为人间恶魔,于浊世保一丝清明。
一剪清风里的浅吟低唱
——读梁晓声《人间悲喜》
□ 胡胜盼
梁晓声以小说创作闻名,但作为一名高产作家,他的散文同样深入人心。《人间悲喜》是梁晓声写给彷徨者的礼物。
《人间悲喜》是一部散文精选集。书中精选了37篇散文,朴素的故事中有梁晓声先生七十多年人生智慧的总结和心灵独白;也是一位能够始终对生活保持认真观察、保持热爱的老者,在古稀之年对生命的真谛给出的睿智回答。
生活总是悲喜交替,聚散杂陈。一个又一个的平凡琐事,每个人,家家户户都能遇到的烟火生活日常,在梁晓声慢条斯理的叙述中一一道来。《玻璃匠和他的儿子》里的父子关系在若有若无间触动了读者的神经。也许父爱不像母爱那样容易显露出来,它藏在一件件不经意的大事小情里。因为玻璃刀头上钻石的遗失,玻璃匠开始不断反省,从此改掉了以往暴躁的脾气,使父子俩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父爱浓情,有时总会在不显山不露水间峰回路转。《孩子和雁》里那个靠着捕捉53只大雁完成大学学业的年轻人,后来却用自己挣下的钱为北归的雁群建造了中途栖息的人工湖,并投入自己的后半生驻守在那里。这样一个有着童话色彩的故事,却无法用喜剧或悲剧简单地定义,因为这似乎已经超越了我们以往对于善与恶的评判,人生每一次抉择的背后还会有更为深刻的秘密。
人总要用喜欢之心,来慢度人生日常。《人间悲喜》,写人,写事,写生活小事,也谈人生大事。不管是谋生还是谋爱,都是生活本身。人这一生,每个人的生活,都无法做到一帆风顺,都会忧喜参半。生活不易,但我们依旧可以心怀浪漫和温柔,走遍人间春与秋。《看自行车的女人》读来如同品味一枚青橄榄,有酸,有苦,有涩,也有甜。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的社会地位是卑微的,生活景况是艰辛的,人际体验是凄楚的,但她善良、坚韧而且豁达,在困苦中奔波受挫而无沮丧失望情绪。那个可敬的女人再次提醒了我们,“人可以卑微但不能卑鄙。”《写作与语文》一文,梁晓声谈及自己热爱读书与写作的原因,说完全是因为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偏爱,对文学里的故事性所充满的好奇。因为在他想见识更大的世界,暂时又没有办法走出去的时候,读书成为了一种捷径。
日子明朗,万物可爱,梁晓声的这本散文集名为《人间悲喜》,其实“喜”是多过于“悲”的。梁晓声的文字的确是有种魔力的,字里行间溢出的是人性的光辉与温暖,他留给读者的时间是充裕的,因此也给了读者更多于市井深处寻一丝微光,于人间群像觅一处温情的等待。《瘦老头》不能不令人为之动容。一位从南方发配到北方林场的教育工作者,在身患绝症的最后日子里,以“榨菜”作为催化剂,彻底改变了几名失学儿童的命运。“瘦老头”的命运是不幸的,可那几名孩童却又是如此的幸运。“瘦老头”走了,但他的温暖永远留在了“孩童”们的记忆深处,以至于那位环保专家近乎偏执地要吃榨菜。其实,在他们心里榨菜已不仅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思念,一份永远无法释怀的感恩。梁晓声动情地记录下了那位环保专家一段振聋发聩的话:“我之所以讲这个故事,是专门为了身为作家的你。良知和责任,并不是一回事,有良知意味着不要做坏事,而责任意味着要大声疾呼。像你这样的作家,如果只保留良知,却不承担社会责任,是不对的。”
毋庸置疑,梁晓声是一位有着深厚的“平民情怀”的作家。和当代文坛一些作家缺乏甚或不屑于体验底层大众生活因而泯灭良知和堕入粉饰相反,梁晓声始终“睽注平民生活形态”,广交三十六行七十二业的各色人等,从自己的良知营造出的芜杂的“社会关系”中吸取创作营养,因而浓郁的人间烟火和百态民生图景,得以在梁晓声从容细腻的笔触下清晰地勾画了出来。在《“远亲通婚”》一文中,梁晓声曾以诉肺腑的至情方式向他的亲弟道出了希望创作出“某种有杂文血统的新散文”的思路,告诫四弟“大可不必急着便做‘创新者’”。所以,读梁晓声的散文,你不得不承认有一种深刻的体验:“是散文,却具有杂文的锋芒;是杂文,又具有散文的美质。”《人间悲喜》自不例外。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