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亚伟
珠海传媒集团 刘轶男 摄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则短视频《如今才明白,语文课本里都是人生滋味》。视频中列举了几篇经典课文:鲁迅先生的《社戏》中写道:“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句话表达的况味,当初并未理解,直到多年后重遇这句话,才恍然明白其中滋味。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当年读的时候觉得平平无奇,多年后重读忍不住泪湿衣衫。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人到中年的我,时常会有这种感觉。少年时代,很多东西根本理解不了。那时候我们天真地幸福着,正如今天的孩子也在天真地幸福着。我们都在时光的洪流裹挟之下向前走着,不知不觉间就走到了岁月深处。人这辈子,一般长不过百年。百年只是光阴一瞬,而相对于个体的生命来说,已经足够漫长了,漫长得我们常用“漫漫人生”来形容。漫漫人生,每个人都要尝尽人生的种种滋味。金庸小说中,生活在古墓中的小龙女尚且尝尽了世上的爱恨情仇,我们这些一直在俗世中摸爬滚打的人更躲不开人生的任何一种滋味。
记得多年前,有一部电视剧叫《渴望》,里面有一首主题曲这样唱:“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悲欢离合都曾经有过……”那时候我根本不懂什么叫悲欢离合,只觉得这个词忧伤深沉,强说愁的年纪听起来很有味道。连同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都觉得是用来说“人生”这类宏大字眼的。随后,我由少年到青年,由青年到中年,由中年走向老年。与此同时,我的人生角色也成了多重的。少年时我只是个孩子,后来我成了妻子、母亲,我还是别人的朋友、同事,我还做了很多种工作。当然,我是父母的女儿这个角色一直未变,但少年时是被宠着的宝贝,如今成了年迈父母的依靠。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样多重而复杂的网中挣扎着生存,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件件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事。生活一直是动态的,我们就像在一个滚动的球上面行走,跌倒、摔伤、迷失方向、南辕北辙之类的事必然会发生,所以人生在世的所有滋味,我们都逃不脱。人生越走越长,经历越来越多。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这些成了寻常事。
再次听到“悲欢离合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歌词,不由潸然泪下——我们终究成了曲中人!
初闻不知曲中意,浅尝的滋味是轻淡和轻快的。那时我们连皮毛都不懂,如今却有了深入骨髓的彻悟。“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这样的结果,是得到还是失去?我们失去了少年时的单纯快乐,得到了对生命深层次的领悟。但这种领悟,带着几分伤感和无奈,带着几分惆怅和失落。我想是不是可以这样概括一下:少年听歌听的是调,中年听歌听的是词,老年听歌听的是意。最终我们与所听的歌,融为一体。我们终将成为曲中人,生命中那些幽微而深刻的悲与伤、哀与痛、喜与乐,人人都要体验到。
人生有千百种滋味,我们都要像神农尝百草般一一尝过。生命的原野上,蓬勃着不容易辨识的百草,我们一直在寻找着痛苦和悲伤的解药,也一直尝试着品尝到快乐和幸福的神药。人生终了,我们方才明白,世上根本没有什么解药和神药,品尝的过程即是人生。
有一天,我坐在阳台上朗读朱自清先生的《匆匆》。轻风淡淡地飘进窗子,我读:“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忽然,我的心“咯噔”了一下,强烈的共鸣让我有种眼泪往上涌的感觉……
□ 李秀芹
多年以前,我们这里的超市还不卖蔬果,小镇上也无专门卖水果的店铺,夏天想吃西瓜了,都是从下乡吆喝叫卖的小贩手里买。小贩不是天天串乡卖,有时五六天来一个,有时十多天来一个,所以我们买西瓜一次都买好几个。
那时大家都不知道催红剂,西瓜熟了就是熟了,不熟就是不熟。我不会挑西瓜,买西瓜时,全靠对西瓜贩子“望闻问切”,问小贩:“西瓜熟不熟,甜不甜,沙瓤不?”西瓜贩子一脸正气地回答:“保熟、保甜,不熟不要钱。”
得到小贩再三肯定,并当场取一个西瓜,切开一个三角,品尝一下,确定是熟瓜后,便成交了。
但一个瓜熟了,不代表买的所有西瓜都熟,待到吃西瓜时,一蛇皮袋西瓜里,运气好了,里面有几个脆沙瓤的西瓜,运气不好,里面也有不熟的西瓜,切开后籽儿和瓤都是白色的,口感还不如黄瓜,大呼上当。有的瓜贩隔几天会再来,再来时找他退了,虽然经济上损失不大,但心理上伤害不小,毕竟一连好几天守着一堆不熟的西瓜,实现不了“吃西瓜自由”,炎热的夏季,谁不心烦呢?再说,有时还上了小贩的当,他若再也不来了,“黄瓜”西瓜也得自家人消灭。
同事张老师会挑瓜,他家原来是瓜农,他选西瓜可谓是童子功。他会给西瓜“相面” ,左看右看后,用手指敲一下西瓜皮,便可挑到熟瓜。一次,有一卖西瓜的小贩在我们学校门口吆喝,张老师领着我们去挑瓜,他拿起一个西瓜,左右看过后,用手拍了拍,听了一下声音,然后说:“熟了,但不是沙瓤的。”卖瓜的小贩当场切开一看,果然如张老师所言。
张老师又挑了一个西瓜,看了看后,说:“这个是脆沙瓤。”切开一看,他又说对了。
我们也向张老师请教过挑瓜的技巧,他说的那些技巧我们都知道,并未有独门方法,但我们就是掌握不好,就像练习太极拳一样,我们会的是花架子,而张老师会的是内功。
用“花架子”挑瓜还不如直接让卖瓜的小贩给选,若回家切开发现不熟,还可理直气壮找他算账,若是自己挑挑选选,一通操作猛如虎,吃时发现不熟,再找卖瓜人,感觉自己都理短似的。
我儿子高考前,我请张老师给我买一蛇皮袋西瓜,伺候考生的瓜,必须保熟,否则让儿子吃个生瓜,不仅不能消暑,还影响了考试心情。
张老师跑到城里瓜摊给我们买了一袋子西瓜,当场切开了一个,果然脆沙瓤,临走,张老师嘱咐我,若切开有不熟的,告诉他一声,他知道哪家瓜摊,他去退货,再换一个熟瓜回来。
儿子高考前一天,张老师用自行车驮着一蛇皮袋西瓜来了,说这是他老家亲戚种的瓜,送我们几个尝尝。
两袋西瓜吃完了,更加佩服张老师挑瓜的本领了,全熟全甜,全部是脆沙瓤的瓜。
一次,张老师的女儿来我家玩,我称赞她爸挑瓜的技术,她笑着说,她爸挑瓜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当年我儿子高考托他买的西瓜,其实不是他从城里瓜摊上买的,是他专门回了趟老家,从老乡瓜地买的瓜,为了选到好瓜,他请村里几位老瓜农筛选了好几次,选了三蛇皮袋瓜,两袋给了我家,剩下一袋留他家里,等着给我换瓜。
因为是“高考瓜”,张老师不敢大意。
这瓜吃的,除了甜,心里还冒出了感动。
不屈的生命
李海波 摄
□ 王晓燕
珠海传媒集团 刘轶男 摄
到了五月,便想起家乡的桑果子与洋孟子来,想得直流口水。桑果子就是桑葚。水果店里的桑葚盛放在精美的果盒里,一颗颗乌紫的蚕蛹状的小果子,很显贵气,价格也不菲。买来一尝,却常常是一股稀释了的糖水味,和家乡的桑果差得太远,更别提洋孟子了。
儿时,村里到处都有桑树。沟渠田埂边长着一些矮小的桑树,农家后院和杂树林里的桑树则是绿盖如云。“绕屋遍桑麻”“鸡鸣桑树颠”,诗中描写的景象如在眼前。油菜饱荚、小麦灌浆的时候,碧绿的桑叶上泛着明亮的阳光,桑树细枝上聚集着的青青红红的小果子,成了孩子们时时的念想。每次经过一棵桑树旁,总要仔细地寻几粒扔到嘴里,“呀,好酸”。第二天换一棵树再尝几粒,“呀,好像甜些了”。突然有一天,整个村子的桑葚都成熟了。抬头望,满树星星点点密密麻麻的桑果儿,红紫的,乌黑的,像天边的一片霞。
全村的娃都出动了。力气大的男娃摇一摇树,熟透了的桑葚便纷纷落下。女娃用袋子在下面接着,有时果子恰巧落在张开的嘴巴里,天降美味啊。男孩们直接爬到树杈上坐着,野猴一般。抓一把桑果就往嘴里塞,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下面的人就嚷嚷:“给我!给我!”领头的男孩干脆掰断树枝扔下来,孩子们一人抱着一根果枝,只吃得满嘴乌紫,饱胀打嗝。你看我,我看你,个个都像大花猫。偶尔有人的嘴唇会肿得猪肠子似的,他不停地扇凉气,大家一看那猪八戒一样的嘴,都笑得不行,那是他吃了洋辣子(毛毛虫)爬过的桑果了。
桑果落了一地,连鸟雀都吃不完,手巧的阿婆把它制成果酱和果酒。阿婆说桑果长得像鸡腰子,可以补肾的。儿时的我只知道桑果甜,能比得上桑果的就只有洋孟子了。洋孟子的学名叫覆盆子,家乡人也叫它野草莓或孟姑子。为何叫孟姑子呢?是这果子像仙姑那样美呢,还是吃了这果子能梦到美丽的姑娘呢?无法考证。洋孟子长在灌木丛中,俯身可摘。红珊瑚球一样的小浆果,和桑葚一样,它的果实像许多小水泡紧密聚合在一起。味道酸中有甜,甜中有酸,耐人寻味。一颗鲜红的洋孟子,像一颗初恋的心,在夏日的风中摇摇曳曳,在绿叶间灼灼动人。不过,采摘它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因为洋孟子的周身长满了尖刺。
有意思的是,鲁迅在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就同时提到“紫红的桑葚”和“酸酸甜甜的覆盆子”。看来无论从前或现在,桑果子和洋孟子一直是人们共同的童年回忆。
□ 夏学军
珠海传媒集团 刘轶男 摄
很多年以前,我在省城上大学,每个月回一次家,顺便取点生活费。返校时基本都是母亲送我,一路上唠唠叨叨说着话,临上车之际母亲却一本正经地嘱咐我:到学校后别忘了给家里打个电话!我嘴上答应,转头却常常遗忘,大多数时候是母亲打电话到宿舍来问平安。
直到去年儿子也上了大学,我的生活好像陷入了一场轮回里,母亲曾经无数次嘱咐过我的话,我又鹦鹉学舌般说给了儿子。儿子不以为然,有些不耐烦:好好好,记住了!
好在现在不比以前了,通讯如此发达,我总能及时收到儿子平安的音讯。
那个看起来不起眼的音讯,对我来说是那么重要,我会因此安心,会睡得踏实、吃得香甜。
可是自己为什么在年轻的时候却不屑于报平安呢?直到今天我才发现当年是不是太粗心或者过于漠然,让母亲无端地焦虑,无数次跑到楼下的小卖铺打电话给我。真是惭愧啊!
古代交通和通信不发达,亲人之间如果不在一处,只能依靠书信来报平安,所以杜甫有诗言:家书抵万金。
“我到家了,放心吧!”“安全到达,别担心!”现在我特别愿意向关心我的人报平安,无论是出差还是远游。我也在一次次报平安的过程中,悟出一个道理,主动报平安或者要求别人报平安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具有安全和关心他人的意识。
我曾见过一幅画《快给爸妈报平安》,作者一定是位善于观察、贴近生活的画家,画面中的两个青年,或是初次远离父母去求学,或是外出务工。在火车站里,身旁是大包小裹的行李,男孩子专注地拨手机,旁观女孩的急切眼神绘出了他们报平安的急迫心情。两个有心的年轻人,能体谅到家人比他们还急迫的心情。
也许你还和我当年一样不屑于报平安,也许你认为自己没那么重要,也没想过自己会真的遇到危险。然而事实却是,收不到你平安的消息,爱你的亲人朋友会胡思乱想,会不顾三更半夜打电话给你、给你的朋友,直到知道你平安。
我有一个同事经常出差,他给家人报平安的方式可以借鉴,每次都会把航班号、车次告诉家人,让家人可以随时关注状况,到达目的地后必然是第一时间报平安。
他时常念叨,我们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看到明天的太阳,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平安的,大家都是平安的,然而不是。
我们平安与否和绝大多数人无关,只有爱我们的人才会关心,才会牵肠挂肚、夜不能寐。懂得报平安的人是温暖的、体谅他人的,做一个懂得和会报平安的人吧,让关心你的人和你关心的人,彼此安然。
□ 龙建雄
“时间走得很停匀,说快不快,说慢不慢。”
这句话是梁实秋老先生所说,读来让我感慨颇多。三年前,我在报纸发表文章《时间都到哪儿去了》,被多家纸媒、官方网媒转载,写的是我老朋友王辉十多年坚持记日记之事。没有料到,他的那份坚韧之心也影响着我,我如今也坚持写日记,没有落下过一天。2021年11月1日,我响应爱人建议记录“每天最开心三件事”,截至今年“五一”劳动节刚好一年半,足足18个月,5号宋体a4标准纸共计103页、107643个字符。翻阅电子文档,你会欣喜地发现,那一件件过往小事竟然再次栩栩如生显现在自己脑海中,你去了一直想去的餐厅,你无所事事刷手机刷到手发麻,你和老友忘乎所以把自己灌醉了,哪天你和女儿在回家路途上说了多么有趣的话题……看着每天就那么轻松随意记下来的三五行字,现在读起来仍然倍感亲切,温暖如初。我惊讶自己能写下“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时间才有生命力”这般有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文字。
有一段时间,我很羡慕那些可以在报刊杂志频繁发表文章的作家,直到有一天我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到目前为止,我所有的写作都与自己有关,一篇篇文字的冲动来源于刚才想起来的某一件往事,前不久和女儿讨论过的某一个话题,因读书灵感而触发到的某一种顿悟,等等,写作时间全部是下班之后或节假日在家,有时也会在公交地铁上用手机备忘录写,哪一段时间草稿写得多,修改打磨比较勤,自然就会发表得多。这让我明白,要努力,也要接受个人在写作时间上的力所不及,执着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能力,但过分执着于事无益,会带来痛苦,不如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带着这样一种心境,我对自己偶像苏东坡进行了一番“研究”与学习。苏东坡大概从20岁左右开始创作,到66岁去世,40多年的时间里留下2700多首诗歌、300多首词以及数千篇各类散文。古人没有电脑,也没有钢笔,用的是毛笔;古时候没有空调,也没有电灯、风扇,夏天很炎热,冬天很寒冷。从苏东坡个人来说,他一生三次被贬流放,相当于现在一个人一生三次破产,中间还夹带着牢狱之灾,虽然每一回都背井离乡,但他依然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给朝廷提出真知灼见;他朋友众多,尽管酒量一般,但工作应酬之外,喜欢热情招待四方宾朋,常常醉到找不到回家的路……可就是这样一个忙得要死,累得要命,有时有点背的人,竟然写了那么多文字,而且他还画画写书法、教儿子带孙子。于是我想,苏东坡先生一定是一个精明的时间管理大师,对时间掌握,对灵感迸发有着敏锐的操控能力,是一个实打实、特别自律的“狠人”。
苏东坡留下许多信手拈来的小短文,许多不经间记下来的一段文字,或者表达出的一种心情,不仅治愈了彼时的自己,也治愈着后来读这些文字的我。某一天,苏东坡又把自己给弄丢了,不知醉在黄州的谁家,幸好三更半夜还记得要回家,可雪堂的门没有敲开,于是他写下名篇《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我对这首词的下阕特别钟爱。对于经受了一场严重政治风波的苏东坡来说,此时能在黄州筑得雪堂谪所,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他没有被痛苦压倒,而是以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静淡泊接受所有不期而遇。
假如,我们一致认同苏东坡有写日记的良好习惯,那么,要是他没有勤快地及时记录彼时彼刻的灵感,估计我们后人也只能读到别人撰写的苏东坡“野史”罢了。
岁月无语,文字有意。不快,不慢,这世间唯有时间。
□ 马亚伟
珠海传媒集团 刘轶男 摄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则短视频《如今才明白,语文课本里都是人生滋味》。视频中列举了几篇经典课文:鲁迅先生的《社戏》中写道:“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句话表达的况味,当初并未理解,直到多年后重遇这句话,才恍然明白其中滋味。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当年读的时候觉得平平无奇,多年后重读忍不住泪湿衣衫。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人到中年的我,时常会有这种感觉。少年时代,很多东西根本理解不了。那时候我们天真地幸福着,正如今天的孩子也在天真地幸福着。我们都在时光的洪流裹挟之下向前走着,不知不觉间就走到了岁月深处。人这辈子,一般长不过百年。百年只是光阴一瞬,而相对于个体的生命来说,已经足够漫长了,漫长得我们常用“漫漫人生”来形容。漫漫人生,每个人都要尝尽人生的种种滋味。金庸小说中,生活在古墓中的小龙女尚且尝尽了世上的爱恨情仇,我们这些一直在俗世中摸爬滚打的人更躲不开人生的任何一种滋味。
记得多年前,有一部电视剧叫《渴望》,里面有一首主题曲这样唱:“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悲欢离合都曾经有过……”那时候我根本不懂什么叫悲欢离合,只觉得这个词忧伤深沉,强说愁的年纪听起来很有味道。连同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都觉得是用来说“人生”这类宏大字眼的。随后,我由少年到青年,由青年到中年,由中年走向老年。与此同时,我的人生角色也成了多重的。少年时我只是个孩子,后来我成了妻子、母亲,我还是别人的朋友、同事,我还做了很多种工作。当然,我是父母的女儿这个角色一直未变,但少年时是被宠着的宝贝,如今成了年迈父母的依靠。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样多重而复杂的网中挣扎着生存,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件件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事。生活一直是动态的,我们就像在一个滚动的球上面行走,跌倒、摔伤、迷失方向、南辕北辙之类的事必然会发生,所以人生在世的所有滋味,我们都逃不脱。人生越走越长,经历越来越多。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这些成了寻常事。
再次听到“悲欢离合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歌词,不由潸然泪下——我们终究成了曲中人!
初闻不知曲中意,浅尝的滋味是轻淡和轻快的。那时我们连皮毛都不懂,如今却有了深入骨髓的彻悟。“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这样的结果,是得到还是失去?我们失去了少年时的单纯快乐,得到了对生命深层次的领悟。但这种领悟,带着几分伤感和无奈,带着几分惆怅和失落。我想是不是可以这样概括一下:少年听歌听的是调,中年听歌听的是词,老年听歌听的是意。最终我们与所听的歌,融为一体。我们终将成为曲中人,生命中那些幽微而深刻的悲与伤、哀与痛、喜与乐,人人都要体验到。
人生有千百种滋味,我们都要像神农尝百草般一一尝过。生命的原野上,蓬勃着不容易辨识的百草,我们一直在寻找着痛苦和悲伤的解药,也一直尝试着品尝到快乐和幸福的神药。人生终了,我们方才明白,世上根本没有什么解药和神药,品尝的过程即是人生。
有一天,我坐在阳台上朗读朱自清先生的《匆匆》。轻风淡淡地飘进窗子,我读:“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忽然,我的心“咯噔”了一下,强烈的共鸣让我有种眼泪往上涌的感觉……
□ 李秀芹
多年以前,我们这里的超市还不卖蔬果,小镇上也无专门卖水果的店铺,夏天想吃西瓜了,都是从下乡吆喝叫卖的小贩手里买。小贩不是天天串乡卖,有时五六天来一个,有时十多天来一个,所以我们买西瓜一次都买好几个。
那时大家都不知道催红剂,西瓜熟了就是熟了,不熟就是不熟。我不会挑西瓜,买西瓜时,全靠对西瓜贩子“望闻问切”,问小贩:“西瓜熟不熟,甜不甜,沙瓤不?”西瓜贩子一脸正气地回答:“保熟、保甜,不熟不要钱。”
得到小贩再三肯定,并当场取一个西瓜,切开一个三角,品尝一下,确定是熟瓜后,便成交了。
但一个瓜熟了,不代表买的所有西瓜都熟,待到吃西瓜时,一蛇皮袋西瓜里,运气好了,里面有几个脆沙瓤的西瓜,运气不好,里面也有不熟的西瓜,切开后籽儿和瓤都是白色的,口感还不如黄瓜,大呼上当。有的瓜贩隔几天会再来,再来时找他退了,虽然经济上损失不大,但心理上伤害不小,毕竟一连好几天守着一堆不熟的西瓜,实现不了“吃西瓜自由”,炎热的夏季,谁不心烦呢?再说,有时还上了小贩的当,他若再也不来了,“黄瓜”西瓜也得自家人消灭。
同事张老师会挑瓜,他家原来是瓜农,他选西瓜可谓是童子功。他会给西瓜“相面” ,左看右看后,用手指敲一下西瓜皮,便可挑到熟瓜。一次,有一卖西瓜的小贩在我们学校门口吆喝,张老师领着我们去挑瓜,他拿起一个西瓜,左右看过后,用手拍了拍,听了一下声音,然后说:“熟了,但不是沙瓤的。”卖瓜的小贩当场切开一看,果然如张老师所言。
张老师又挑了一个西瓜,看了看后,说:“这个是脆沙瓤。”切开一看,他又说对了。
我们也向张老师请教过挑瓜的技巧,他说的那些技巧我们都知道,并未有独门方法,但我们就是掌握不好,就像练习太极拳一样,我们会的是花架子,而张老师会的是内功。
用“花架子”挑瓜还不如直接让卖瓜的小贩给选,若回家切开发现不熟,还可理直气壮找他算账,若是自己挑挑选选,一通操作猛如虎,吃时发现不熟,再找卖瓜人,感觉自己都理短似的。
我儿子高考前,我请张老师给我买一蛇皮袋西瓜,伺候考生的瓜,必须保熟,否则让儿子吃个生瓜,不仅不能消暑,还影响了考试心情。
张老师跑到城里瓜摊给我们买了一袋子西瓜,当场切开了一个,果然脆沙瓤,临走,张老师嘱咐我,若切开有不熟的,告诉他一声,他知道哪家瓜摊,他去退货,再换一个熟瓜回来。
儿子高考前一天,张老师用自行车驮着一蛇皮袋西瓜来了,说这是他老家亲戚种的瓜,送我们几个尝尝。
两袋西瓜吃完了,更加佩服张老师挑瓜的本领了,全熟全甜,全部是脆沙瓤的瓜。
一次,张老师的女儿来我家玩,我称赞她爸挑瓜的技术,她笑着说,她爸挑瓜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当年我儿子高考托他买的西瓜,其实不是他从城里瓜摊上买的,是他专门回了趟老家,从老乡瓜地买的瓜,为了选到好瓜,他请村里几位老瓜农筛选了好几次,选了三蛇皮袋瓜,两袋给了我家,剩下一袋留他家里,等着给我换瓜。
因为是“高考瓜”,张老师不敢大意。
这瓜吃的,除了甜,心里还冒出了感动。
不屈的生命
李海波 摄
□ 王晓燕
珠海传媒集团 刘轶男 摄
到了五月,便想起家乡的桑果子与洋孟子来,想得直流口水。桑果子就是桑葚。水果店里的桑葚盛放在精美的果盒里,一颗颗乌紫的蚕蛹状的小果子,很显贵气,价格也不菲。买来一尝,却常常是一股稀释了的糖水味,和家乡的桑果差得太远,更别提洋孟子了。
儿时,村里到处都有桑树。沟渠田埂边长着一些矮小的桑树,农家后院和杂树林里的桑树则是绿盖如云。“绕屋遍桑麻”“鸡鸣桑树颠”,诗中描写的景象如在眼前。油菜饱荚、小麦灌浆的时候,碧绿的桑叶上泛着明亮的阳光,桑树细枝上聚集着的青青红红的小果子,成了孩子们时时的念想。每次经过一棵桑树旁,总要仔细地寻几粒扔到嘴里,“呀,好酸”。第二天换一棵树再尝几粒,“呀,好像甜些了”。突然有一天,整个村子的桑葚都成熟了。抬头望,满树星星点点密密麻麻的桑果儿,红紫的,乌黑的,像天边的一片霞。
全村的娃都出动了。力气大的男娃摇一摇树,熟透了的桑葚便纷纷落下。女娃用袋子在下面接着,有时果子恰巧落在张开的嘴巴里,天降美味啊。男孩们直接爬到树杈上坐着,野猴一般。抓一把桑果就往嘴里塞,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下面的人就嚷嚷:“给我!给我!”领头的男孩干脆掰断树枝扔下来,孩子们一人抱着一根果枝,只吃得满嘴乌紫,饱胀打嗝。你看我,我看你,个个都像大花猫。偶尔有人的嘴唇会肿得猪肠子似的,他不停地扇凉气,大家一看那猪八戒一样的嘴,都笑得不行,那是他吃了洋辣子(毛毛虫)爬过的桑果了。
桑果落了一地,连鸟雀都吃不完,手巧的阿婆把它制成果酱和果酒。阿婆说桑果长得像鸡腰子,可以补肾的。儿时的我只知道桑果甜,能比得上桑果的就只有洋孟子了。洋孟子的学名叫覆盆子,家乡人也叫它野草莓或孟姑子。为何叫孟姑子呢?是这果子像仙姑那样美呢,还是吃了这果子能梦到美丽的姑娘呢?无法考证。洋孟子长在灌木丛中,俯身可摘。红珊瑚球一样的小浆果,和桑葚一样,它的果实像许多小水泡紧密聚合在一起。味道酸中有甜,甜中有酸,耐人寻味。一颗鲜红的洋孟子,像一颗初恋的心,在夏日的风中摇摇曳曳,在绿叶间灼灼动人。不过,采摘它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因为洋孟子的周身长满了尖刺。
有意思的是,鲁迅在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就同时提到“紫红的桑葚”和“酸酸甜甜的覆盆子”。看来无论从前或现在,桑果子和洋孟子一直是人们共同的童年回忆。
□ 夏学军
珠海传媒集团 刘轶男 摄
很多年以前,我在省城上大学,每个月回一次家,顺便取点生活费。返校时基本都是母亲送我,一路上唠唠叨叨说着话,临上车之际母亲却一本正经地嘱咐我:到学校后别忘了给家里打个电话!我嘴上答应,转头却常常遗忘,大多数时候是母亲打电话到宿舍来问平安。
直到去年儿子也上了大学,我的生活好像陷入了一场轮回里,母亲曾经无数次嘱咐过我的话,我又鹦鹉学舌般说给了儿子。儿子不以为然,有些不耐烦:好好好,记住了!
好在现在不比以前了,通讯如此发达,我总能及时收到儿子平安的音讯。
那个看起来不起眼的音讯,对我来说是那么重要,我会因此安心,会睡得踏实、吃得香甜。
可是自己为什么在年轻的时候却不屑于报平安呢?直到今天我才发现当年是不是太粗心或者过于漠然,让母亲无端地焦虑,无数次跑到楼下的小卖铺打电话给我。真是惭愧啊!
古代交通和通信不发达,亲人之间如果不在一处,只能依靠书信来报平安,所以杜甫有诗言:家书抵万金。
“我到家了,放心吧!”“安全到达,别担心!”现在我特别愿意向关心我的人报平安,无论是出差还是远游。我也在一次次报平安的过程中,悟出一个道理,主动报平安或者要求别人报平安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具有安全和关心他人的意识。
我曾见过一幅画《快给爸妈报平安》,作者一定是位善于观察、贴近生活的画家,画面中的两个青年,或是初次远离父母去求学,或是外出务工。在火车站里,身旁是大包小裹的行李,男孩子专注地拨手机,旁观女孩的急切眼神绘出了他们报平安的急迫心情。两个有心的年轻人,能体谅到家人比他们还急迫的心情。
也许你还和我当年一样不屑于报平安,也许你认为自己没那么重要,也没想过自己会真的遇到危险。然而事实却是,收不到你平安的消息,爱你的亲人朋友会胡思乱想,会不顾三更半夜打电话给你、给你的朋友,直到知道你平安。
我有一个同事经常出差,他给家人报平安的方式可以借鉴,每次都会把航班号、车次告诉家人,让家人可以随时关注状况,到达目的地后必然是第一时间报平安。
他时常念叨,我们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看到明天的太阳,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平安的,大家都是平安的,然而不是。
我们平安与否和绝大多数人无关,只有爱我们的人才会关心,才会牵肠挂肚、夜不能寐。懂得报平安的人是温暖的、体谅他人的,做一个懂得和会报平安的人吧,让关心你的人和你关心的人,彼此安然。
□ 龙建雄
“时间走得很停匀,说快不快,说慢不慢。”
这句话是梁实秋老先生所说,读来让我感慨颇多。三年前,我在报纸发表文章《时间都到哪儿去了》,被多家纸媒、官方网媒转载,写的是我老朋友王辉十多年坚持记日记之事。没有料到,他的那份坚韧之心也影响着我,我如今也坚持写日记,没有落下过一天。2021年11月1日,我响应爱人建议记录“每天最开心三件事”,截至今年“五一”劳动节刚好一年半,足足18个月,5号宋体a4标准纸共计103页、107643个字符。翻阅电子文档,你会欣喜地发现,那一件件过往小事竟然再次栩栩如生显现在自己脑海中,你去了一直想去的餐厅,你无所事事刷手机刷到手发麻,你和老友忘乎所以把自己灌醉了,哪天你和女儿在回家路途上说了多么有趣的话题……看着每天就那么轻松随意记下来的三五行字,现在读起来仍然倍感亲切,温暖如初。我惊讶自己能写下“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时间才有生命力”这般有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文字。
有一段时间,我很羡慕那些可以在报刊杂志频繁发表文章的作家,直到有一天我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到目前为止,我所有的写作都与自己有关,一篇篇文字的冲动来源于刚才想起来的某一件往事,前不久和女儿讨论过的某一个话题,因读书灵感而触发到的某一种顿悟,等等,写作时间全部是下班之后或节假日在家,有时也会在公交地铁上用手机备忘录写,哪一段时间草稿写得多,修改打磨比较勤,自然就会发表得多。这让我明白,要努力,也要接受个人在写作时间上的力所不及,执着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能力,但过分执着于事无益,会带来痛苦,不如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带着这样一种心境,我对自己偶像苏东坡进行了一番“研究”与学习。苏东坡大概从20岁左右开始创作,到66岁去世,40多年的时间里留下2700多首诗歌、300多首词以及数千篇各类散文。古人没有电脑,也没有钢笔,用的是毛笔;古时候没有空调,也没有电灯、风扇,夏天很炎热,冬天很寒冷。从苏东坡个人来说,他一生三次被贬流放,相当于现在一个人一生三次破产,中间还夹带着牢狱之灾,虽然每一回都背井离乡,但他依然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给朝廷提出真知灼见;他朋友众多,尽管酒量一般,但工作应酬之外,喜欢热情招待四方宾朋,常常醉到找不到回家的路……可就是这样一个忙得要死,累得要命,有时有点背的人,竟然写了那么多文字,而且他还画画写书法、教儿子带孙子。于是我想,苏东坡先生一定是一个精明的时间管理大师,对时间掌握,对灵感迸发有着敏锐的操控能力,是一个实打实、特别自律的“狠人”。
苏东坡留下许多信手拈来的小短文,许多不经间记下来的一段文字,或者表达出的一种心情,不仅治愈了彼时的自己,也治愈着后来读这些文字的我。某一天,苏东坡又把自己给弄丢了,不知醉在黄州的谁家,幸好三更半夜还记得要回家,可雪堂的门没有敲开,于是他写下名篇《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我对这首词的下阕特别钟爱。对于经受了一场严重政治风波的苏东坡来说,此时能在黄州筑得雪堂谪所,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他没有被痛苦压倒,而是以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静淡泊接受所有不期而遇。
假如,我们一致认同苏东坡有写日记的良好习惯,那么,要是他没有勤快地及时记录彼时彼刻的灵感,估计我们后人也只能读到别人撰写的苏东坡“野史”罢了。
岁月无语,文字有意。不快,不慢,这世间唯有时间。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