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悦读(2023年6月9日)

千言万语 锦书难寄

——品读散文集《与父亲书》

□ 甘武进

 

“回到家,母亲呆坐在那间曾经盛满一家人欢笑而如今凌乱不堪的客厅里,所有的喧嚣被一道无形的玻璃罩隔离。她坐在父亲以前常坐的那排椅子上,双手抱胸,眼泪扑簌扑簌地从她凹陷的脸颊上滚落而下。”翻开《与父亲书》,作者的家庭世界全部出现在读者眼前,家长里短、父母弟妹、亲朋好友,作者用精炼而生动的文字娓娓道来,让人倍感亲切。

作者向迅曾获冰心儿童文学奖、孙犁散文奖等多种奖项。本书由《鼠患之年》《九月永存》《独角兽》《巴别塔》《时间城堡》《无名之辈》6部分构成。书中既有子女与父母辈的隔膜和嫌隙,也有难得的理解和认同,更有父亲对于儿女无私而深沉的爱,让一位朴素、热烈、有担当的农村父亲形象跃然纸上。

作者笔下的父亲既是3个孩子的父亲,也是母亲的丈夫、祖父母的孩子,还是养家之人。在孩子与妻子面前的父亲是暴躁易怒的,担起养家之责的父亲是坚强勇敢的,和外人交往的父亲是热情好客的,与病魔作斗争的父亲则是弱小无助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生境遇的变换,父亲的身份与性格也在不断变化。作者从细微处着手,不仅将父亲身份的复杂性刻画了出来,还捕捉到变化的细节与过程。

在《鼠患之年》中,读者仿若来到了马尔克斯笔下一直下雨的城镇马孔多。“雨下了七天七夜,仍没有停歇的迹象。”在极度饥饿的年代,在雨水浸泡的潮湿世界里,各类蛇虫鼠蚁与土豆、玉米一起构成匍匐在大地上的众生相,大人们为了生存脸上布满了怒容。在孩子眼中,父亲眼神里爬满了蚯蚓,生气的时候会像一头狮子般怒目而视。这是一位典型的不善于与孩子交流的父亲,他高大、果敢,却充满了距离感。

是什么时候这个高大威猛、能徒手抓蛇的父亲变得温柔起来?远离家乡务工的父亲给子女写下平时根本不会说的语句,然后穿越绵延山冈郑重地投出信件,这是父亲为敞开心扉与子女进行沟通而付出的努力。“父亲曾给我写过许多封信。我据此知道他正在哪里谋生。写信的父亲就像是换了一副嗓子、一个性格、一张面孔,和颜悦色地对我说许多平日听不到的话。”孩子们告别了大山,来到了繁华的都市,本以为一切都会随之好转,父亲也可以安享晚年,但父亲的重病让一切重回原点。

在《九月永存》与《独角兽》中,父亲性格顽固、脾气暴躁,勉力维持着全家的生计却两次摔断了腿,丧失劳动力,父亲是“我”幼时不敢亲近的对象。如今,父亲老了、病了,胆怯了、软弱了。“病痛和死亡的恐惧击溃了父亲,我也终于离真实的父亲更近了一些。”处于病中的父亲再也没有什么可以为其他人做的,只有默默地接受着他们关心和爱护。他默认了自己的命运。当然,也可以这样理解:在他对生命彻底绝望之前,他就选择了原谅“我们”。“这既是自己内心的平静,也是让身边的人有更多的机会来接受这一现实。”

如今,父亲的墓地褪尽颜色,春夏芳草萋萋,秋冬一派萧索。“我担心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对父亲的记忆会越来越模糊。我要通过书写的方式,让父亲活着,让他逐渐模糊的形象重新变得清晰起来。这既是我理解父亲的方式,也是我怀念父亲的方式。”此书让读者看到了作为普通人的父亲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其间包含的殷切之情令人动容:如果我们还幸运地拥有父亲,给他一个拥抱吧,像我们数年前临行时那样。

承载生命幸福的列车

——读散文集《时光里的慢火车》有感

□ 朱宜尧

 

上世纪90年代,我在外地求学,来回乘坐绿皮火车,因为旅途遥远且劳累,一行几个同学在硬座下铺张报纸休息、睡觉。很多年过去了,如今读徐亚娟的散文集《时光里的慢火车》,再次勾起那些温暖的回忆。

这本散文集所叙时间跨度达30年之久,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作家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来编排全书,而是归纳为4辑50篇文章,有工友间的难忘往事,有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有亲情相伴的人生旅程,更有依恋故乡的别样情怀。《时光里的慢火车》像是作家精心准备的传记,她的成长在一篇篇美文中拼接出生命的厚度与温度。

这列满载“情爱”的慢火车驶离了故乡,驶离了那个叫刘马架屯的小站,经过宾县小站,到达了冰城哈尔滨站。尽管到达了目的地,但作家的内心对过去的事物一直念兹在兹。她的文字深情而舒缓,读者的思绪很容易飘回自己熟知的故乡。和作家有着相似求学经历的我阅读时有一种强烈的代入感,常常读着读着便泪眼婆娑。

作家从刘马架屯到位于包头的学校有数千公里的路程,对于旅途中的她来说,火车就是移动的房子和温馨的家,她在房子里阅读书籍、畅想未来。她读了很多的书,也认识了很多的人,时光就这样悄悄过去,30年光阴如弹指一挥间。

作家善于捕捉平凡生活中动人的细节,用真情打动读者。那个移动的家、诗意的站台上演了无数聚散离合,这些都被作家记录在文字里。在这些故事中,有时候我们是主角,有时候我们是看客。

作家对于故乡有着非常的体悟。在她看来,故乡就是给她能量的热土,不仅仅生养了自己,只要心烦意乱或是精神受困时,她都要踏上那片热土。这里让她找到来时的路,使她回归自然和本心,像能一次次补充身心能量的蓄电池。“再次回到城市,所有的困扰都迎刃而解,再触目惊心的事件与环境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

作家在一次次往返间有了真切的体悟。“我们热爱故乡,依靠故乡,我们所有的成绩都来自故乡,而这趟生命的历程中第一站就是故乡,有多少人最后一站又回到故乡呢?”作家自称跟火车打了一辈子交道,见证了火车的成长与变迁,也是祖国美好的见证人。她的文字里满满都是对时代变迁的记录与感慨,其早期围绕工友的文字更让人有一种朋友间闲话家常的亲切感觉。

如果你也喜欢火车,不妨跟随作家乘坐这趟慢火车,走进她笔下遥远而神秘的虎尔虎拉站,走进她为读者准备好的“刘马架屯的下午茶”,那里有好多你想听到的事、想见的人。原来这趟慢火车里风景如画。

 

守住繁华守住心

——《瓦尔登湖》里的精神家园

□ 钟春鹏

 

“每一个人的生命中,都应当有一泓瓦尔登湖。”翻开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扉页这句话扣动了我的心弦。

《瓦尔登湖》写的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两年的所见、所闻和所思,记录了梭罗内心的渴望、冲突、失望和自我调整。此书语言生动,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恒主题,极具审美价值,也被誉为“人与自然和美共存的赞歌”,为人们找到心灵的归宿提供了可能。

常言道“心静自然凉”,我说“心静自然清”。清楚前路,才懂得与心灵对话。我无意鼓吹那种幽居胜地的别样风情,更不是动员人们逃避现实归隐南田、与世隔绝。只是觉得,在繁华的都市,学习梭罗一样静心探寻生活的真谛、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大问题十分有必要。

我在广州上大学时,是极少能看到星星的,当朋友圈狂刷“仰望星空”时,我想到的不是理想信念,而是能看见一颗明星或一泓清水。城市文明带来富丽堂皇,也让人们与一些东西渐行渐远,比如清新的空气、洁净的雨滴、原生态的鸟鸣……还有沉静的心境。

我曾站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看着匆匆来往的人群,有的低头看着手机,有的满眼迷离与我擦肩而过。大自然给予我们空气、土地、雨露、长河等一切赖以生存的物质,我们既为万物之灵长,是不是应该有所觉醒?

身处繁华之中,守住恬静的心灵显得格外珍贵。如若心中有一泓瓦尔登湖,心如明镜,便能拥有“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秉性和前进的勇气。踏南天,碎凌霄,人生一路艰难的时刻不在少数,结伴而行也好,离群索居也罢,始终摆脱不了“灵魂只能独行”的事实,生活本不需要注视别人的脸和探视别人的心灵,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坚守不住内心,势必会成为时光的碎片,随波逐流,沉溺迷茫而不能自拔。

心不守静,自然不能像梭罗那样闲适独处,更难找到自己灵魂的朝圣路,难免沦落到“我们的日子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我们的脑袋是满的,心却是空的”的境地。随心而行,才能抵制诱惑,活出豁达的姿态。生活中很多迷茫的人是“想要的太多,付出的太少”,所谓欲壑难填,与利益相关的一切成为了生活的累赘。名利心过重的人,极难为一月融雪、四月阵雨、六月荷花而动心。

我们是时光湍流中的一块小帆板,有自己的方向和速度十分重要。拥有旷达的人生态度,下雨不能出门,却能看到蒙蒙细雨滋润了豆子地,看到沐浴的青草。有时生活就像深层阅读,要有清晰的头脑,更需要沉静的心。想象一下“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生活,还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风光,还有吹皱的绿波、夜莺的啭鸣,有摇曳多姿的杨柳枝、四处游荡的狐狸和兔子……自然多美,美得醉不可言,美得让人悸动。阅读的境界在于从中感到自然的馈赠。

在现代文明高歌猛进的当下,《瓦尔登湖》如同一面旗帜,飘扬在时代洪流之上,引导我们重返精神家园。

暑天好读书

□ 王南海

酷暑难耐,缩在有空调的小屋子里,一把躺椅、一本书,便是难得的享受。

手捧一本《浮生六记》,我认识了林语堂先生盛赞的女人芸娘,鲁迅先生也曾赞她道:“虽非西施面目,并且前齿微露,我却觉得是中国第一美人。”芸娘是个可爱的女人。她热爱读书,学习刺绣,还曾写过“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精美诗句。

最妙的是描写沈复与芸娘在沧浪亭消暑的故事:六月夏季,天气炎热,沈复与芸娘一同到沧浪亭消暑。“芸娘因暑罢绣,终日伴余课书论古,品月评花而已。芸不善饮,强之可三杯,教以射覆为令。自成为人间至乐,无过于此矣。”我的眼前仿佛也出现他们夫妻二人在沧浪亭吟诗作画的场景。古往今来,有趣的灵魂总是散发美丽的光芒。

夏日炎热,虽身在小屋,心却是自由鸟。我喜欢读三毛的散文集,梦想着有一天也可以走过万水千山。在《哭泣的骆驼》中,三毛写两个人的日常,读来颇为有趣。原文如是说,结婚以前大胡子问过我一句很奇怪的话:“你要一个赚多少钱的丈夫?”我说:“看得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亿万富翁也嫁。”“说来说去,你总想嫁有钱的。”“也有例外的时候。”我叹了口气。“如果跟我呢?”他很自然地问。“那只要吃得饱的钱也算了。”他思索了一下,又问:“你吃得多吗?”我十分小心地回答:“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读这本书,我感觉颇有趣味,似乎在告诉我们一种婚姻观,有钱固然是一件好事,如果那个人有钱又合适,那固然是人生幸事。三毛选择了荷西,那个人也许并不富有,却可以陪伴她在撒哈拉沙漠上寻找喜欢的东西,可以陪着她去探险。而三毛也会开车三个小时去接荷西下班。两个人很相爱,因为爱,使三毛迸发出创作激情,写下那么多幽默风趣的文字。开卷有益,读着,思索着,似乎灵魂也散发出香气来。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同一个高尚者对话。”炎炎夏日,尽管我独自与书相对,但精神丰盈。偶尔凝望窗外,绿野无边,内心顿时感觉到一阵阵清凉。


明代“高考”直击

——《徐显卿宦迹图·棘院秉衡》中的古代科举考场

□ 郑学富

明代画家余士和吴钺共同绘制的图册《徐显卿宦迹图》记录了明代万历年间吏部右侍郎徐显卿的为官业绩,现存26开,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其中第11开为《棘院秉衡》。棘院即古代开科取士的地方贡院,因贡院用荆棘遍置围墙而得名。秉衡是秉公无私的意思。此图表现了徐显卿主持科举考试之事,从中可以看出古代科举考场是什么样的。

北京贡院为全国会试的考场,建于永乐十三年(1415)。早期贡院很简陋,学子考试、吃住的场所称为“号舍”,是用木板和芦席搭建的棚子。会试“春闱”的时间一般在农历二月,时间为9天3场,每场3天。万历二年(1574)三月,首辅大学士张居正对贡院进行改扩建,次年九月建成。改建后的贡院面积扩大了,建筑布局严谨,墙垣高耸,公堂、衙署高大森严,四周各建角楼以备监考瞭望之用。《棘院秉衡》所绘即是这次改建后的贡院情景。

徐显卿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万历二年(1574)作为同考官参与会试校阅试卷;万历十一年(1583)再次参与会试校阅试卷;同年秋,作为主考官主持会试,《棘院秉衡》描绘的即是此次主持科考。画面所绘场景是贡院的主体建筑,前面尚有两重大门:外面的大门分左、中、右三路,立牌坊三座,左为“虞门”,右为“周俊”,中为“天下文明”。牌坊后又建两座门,每座两侧都配有小厅,用来稽查进出人员,靠右一侧的大门为考生进出之门,称作“龙门”,取“鲤鱼跃龙门”之意,考生进贡院大门时,要进行严格搜身,以防考生身上藏有“夹带”。

图中贡院内的官衙房屋排列整齐,树木葱葱郁郁,晨雾笼罩,应是天刚蒙蒙亮。考生、监考、考官各就其位,考场肃穆,整个画面一片静谧。甬道最前正中是明远楼,为三重檐建筑,歇山十字形屋脊,楼下四隅各开券门,楼上彩旗飘展,四边站有监考官、巡查官,登临眺望,严防考生作弊。甬道两旁是一排排号舍,为砖瓦结构,考生坐在其间,正苦思冥想作文。明远楼后中部是至公堂,为尖山式悬山屋顶,前出抱厦五间,室内端坐者为监考官,两侧有东、西大库。再后一进院落,正厅为聚奎堂,这是主考官所居之地,其中身着红色官服者为徐显卿,旁有侍者站立。两侧有几个院落在绿树掩映之下,是同考官、内监试、内掌卷等“内帘官”办公居住的场所。

宦迹图是古代官僚事迹的真实写照,从中可以窥见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典封礼仪、宗教哲学、民俗艺术、伦理道德等的细节。明清时期的宦迹图一般都是官员在功成名就或致仕后邀请画家创作,目的是为了记录本人奋斗的足迹和取得的功绩,以激励教育子孙后代。在创作上要求画家要有一定的写真技巧,追求事件环境的真实性和人物形象的逼真、神似。《棘院秉衡》记录了北京贡院科举考试一幕,让数百年后的我们能够重回明代“高考”现场。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帅云
湾韵|悦读(2023年6月9日)
珠海特区报 2023-06-09 11:29

千言万语 锦书难寄

——品读散文集《与父亲书》

□ 甘武进

 

“回到家,母亲呆坐在那间曾经盛满一家人欢笑而如今凌乱不堪的客厅里,所有的喧嚣被一道无形的玻璃罩隔离。她坐在父亲以前常坐的那排椅子上,双手抱胸,眼泪扑簌扑簌地从她凹陷的脸颊上滚落而下。”翻开《与父亲书》,作者的家庭世界全部出现在读者眼前,家长里短、父母弟妹、亲朋好友,作者用精炼而生动的文字娓娓道来,让人倍感亲切。

作者向迅曾获冰心儿童文学奖、孙犁散文奖等多种奖项。本书由《鼠患之年》《九月永存》《独角兽》《巴别塔》《时间城堡》《无名之辈》6部分构成。书中既有子女与父母辈的隔膜和嫌隙,也有难得的理解和认同,更有父亲对于儿女无私而深沉的爱,让一位朴素、热烈、有担当的农村父亲形象跃然纸上。

作者笔下的父亲既是3个孩子的父亲,也是母亲的丈夫、祖父母的孩子,还是养家之人。在孩子与妻子面前的父亲是暴躁易怒的,担起养家之责的父亲是坚强勇敢的,和外人交往的父亲是热情好客的,与病魔作斗争的父亲则是弱小无助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生境遇的变换,父亲的身份与性格也在不断变化。作者从细微处着手,不仅将父亲身份的复杂性刻画了出来,还捕捉到变化的细节与过程。

在《鼠患之年》中,读者仿若来到了马尔克斯笔下一直下雨的城镇马孔多。“雨下了七天七夜,仍没有停歇的迹象。”在极度饥饿的年代,在雨水浸泡的潮湿世界里,各类蛇虫鼠蚁与土豆、玉米一起构成匍匐在大地上的众生相,大人们为了生存脸上布满了怒容。在孩子眼中,父亲眼神里爬满了蚯蚓,生气的时候会像一头狮子般怒目而视。这是一位典型的不善于与孩子交流的父亲,他高大、果敢,却充满了距离感。

是什么时候这个高大威猛、能徒手抓蛇的父亲变得温柔起来?远离家乡务工的父亲给子女写下平时根本不会说的语句,然后穿越绵延山冈郑重地投出信件,这是父亲为敞开心扉与子女进行沟通而付出的努力。“父亲曾给我写过许多封信。我据此知道他正在哪里谋生。写信的父亲就像是换了一副嗓子、一个性格、一张面孔,和颜悦色地对我说许多平日听不到的话。”孩子们告别了大山,来到了繁华的都市,本以为一切都会随之好转,父亲也可以安享晚年,但父亲的重病让一切重回原点。

在《九月永存》与《独角兽》中,父亲性格顽固、脾气暴躁,勉力维持着全家的生计却两次摔断了腿,丧失劳动力,父亲是“我”幼时不敢亲近的对象。如今,父亲老了、病了,胆怯了、软弱了。“病痛和死亡的恐惧击溃了父亲,我也终于离真实的父亲更近了一些。”处于病中的父亲再也没有什么可以为其他人做的,只有默默地接受着他们关心和爱护。他默认了自己的命运。当然,也可以这样理解:在他对生命彻底绝望之前,他就选择了原谅“我们”。“这既是自己内心的平静,也是让身边的人有更多的机会来接受这一现实。”

如今,父亲的墓地褪尽颜色,春夏芳草萋萋,秋冬一派萧索。“我担心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对父亲的记忆会越来越模糊。我要通过书写的方式,让父亲活着,让他逐渐模糊的形象重新变得清晰起来。这既是我理解父亲的方式,也是我怀念父亲的方式。”此书让读者看到了作为普通人的父亲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其间包含的殷切之情令人动容:如果我们还幸运地拥有父亲,给他一个拥抱吧,像我们数年前临行时那样。

承载生命幸福的列车

——读散文集《时光里的慢火车》有感

□ 朱宜尧

 

上世纪90年代,我在外地求学,来回乘坐绿皮火车,因为旅途遥远且劳累,一行几个同学在硬座下铺张报纸休息、睡觉。很多年过去了,如今读徐亚娟的散文集《时光里的慢火车》,再次勾起那些温暖的回忆。

这本散文集所叙时间跨度达30年之久,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作家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来编排全书,而是归纳为4辑50篇文章,有工友间的难忘往事,有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有亲情相伴的人生旅程,更有依恋故乡的别样情怀。《时光里的慢火车》像是作家精心准备的传记,她的成长在一篇篇美文中拼接出生命的厚度与温度。

这列满载“情爱”的慢火车驶离了故乡,驶离了那个叫刘马架屯的小站,经过宾县小站,到达了冰城哈尔滨站。尽管到达了目的地,但作家的内心对过去的事物一直念兹在兹。她的文字深情而舒缓,读者的思绪很容易飘回自己熟知的故乡。和作家有着相似求学经历的我阅读时有一种强烈的代入感,常常读着读着便泪眼婆娑。

作家从刘马架屯到位于包头的学校有数千公里的路程,对于旅途中的她来说,火车就是移动的房子和温馨的家,她在房子里阅读书籍、畅想未来。她读了很多的书,也认识了很多的人,时光就这样悄悄过去,30年光阴如弹指一挥间。

作家善于捕捉平凡生活中动人的细节,用真情打动读者。那个移动的家、诗意的站台上演了无数聚散离合,这些都被作家记录在文字里。在这些故事中,有时候我们是主角,有时候我们是看客。

作家对于故乡有着非常的体悟。在她看来,故乡就是给她能量的热土,不仅仅生养了自己,只要心烦意乱或是精神受困时,她都要踏上那片热土。这里让她找到来时的路,使她回归自然和本心,像能一次次补充身心能量的蓄电池。“再次回到城市,所有的困扰都迎刃而解,再触目惊心的事件与环境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

作家在一次次往返间有了真切的体悟。“我们热爱故乡,依靠故乡,我们所有的成绩都来自故乡,而这趟生命的历程中第一站就是故乡,有多少人最后一站又回到故乡呢?”作家自称跟火车打了一辈子交道,见证了火车的成长与变迁,也是祖国美好的见证人。她的文字里满满都是对时代变迁的记录与感慨,其早期围绕工友的文字更让人有一种朋友间闲话家常的亲切感觉。

如果你也喜欢火车,不妨跟随作家乘坐这趟慢火车,走进她笔下遥远而神秘的虎尔虎拉站,走进她为读者准备好的“刘马架屯的下午茶”,那里有好多你想听到的事、想见的人。原来这趟慢火车里风景如画。

 

守住繁华守住心

——《瓦尔登湖》里的精神家园

□ 钟春鹏

 

“每一个人的生命中,都应当有一泓瓦尔登湖。”翻开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扉页这句话扣动了我的心弦。

《瓦尔登湖》写的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两年的所见、所闻和所思,记录了梭罗内心的渴望、冲突、失望和自我调整。此书语言生动,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恒主题,极具审美价值,也被誉为“人与自然和美共存的赞歌”,为人们找到心灵的归宿提供了可能。

常言道“心静自然凉”,我说“心静自然清”。清楚前路,才懂得与心灵对话。我无意鼓吹那种幽居胜地的别样风情,更不是动员人们逃避现实归隐南田、与世隔绝。只是觉得,在繁华的都市,学习梭罗一样静心探寻生活的真谛、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大问题十分有必要。

我在广州上大学时,是极少能看到星星的,当朋友圈狂刷“仰望星空”时,我想到的不是理想信念,而是能看见一颗明星或一泓清水。城市文明带来富丽堂皇,也让人们与一些东西渐行渐远,比如清新的空气、洁净的雨滴、原生态的鸟鸣……还有沉静的心境。

我曾站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看着匆匆来往的人群,有的低头看着手机,有的满眼迷离与我擦肩而过。大自然给予我们空气、土地、雨露、长河等一切赖以生存的物质,我们既为万物之灵长,是不是应该有所觉醒?

身处繁华之中,守住恬静的心灵显得格外珍贵。如若心中有一泓瓦尔登湖,心如明镜,便能拥有“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秉性和前进的勇气。踏南天,碎凌霄,人生一路艰难的时刻不在少数,结伴而行也好,离群索居也罢,始终摆脱不了“灵魂只能独行”的事实,生活本不需要注视别人的脸和探视别人的心灵,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坚守不住内心,势必会成为时光的碎片,随波逐流,沉溺迷茫而不能自拔。

心不守静,自然不能像梭罗那样闲适独处,更难找到自己灵魂的朝圣路,难免沦落到“我们的日子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我们的脑袋是满的,心却是空的”的境地。随心而行,才能抵制诱惑,活出豁达的姿态。生活中很多迷茫的人是“想要的太多,付出的太少”,所谓欲壑难填,与利益相关的一切成为了生活的累赘。名利心过重的人,极难为一月融雪、四月阵雨、六月荷花而动心。

我们是时光湍流中的一块小帆板,有自己的方向和速度十分重要。拥有旷达的人生态度,下雨不能出门,却能看到蒙蒙细雨滋润了豆子地,看到沐浴的青草。有时生活就像深层阅读,要有清晰的头脑,更需要沉静的心。想象一下“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生活,还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风光,还有吹皱的绿波、夜莺的啭鸣,有摇曳多姿的杨柳枝、四处游荡的狐狸和兔子……自然多美,美得醉不可言,美得让人悸动。阅读的境界在于从中感到自然的馈赠。

在现代文明高歌猛进的当下,《瓦尔登湖》如同一面旗帜,飘扬在时代洪流之上,引导我们重返精神家园。

暑天好读书

□ 王南海

酷暑难耐,缩在有空调的小屋子里,一把躺椅、一本书,便是难得的享受。

手捧一本《浮生六记》,我认识了林语堂先生盛赞的女人芸娘,鲁迅先生也曾赞她道:“虽非西施面目,并且前齿微露,我却觉得是中国第一美人。”芸娘是个可爱的女人。她热爱读书,学习刺绣,还曾写过“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精美诗句。

最妙的是描写沈复与芸娘在沧浪亭消暑的故事:六月夏季,天气炎热,沈复与芸娘一同到沧浪亭消暑。“芸娘因暑罢绣,终日伴余课书论古,品月评花而已。芸不善饮,强之可三杯,教以射覆为令。自成为人间至乐,无过于此矣。”我的眼前仿佛也出现他们夫妻二人在沧浪亭吟诗作画的场景。古往今来,有趣的灵魂总是散发美丽的光芒。

夏日炎热,虽身在小屋,心却是自由鸟。我喜欢读三毛的散文集,梦想着有一天也可以走过万水千山。在《哭泣的骆驼》中,三毛写两个人的日常,读来颇为有趣。原文如是说,结婚以前大胡子问过我一句很奇怪的话:“你要一个赚多少钱的丈夫?”我说:“看得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亿万富翁也嫁。”“说来说去,你总想嫁有钱的。”“也有例外的时候。”我叹了口气。“如果跟我呢?”他很自然地问。“那只要吃得饱的钱也算了。”他思索了一下,又问:“你吃得多吗?”我十分小心地回答:“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读这本书,我感觉颇有趣味,似乎在告诉我们一种婚姻观,有钱固然是一件好事,如果那个人有钱又合适,那固然是人生幸事。三毛选择了荷西,那个人也许并不富有,却可以陪伴她在撒哈拉沙漠上寻找喜欢的东西,可以陪着她去探险。而三毛也会开车三个小时去接荷西下班。两个人很相爱,因为爱,使三毛迸发出创作激情,写下那么多幽默风趣的文字。开卷有益,读着,思索着,似乎灵魂也散发出香气来。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同一个高尚者对话。”炎炎夏日,尽管我独自与书相对,但精神丰盈。偶尔凝望窗外,绿野无边,内心顿时感觉到一阵阵清凉。


明代“高考”直击

——《徐显卿宦迹图·棘院秉衡》中的古代科举考场

□ 郑学富

明代画家余士和吴钺共同绘制的图册《徐显卿宦迹图》记录了明代万历年间吏部右侍郎徐显卿的为官业绩,现存26开,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其中第11开为《棘院秉衡》。棘院即古代开科取士的地方贡院,因贡院用荆棘遍置围墙而得名。秉衡是秉公无私的意思。此图表现了徐显卿主持科举考试之事,从中可以看出古代科举考场是什么样的。

北京贡院为全国会试的考场,建于永乐十三年(1415)。早期贡院很简陋,学子考试、吃住的场所称为“号舍”,是用木板和芦席搭建的棚子。会试“春闱”的时间一般在农历二月,时间为9天3场,每场3天。万历二年(1574)三月,首辅大学士张居正对贡院进行改扩建,次年九月建成。改建后的贡院面积扩大了,建筑布局严谨,墙垣高耸,公堂、衙署高大森严,四周各建角楼以备监考瞭望之用。《棘院秉衡》所绘即是这次改建后的贡院情景。

徐显卿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万历二年(1574)作为同考官参与会试校阅试卷;万历十一年(1583)再次参与会试校阅试卷;同年秋,作为主考官主持会试,《棘院秉衡》描绘的即是此次主持科考。画面所绘场景是贡院的主体建筑,前面尚有两重大门:外面的大门分左、中、右三路,立牌坊三座,左为“虞门”,右为“周俊”,中为“天下文明”。牌坊后又建两座门,每座两侧都配有小厅,用来稽查进出人员,靠右一侧的大门为考生进出之门,称作“龙门”,取“鲤鱼跃龙门”之意,考生进贡院大门时,要进行严格搜身,以防考生身上藏有“夹带”。

图中贡院内的官衙房屋排列整齐,树木葱葱郁郁,晨雾笼罩,应是天刚蒙蒙亮。考生、监考、考官各就其位,考场肃穆,整个画面一片静谧。甬道最前正中是明远楼,为三重檐建筑,歇山十字形屋脊,楼下四隅各开券门,楼上彩旗飘展,四边站有监考官、巡查官,登临眺望,严防考生作弊。甬道两旁是一排排号舍,为砖瓦结构,考生坐在其间,正苦思冥想作文。明远楼后中部是至公堂,为尖山式悬山屋顶,前出抱厦五间,室内端坐者为监考官,两侧有东、西大库。再后一进院落,正厅为聚奎堂,这是主考官所居之地,其中身着红色官服者为徐显卿,旁有侍者站立。两侧有几个院落在绿树掩映之下,是同考官、内监试、内掌卷等“内帘官”办公居住的场所。

宦迹图是古代官僚事迹的真实写照,从中可以窥见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典封礼仪、宗教哲学、民俗艺术、伦理道德等的细节。明清时期的宦迹图一般都是官员在功成名就或致仕后邀请画家创作,目的是为了记录本人奋斗的足迹和取得的功绩,以激励教育子孙后代。在创作上要求画家要有一定的写真技巧,追求事件环境的真实性和人物形象的逼真、神似。《棘院秉衡》记录了北京贡院科举考试一幕,让数百年后的我们能够重回明代“高考”现场。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