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悦读(2023年6月16日)
余华、苏童等文坛大家齐聚珠海东澳岛

“山海经书屋”飘出浓浓书香

□张映竹

 

海风翻卷书页,椰香伴着书香。在宜人的珠海东澳岛上,一间书屋吸引了众多观众与读者的目光。6月15日,由今日头条、江苏卫视联合出品,珠海万发集团协助拍摄的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第一卷播出。余华、苏童、程永新、叶子等知名作家来到远离喧嚣的东澳岛,用美景、好书和文坛老友构建起全新的阅读场景,唤醒更多人对经典阅读的向往。

 

作为节目中的“文艺栖息所”,与第一季紧靠大海的古朴书屋不同,本季的书屋位于崖壁之上,依山而建、四面环海,“有山有海”,余华、苏童形象地将它称作“山海经书屋”。书屋是由曾经的“倚山揽海驿站”改建而成,两层楼、简约风、落地窗,站在新书屋里,可以俯瞰大海。

 

驻足于此,作家们纷纷表达着对这里的喜爱之情——

 

余华:“这个地方很舒服,风吹着,哎呀,舒服。”

 

苏童:“不同的角度,会带给你不同的心境。”

 

叶子:“露台特别漂亮,一打开就是大海。”

 

在这间书屋里,他们与来自文艺界好友,以轻松愉悦的方式聊文坛往事,谈阅读、写作与生活的意义,而成为书屋后的倚山揽海驿站,不再只是歇息的地方,更是心灵休憩之所,还会收到读者寄来的包裹、信件,并作为休闲阅读中心对外开放。

 

随着节目镜头的转变,山海美景一一浮现。作家们在书屋读书、写字、交流,伴着柔柔海风、飒飒树声,沏一杯茗茶,与老友相聚,聊过去、聊现在、聊文学、聊彼此的交情与过往,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不仅给观众带去了文学的慰藉,也让多元立体、清新治愈的珠海文旅新形象通过节目得以传播。

 

“这档读书节目,更像一出大型文坛‘老友记’。”从第一季开始就持续关注节目的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学生梁同学说,“作家们一起聊天,然后在珠海的海岛上逛一逛,让我们透过镜头,感受语言与海岛的魅力,让我每一期都有新收获。”

 

据了解,接下来,莫言、阿来、王尧、陈继明、须一瓜、祝勇、马伯庸等作家也将陆续来到节目,作家们还将在东澳岛上的南沙湾沙滩举办阅读分享会、去“婚礼堂”的草坪来一场户外音乐下午茶、前往“蜜月山”开启植物发烧友之行、于宽广的海边上演一场绘声绘影的读演会……为观众打开一扇了解文坛大家的窗户。期待在珠海东澳岛发生更多与阅读有关的美好。

名家简介

余华

浙江海盐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委员会委员。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文城》《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第七天》等。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作家(2013年)、第二届中国欧洲杯体育投注网站的版权金奖(2018年)等。

 

苏童

原名童忠贵。江苏苏州人。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6年到江苏作家协会工作,先后任职《钟山》杂志编辑、专业创作组专业作家。2015年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任职。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篇小说集《妻妾成群》《红粉》、短篇小说集《夜间故事》、长篇小说《米》《我的帝王生涯》《河岸》《黄雀记》等。短篇小说《茨菰》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黄雀记》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程永新

上海人。1983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大学毕业后到《收获》杂志社工作,历任编辑、主编助理、副主编、副编审。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到处都在下雪》、散文随笔集《八三年出发》、话剧剧本《通向太阳之路》《我们这些人啊》、电影剧本《防风林》等,编著《中国新潮小说选》。话剧《通向太阳之路》获上海大学生会演优秀奖,报告文学《柔道孪生姐妹》获上海青年文学奖。

 

叶子

江苏南京人。现任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副秘书长、第十五届南京青年联合会委员。

沙滩上的夜读会气氛热烈。

 

东澳岛美丽的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开播

让文学走向生活和心灵

4名作家在“山海经书屋”分享读书经历。

 

每打开一本好书,都是一次与其他生命的神奇相遇。昨日,《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开播,余华、苏童、程永新、叶子等文坛老友新朋与观众一起以文学沟通心灵。

 

新一季节目的故事发生在珠海东澳岛。岛上的这座书屋被作家们取名为“山海经书屋”。首期节目,他们以“枕边书”为切入口,从汪曾祺的散文聊到苏童的短篇小说,为观众推荐了诸多适合睡前阅读的文学经典。

 

面朝大海 诗意阅读

作为读书类节目的一次文化服务创新尝试,《我在岛屿读书》用面朝大海的诗意阅读场景,塑造了一个令人向往的公共人文空间。

 

在文学的世界,“岛屿”囊括了辽阔与悠远、孤独与求索、希望与理想等诸多经典意象。“岛屿 读书”的场景设置,既为节目的内容叙事提供了天然的巨大张力,可立体投射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他人、人和自己的关系,又将阅读氛围化、轻松化、浪漫化,激发了人们对于“诗与远方”的美好想象。

 

《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选址珠海东澳岛。和上一季位于海南的分界洲岛相比,东澳岛面积更大,除了优美的自然环境外,更有渔村、遗迹等,人文气息较为浓郁。本季的书屋由一座驿站改造而来,风格现代、倚山揽海,超大的落地窗就像一个天然的取景框,目之所及皆是大美风光。在岛屿的这些天里,“书屋主理人”余华、苏童、程永新、叶子和陆续到访的文学好友们一起,与书屋为伴,在海风轻拂下阅读、欣赏书籍,于椰影婆娑处交流读书心得。

 

在第二季的首期节目中,“书屋主理人”为新书屋取名“山海经书屋”。在他们看来,《山海经》是百科全书式的写法,是集体创作的结晶,这很像书屋的状态,有非常多的作家朋友来来往往加入到讨论和分享的行列。如同《山海经》是一座充满想象力的宝藏一样,“山海经书屋”也希望用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陪伴观众一起看见更大的世界。

 

第一季《我在岛屿读书》播出后,观众纷纷以轻松、有趣、治愈这样的关键词评价节目。有观众提到,在此之前,总觉得阅读是件比较严肃的事情,没想到也可以这么令人自由舒展。本季节目,一群文学好友除了在书屋围读外,还将到沙滩举办阅读分享会,在夕阳下赏古典音乐,于爬山中开启植物发烧友之行,去海边上演活色生香的剧本读演会,又或是在乘车环岛游中感受身心的释放……

 

鲜明有别于碎片化、功利化、娱乐化的阅读,《我在岛屿读书》所倡导的是一种“慢阅读”的态度,节目试图帮助观众卸下浮躁,在慢下来的过程中,重新建立起与文学阅读的古老联系,去享受更为纯粹、丰盛和透彻的精神体验。

 

感受生活 理解生活

延续上一季的重磅阵容,在本季《我在岛屿读书》中,陪伴大家徜徉文学世界的嘉宾集群同样耀眼。余华、苏童、程永新三位老友和新朋叶子将贯穿全季,还有莫言、阿来、王尧、祝勇、须一瓜、陈继明、毛尖、马伯庸、紫金陈、郑执、孙频、叶昕昀、武茳虹、焦典等横跨老中青三代的文学名家将会到访。

 

作为最会讲故事的一群人,作家最擅长的,就是看待世事人生的犀利角度。他们用力透纸背的作品,引领人们去想象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我在岛屿读书》让他们从幕后走到台前,通过真诚质朴的对话交流,不仅将好的书目、好的阅读方式推荐给大众,也将他们对于作品的感悟、作家的解读、人生的思考融入其中。借由立体而深刻的对话关系,节目将偏个人化的阅读体验,推向无数的远方与无数的人们,带来辐射大众的思想交流和心灵碰撞。

 

第一季《我在岛屿读书》重点围绕为何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等基础议题展开,第二季再上层楼,主要围绕“读书的意义是什么”进行深度漫谈。例如,首期节目从作家们“会读轻松的书吗”、作家们推荐的“枕边书”、伟大的短篇小说等多个角度,畅谈阅读何以让人们从紧张的状态中“离开”一下、休息片刻。

 

节目中,他们对名家、名篇、名句旁征博引,带着观众走进作家笔下富饶的心灵,感受文学之于生活的无声润泽:《鲁迅的饭局》里,可以看见热爱花雕酒、东北菜的文学大师的烟火日常;汪曾祺的《果蔬秋浓》,会让人枕着香甜的心情入睡;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中,每个片段都能勾起人们无限的回忆和遐想;艾丽丝·门罗的《逃离》,充满了对命运无常的摹写;詹姆斯·乔伊斯的《死者》,道出了对生命本质的体悟……

 

“阅读会打开我们的思维,让我们看到怎么获得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阅读能让一个读者的情绪随着人物的命运时笑、时哭,在笑和哭的过程中,把自己压抑已久的情绪释放出来”“别人的人生帮你反省自己的人生,这就是阅读带来的看不见的力量”“书籍就是给你智慧的,让你在更好理解了生活之后,更能理解别人,更加自洽地去过好自己的人生”……在分享阅读的过程中,有感而发的“书屋主理人”循循善诱,引导大家学会在生活中把阅读内化,因为阅读之于每个人的最大价值,就是获得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并能扛起生活的能力。

 

青年视角 品茗开卷

《我在岛屿读书》在助力全民阅读的过程中,尤为关注阅读对年轻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据近两年的相关阅读报告,在今天这个时代,年轻人普遍追求通过阅读来慰藉“精神内耗”,以及在走入新阶段、遇到新问题时,获得智者经验的传递和借鉴。同时,他们追求音视频阅读、社交化阅读、场景式阅读等更为新鲜的阅读方式。

 

自第一季亮相起,《我在岛屿读书》就收获了大量年轻粉丝。走上荧幕的文学大家们以生活纪实的方式传递文学的魅力,他们一次次亲切的交流,为年轻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熨帖心灵的人文体验。诸如他们的“建议年轻人多读经典”“和一本书的遇见需要时间”等观点,为许多年轻人打消了阅读中可能出现的羞耻感和障碍感。文学大家们的坦荡真诚,让大家更有信心和欲望去享受有文学相伴的日常。

 

为了进一步面向年轻人敞开心扉,《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大大提升了“青春含量”。叶子是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她的曾祖父是文学巨匠叶圣陶、祖父是叶至诚、父亲是叶兆言。叶子作为“80后”学者新秀加盟,和三位文学前辈一同常驻“书屋主理人”,她还带来由两名南京大学学生组成的小小的“研学团”,从年轻人的视角谈谈对阅读的感受,对作家的认识;在陆续到访的文学名家中,马伯庸、紫金陈、郑执、孙频、叶昕昀、武茳虹、焦典等“80后”“90后”乃至“95后”青年作家几乎占了一半的比重,这体现出节目希望和年轻人深度对话的热切。

 

枕浪听风,品茗开卷。初夏时节,《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把美的价值注入美的意境,以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质感,为荧屏吹来一股清新之气。

 

除署名外,文图均由《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节目组提供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
湾韵|悦读(2023年6月16日)
珠海特区报 2023-06-16 12:57
余华、苏童等文坛大家齐聚珠海东澳岛

“山海经书屋”飘出浓浓书香

□张映竹

 

海风翻卷书页,椰香伴着书香。在宜人的珠海东澳岛上,一间书屋吸引了众多观众与读者的目光。6月15日,由今日头条、江苏卫视联合出品,珠海万发集团协助拍摄的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第一卷播出。余华、苏童、程永新、叶子等知名作家来到远离喧嚣的东澳岛,用美景、好书和文坛老友构建起全新的阅读场景,唤醒更多人对经典阅读的向往。

 

作为节目中的“文艺栖息所”,与第一季紧靠大海的古朴书屋不同,本季的书屋位于崖壁之上,依山而建、四面环海,“有山有海”,余华、苏童形象地将它称作“山海经书屋”。书屋是由曾经的“倚山揽海驿站”改建而成,两层楼、简约风、落地窗,站在新书屋里,可以俯瞰大海。

 

驻足于此,作家们纷纷表达着对这里的喜爱之情——

 

余华:“这个地方很舒服,风吹着,哎呀,舒服。”

 

苏童:“不同的角度,会带给你不同的心境。”

 

叶子:“露台特别漂亮,一打开就是大海。”

 

在这间书屋里,他们与来自文艺界好友,以轻松愉悦的方式聊文坛往事,谈阅读、写作与生活的意义,而成为书屋后的倚山揽海驿站,不再只是歇息的地方,更是心灵休憩之所,还会收到读者寄来的包裹、信件,并作为休闲阅读中心对外开放。

 

随着节目镜头的转变,山海美景一一浮现。作家们在书屋读书、写字、交流,伴着柔柔海风、飒飒树声,沏一杯茗茶,与老友相聚,聊过去、聊现在、聊文学、聊彼此的交情与过往,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不仅给观众带去了文学的慰藉,也让多元立体、清新治愈的珠海文旅新形象通过节目得以传播。

 

“这档读书节目,更像一出大型文坛‘老友记’。”从第一季开始就持续关注节目的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学生梁同学说,“作家们一起聊天,然后在珠海的海岛上逛一逛,让我们透过镜头,感受语言与海岛的魅力,让我每一期都有新收获。”

 

据了解,接下来,莫言、阿来、王尧、陈继明、须一瓜、祝勇、马伯庸等作家也将陆续来到节目,作家们还将在东澳岛上的南沙湾沙滩举办阅读分享会、去“婚礼堂”的草坪来一场户外音乐下午茶、前往“蜜月山”开启植物发烧友之行、于宽广的海边上演一场绘声绘影的读演会……为观众打开一扇了解文坛大家的窗户。期待在珠海东澳岛发生更多与阅读有关的美好。

名家简介

余华

浙江海盐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委员会委员。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文城》《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第七天》等。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作家(2013年)、第二届中国欧洲杯体育投注网站的版权金奖(2018年)等。

 

苏童

原名童忠贵。江苏苏州人。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6年到江苏作家协会工作,先后任职《钟山》杂志编辑、专业创作组专业作家。2015年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任职。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篇小说集《妻妾成群》《红粉》、短篇小说集《夜间故事》、长篇小说《米》《我的帝王生涯》《河岸》《黄雀记》等。短篇小说《茨菰》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黄雀记》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程永新

上海人。1983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大学毕业后到《收获》杂志社工作,历任编辑、主编助理、副主编、副编审。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到处都在下雪》、散文随笔集《八三年出发》、话剧剧本《通向太阳之路》《我们这些人啊》、电影剧本《防风林》等,编著《中国新潮小说选》。话剧《通向太阳之路》获上海大学生会演优秀奖,报告文学《柔道孪生姐妹》获上海青年文学奖。

 

叶子

江苏南京人。现任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副秘书长、第十五届南京青年联合会委员。

沙滩上的夜读会气氛热烈。

 

东澳岛美丽的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开播

让文学走向生活和心灵

4名作家在“山海经书屋”分享读书经历。

 

每打开一本好书,都是一次与其他生命的神奇相遇。昨日,《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开播,余华、苏童、程永新、叶子等文坛老友新朋与观众一起以文学沟通心灵。

 

新一季节目的故事发生在珠海东澳岛。岛上的这座书屋被作家们取名为“山海经书屋”。首期节目,他们以“枕边书”为切入口,从汪曾祺的散文聊到苏童的短篇小说,为观众推荐了诸多适合睡前阅读的文学经典。

 

面朝大海 诗意阅读

作为读书类节目的一次文化服务创新尝试,《我在岛屿读书》用面朝大海的诗意阅读场景,塑造了一个令人向往的公共人文空间。

 

在文学的世界,“岛屿”囊括了辽阔与悠远、孤独与求索、希望与理想等诸多经典意象。“岛屿 读书”的场景设置,既为节目的内容叙事提供了天然的巨大张力,可立体投射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他人、人和自己的关系,又将阅读氛围化、轻松化、浪漫化,激发了人们对于“诗与远方”的美好想象。

 

《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选址珠海东澳岛。和上一季位于海南的分界洲岛相比,东澳岛面积更大,除了优美的自然环境外,更有渔村、遗迹等,人文气息较为浓郁。本季的书屋由一座驿站改造而来,风格现代、倚山揽海,超大的落地窗就像一个天然的取景框,目之所及皆是大美风光。在岛屿的这些天里,“书屋主理人”余华、苏童、程永新、叶子和陆续到访的文学好友们一起,与书屋为伴,在海风轻拂下阅读、欣赏书籍,于椰影婆娑处交流读书心得。

 

在第二季的首期节目中,“书屋主理人”为新书屋取名“山海经书屋”。在他们看来,《山海经》是百科全书式的写法,是集体创作的结晶,这很像书屋的状态,有非常多的作家朋友来来往往加入到讨论和分享的行列。如同《山海经》是一座充满想象力的宝藏一样,“山海经书屋”也希望用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陪伴观众一起看见更大的世界。

 

第一季《我在岛屿读书》播出后,观众纷纷以轻松、有趣、治愈这样的关键词评价节目。有观众提到,在此之前,总觉得阅读是件比较严肃的事情,没想到也可以这么令人自由舒展。本季节目,一群文学好友除了在书屋围读外,还将到沙滩举办阅读分享会,在夕阳下赏古典音乐,于爬山中开启植物发烧友之行,去海边上演活色生香的剧本读演会,又或是在乘车环岛游中感受身心的释放……

 

鲜明有别于碎片化、功利化、娱乐化的阅读,《我在岛屿读书》所倡导的是一种“慢阅读”的态度,节目试图帮助观众卸下浮躁,在慢下来的过程中,重新建立起与文学阅读的古老联系,去享受更为纯粹、丰盛和透彻的精神体验。

 

感受生活 理解生活

延续上一季的重磅阵容,在本季《我在岛屿读书》中,陪伴大家徜徉文学世界的嘉宾集群同样耀眼。余华、苏童、程永新三位老友和新朋叶子将贯穿全季,还有莫言、阿来、王尧、祝勇、须一瓜、陈继明、毛尖、马伯庸、紫金陈、郑执、孙频、叶昕昀、武茳虹、焦典等横跨老中青三代的文学名家将会到访。

 

作为最会讲故事的一群人,作家最擅长的,就是看待世事人生的犀利角度。他们用力透纸背的作品,引领人们去想象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我在岛屿读书》让他们从幕后走到台前,通过真诚质朴的对话交流,不仅将好的书目、好的阅读方式推荐给大众,也将他们对于作品的感悟、作家的解读、人生的思考融入其中。借由立体而深刻的对话关系,节目将偏个人化的阅读体验,推向无数的远方与无数的人们,带来辐射大众的思想交流和心灵碰撞。

 

第一季《我在岛屿读书》重点围绕为何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等基础议题展开,第二季再上层楼,主要围绕“读书的意义是什么”进行深度漫谈。例如,首期节目从作家们“会读轻松的书吗”、作家们推荐的“枕边书”、伟大的短篇小说等多个角度,畅谈阅读何以让人们从紧张的状态中“离开”一下、休息片刻。

 

节目中,他们对名家、名篇、名句旁征博引,带着观众走进作家笔下富饶的心灵,感受文学之于生活的无声润泽:《鲁迅的饭局》里,可以看见热爱花雕酒、东北菜的文学大师的烟火日常;汪曾祺的《果蔬秋浓》,会让人枕着香甜的心情入睡;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中,每个片段都能勾起人们无限的回忆和遐想;艾丽丝·门罗的《逃离》,充满了对命运无常的摹写;詹姆斯·乔伊斯的《死者》,道出了对生命本质的体悟……

 

“阅读会打开我们的思维,让我们看到怎么获得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阅读能让一个读者的情绪随着人物的命运时笑、时哭,在笑和哭的过程中,把自己压抑已久的情绪释放出来”“别人的人生帮你反省自己的人生,这就是阅读带来的看不见的力量”“书籍就是给你智慧的,让你在更好理解了生活之后,更能理解别人,更加自洽地去过好自己的人生”……在分享阅读的过程中,有感而发的“书屋主理人”循循善诱,引导大家学会在生活中把阅读内化,因为阅读之于每个人的最大价值,就是获得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并能扛起生活的能力。

 

青年视角 品茗开卷

《我在岛屿读书》在助力全民阅读的过程中,尤为关注阅读对年轻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据近两年的相关阅读报告,在今天这个时代,年轻人普遍追求通过阅读来慰藉“精神内耗”,以及在走入新阶段、遇到新问题时,获得智者经验的传递和借鉴。同时,他们追求音视频阅读、社交化阅读、场景式阅读等更为新鲜的阅读方式。

 

自第一季亮相起,《我在岛屿读书》就收获了大量年轻粉丝。走上荧幕的文学大家们以生活纪实的方式传递文学的魅力,他们一次次亲切的交流,为年轻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熨帖心灵的人文体验。诸如他们的“建议年轻人多读经典”“和一本书的遇见需要时间”等观点,为许多年轻人打消了阅读中可能出现的羞耻感和障碍感。文学大家们的坦荡真诚,让大家更有信心和欲望去享受有文学相伴的日常。

 

为了进一步面向年轻人敞开心扉,《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大大提升了“青春含量”。叶子是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她的曾祖父是文学巨匠叶圣陶、祖父是叶至诚、父亲是叶兆言。叶子作为“80后”学者新秀加盟,和三位文学前辈一同常驻“书屋主理人”,她还带来由两名南京大学学生组成的小小的“研学团”,从年轻人的视角谈谈对阅读的感受,对作家的认识;在陆续到访的文学名家中,马伯庸、紫金陈、郑执、孙频、叶昕昀、武茳虹、焦典等“80后”“90后”乃至“95后”青年作家几乎占了一半的比重,这体现出节目希望和年轻人深度对话的热切。

 

枕浪听风,品茗开卷。初夏时节,《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把美的价值注入美的意境,以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质感,为荧屏吹来一股清新之气。

 

除署名外,文图均由《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节目组提供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