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栖居
——《安顿尘心》里的纷攘红尘
□ 胡永强
红尘奔波,如何安顿好自己的心,让人生有个歇脚的地方?女作家张绍琴在散文集《安顿尘心》中,通过书写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对这个宏大的哲学命题进行探索和思考,以此引发读者的深思,让读者在阅读中寻找自己的答案。
《安顿尘心》一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红尘有爱,温柔以待”“文字疗愈,安顿尘心”“行走四季,浅醉流年”“医路同行,寂然欢喜”“亲情相伴,岁月嫣然”“乡土有味,簌簌生香”。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作家像一个画师,她在选材上更倾向于关注平凡生活中的温暖小事,并用暖色调进行细腻描摹,跃入读者眼帘的便是一幅幅暖心的画面。人生实苦,唯有自渡;心中有光,素履以往。作家以一种悲悯的情怀看待人世间的一切,将画面进行细细描绘、着色,再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作家在纸上着墨落笔、起转回落,悠悠岁月于浓淡之间铺排开来,时淡时浓、墨晕渐染。失意之处,从广处看只是人生的点点错笔,其中也有值得回味的甜;惊喜之余,亦有淡淡的涩。一篇散文就是一张小画。起落相伴,浓淡相成,九十一篇散文集成一册,遂成一幅人生的画卷。
不以小事为轻。作家像一个摄影师,将镜头对准日常生活,聚焦于一个点,再放眼于更广阔的世界。每一件事在当下发生,又终将在时间的长河里逝去,那些不可避免的悲凉、愁苦、劳累、失意、惆怅等感觉和情绪自然流淌,珍惜和爱在其中得以突显。作者站在高处,从更宏观的角度着笔,在珍惜和爱中洗去奔走红尘的疲惫,最大限度地感受活着的幸福;在爱和珍惜中安顿一颗风尘仆仆的心,让人生有个歇脚的地方。有人说,人生如同一场清欢与修行,好的坏的都需要经历。我们一路走来,每一个季节都有寒凉与美好,每一个关于欧洲杯足球官网的故事都有缺憾和欢乐。《安顿尘心》似乎在告诉读者,人应该真心诚意地爱着什么,无论被生活搜刮得多么干净,都应该保有爱的能力,那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幸福。只要心中有爱,就能够抵御寒凉与缺憾,锁住美好和欢乐。
有评论家说《安顿尘心》是一本修行书,“真正有趣的人生,都生根发芽于寻常光景。作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发掘出真正而持久的生活趣味”。张绍琴文笔清丽、朴素而又细腻,在寻常光景中发掘爱,发现人生的趣味,引导读者开启一个有趣、有情、有味的人生和文化之旅。
每个人都曾经有仗剑走天涯的梦,本书中作家以爱为剑、以梦为马,行走四季,在浅酌流年中安然欢喜,给奔走于红尘中的我们如何安顿尘心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
浮世绘般的风俗画卷
——读长篇小说《你好,朋友圈》有感
□ 胡胜盼
王洁长篇小说《你好,朋友圈》聚焦当下信息时代新兴社交媒体对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呈现当代年轻人纷繁变幻的情感世界,讲述他们面对诱惑与考验、迷失与清醒、坚守与放弃、打碎与重建的心路历程。《你好,朋友圈》是一幅新风俗画,也是一幅浮世绘般的长卷。
王洁曾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代表作有《风过留痕》《花落长安》《花开有声》。其中,《花开有声》被改编为电影《远山花开》。乍看《你好,朋友圈》这一书名,多数读者会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部探讨朋友关系的社科类文集,或者是经营朋友圈的推文类合集。等真正走入书中世界,李淑娟与贺国璋、李淑娟与林绍峰、谢冰冰与张晋仁等几对恋人的小故事一下子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或会感叹:原来还可以这样写。小说从朋友圈开始也以朋友圈结束,不仅讲了现代都市爱情,也写出了女性如何突破生活屏障,面对真实的自己,找寻想要的生活。《你好,朋友圈》在展示作者艺术功力的同时,也寄托着她对当代社会的认知和判断。
《你好,朋友圈》叙述的对象依然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爱情,但却跳跃着鲜活的时代元素。王洁深入社会和人生的隐秘之处,勾画出一个关于失去和获得的故事。书中因朋友圈引发了贺国璋与李淑娟的婚姻破裂、年轻女孩谢冰冰被网暴、恋人恋情宣告等情节内容,展现不同人视角下婚姻方式的不同,同时也反映了女性自立自强、勇敢成长、寻找真爱的追求。作者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笑称自己生活经历丰富,所以对人世间有着更细微的关注,对作品中的悲欢离合自然也有着更为真切的描摹。爱情固然是文学永恒的表现题材之一,但不同时代的爱情又各有其不同的呈现方式。小说在不经意中传递出一个人生哲理:生活有时很“虐”,但我们不会轻易选择举手投降,因为我们还有一生的奇迹。
作为网络时代新诞生的一种媒介,朋友圈极为生动地呈现着当下信息媒介、生活场景的嬗变。在王洁眼里,朋友圈是展示生活的窗口、观察他人的万花筒、自我与他人直面的对话空间。“暧昧始于点赞,共情来自私信。”由“贺国璋的朋友圈”“李淑娟的咖啡馆”“秦绍东的茶园”三部分情节组成的《你好,朋友圈》,洞悉其中的爱、痛、利益、欲望和希冀,小说里的一些情景刻画和重要事件,其实是对我们身边大部分人生活的重现。“文字的使命就是对时代的敏感洞见。”关注现实题材,尤其是小人物的生活状态,成为作者“九宫格”里的聚焦点,也成为作者追求的写作境界。
我们以为自己是朋友圈的主人,但是朋友圈反过来又影响和暴露了我们的生活。作为工作和生活中与他人交流沟通必不可少的软件之一,微信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给生活蒙上了一层阴翳。王洁所描写的贺国璋的生活,就是我们的真实写照:每天刷朋友圈的勤勉程度堪比古代帝王批阅奏折,在朋友圈里高谈阔论,却忘了给身边亲人一个实实在在的拥抱、一份嘘寒问暖的体贴。面对杨季兰的种种示好,贺国璋进退失据,最终迷失本心、走向深渊。对于贺国璋的选择,王洁的评价一针见血:“说到底,贺国璋是一不小心被人性的弱点所俘获的囚犯。”生活,终归还是需要陪伴和暖心抚慰,回归本真和平静才是我们最好的去处。
且雅且俗 亦庄亦谐
——品读散文集《北中原》
□ 朱宜尧
《北中原》作者冯杰说,他在种植文学的“小农作物”,因为篇幅短小,和其他作家的相比,属于“小杂粮”,其作用就是调节胃口,搭配风味,有微量元素而已。作家太自谦。世界有花有草、有树有山、有水有鱼才繁华多样,才是大自然。文学应该百花齐放。
作家穆涛倡导“大散文”,并非全指文字的“多”,更大的指向是内容和时代。冯杰散文短中见长、小中见大,他把故乡的日常事物以简短的文字书写,小得有趣,小得意气风发,小得“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小而不失真味。朴素的事物、真挚的情感、诗性的表达是冯杰散文最独特的味道。一个灯罩、一只牛铃、一把夜壶、一方茶枕,每一件朴素的乡村事物都装着不为人知的真挚情感。《朱砂痣》是写母亲的文章,我看到一半处忍不住落泪。他写道:“有一年,她给我装寄了一方枕头,乡村碎花土布,没有装龙井茶,也无江南水,里面装的是女贞子,是花钱请清洁工在门口街道上清扫整理来的……想到她在江南的雨天宁心淘洗,静静等待晴天,这得伴着鸟声晾晒多久?”父母总是固执地认为,自己多吃一点苦,孩子就可以多享一点福。
小而不失真知。我认为,中国的语言汉字是长在大地上的文化瑰宝,每一个方块字都有自己的历史与典故。每一个作家作品都会带着自己的口音和气息,冯杰的作品里总是“有着传统文化浸润,有浓郁的中原地方特色”。“北中原”,一个充满了家的味道的词语,是作者为自己找寻到的一个文学地理符号,标记在文字里,流淌在血液中。
《有花可吃》一篇让我印象极深,大多人看见“吃花”二字,会从字面理解,或者会联想到“鲜花饼”“槐花炒鸡蛋”,冯杰却谈到“莲花”“梅花”“松花”,想起杜甫、周敦颐、杨万里、苏轼,这是文人墨客聊以寄情的“行为艺术”,或者说是修身养性的“调理良方”。其书中的诗情文意,需要细细咀嚼。
小而不失真趣。冯杰的散文充满童真童趣,各种小人物“粉墨登场”,姥姥、姥爷,还有自带喜感的二大爷,文字里带着浑然天成的诙谐与幽默,有时还带一点自嘲。冯杰是能“把一枚叶子扩大成一片绿荫,把一时幸福放大成一生幸福”的人。他“傲视贫困与苦难”,散文多的是笑料,多的是醒悟。我称之为冯杰式单口相声,读者可能笑到肚皮疼,在笑声中身心同时进入作者描绘的世界。
小而不失真意。首先是意,这里指意象。意象之美是冯杰散文的翅膀,意象使文字有了深度与意境。他想象力丰富,文笔洒脱,诗意跳跃,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各种熟稔于心的事物信手拈来、挥洒自如,高密度的意象使文章意蕴更加繁复丰美。其次是言,是真言,是“指路”。作者的告诫并非简单地用条条框框的道理来说教,而是通过历史和事实,甚至荒诞的故事来谈感悟,这种表达常常能发挥醍醐灌顶、振聋发聩的效果。
冯杰的文字是有性情的,更是有灵魂的。幽默不乏真挚,朴素流淌诗意。两个词概括就是好看、耐读。
□ 刘 乐
我总在清晨读书。尤其是过了谷雨节气,天亮得越来越早了,不用开灯,舒服地窝在沙发上,轻翻书页。纸张摩擦发出清脆的声响,时光便在一页一声中跃过拂晓,走向清晨,向白天行进。
天渐渐明亮,一缕朝阳醒了,它掀开大地之被,伸个懒腰,穿过书房的落地窗,匍匐在我的身上,再攀上我的手背,趴在我正看的《人间草木》上,跟着我一页一页地翻阅。在朝阳的凝神注目下,书页显得清澈澄明,上面的文字像是浮在光影中的黑色精灵,娇小玲珑。慢慢地,它爬上我身后的书架,许是不想与我共读,亲自去挑书看了。
我放下书去吃早餐,餐后再进书房,有清风入窗,拂面而来,随后径自翻动着书页。看来,与我一起读书的不止是朝阳,风也来凑个热闹,读上几页。这场景真是应了诗人所写的“无端又被春风妒”,于是“窗下风翻未尽书”。
它翻到书中第一部分第八篇散文,我索性就那一页开始读,作家汪曾祺写到:“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儿坐一会,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不禁为这以花待友的文字动容,我抬眼看向窗外,家人栽种的月季花都开了:红色醒目,粉色娇嫩,白色淡雅……一朵朵花丰腴饱满,泼泼洒洒绽放于书房外的花园里。
我平日早出晚归忙于工作,周末晨读才注意到这花园一景。“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花开空折枝。”我为自己辣手摧花找了借口,选不同颜色的花摘了几朵,将它们夹在书页里。月季散着浓郁花香,拥入书怀,芬芳着每一个字。此时此刻我看着月季,月季也在看着书吧!何止是月季,还有梨花、杏花、桃花、杨花……这春日百花好比芸芸书生,它们比我更爱看书,不然怎会有那么多的花借着文人的笔墨,以永恒的身姿进驻纸页。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我在这春日早晨,与朝阳、清风、月季一起共读,在书中邂逅春天。转念想,又像是我与春天一起邂逅了这本书,我们在读书中也邂逅了更美好的自己。
□ 郑学富
陈洪绶《痛饮读骚图》
陈洪绶的《痛饮读骚图》(又名《饮酒读骚图》《饮酒读书图》)为绢本设色画,现藏上海博物馆。此图作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七月,陈洪绶沿京杭大运河舟泊天津杨柳青之时,表明了他崇尚魏晋风骨、做一个高士的志向。
陈洪绶(1598-1652),字章侯,浙江绍兴府诸暨县枫桥陈家村(今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自幼天资颖异,善诗词,工书法,尤精于绘画。早年启蒙于著名画家蓝瑛、孙杕,亦师亦友,后在绍兴师从儒学大师刘宗周,深受其人品学识影响。陈洪绶祖上为官宦世家,至其父家道中落。虽然有绘画天赋,但明末时,青年陈洪绶更想光宗耀祖、报效国家。可他乡试失利,功名不得意,曾感慨道:“廿五年来名不成,题诗除夕莫伤情。世间多少真男子,白发俱从此夜生。”天启三年(1623)春,妻子病逝,陈洪绶怀着悲痛第一次进京谋官,结果铩羽而归。崇祯十三年(1640)正月,第三次沿运河北上至京。明崇祯十五年(1642),捐赀入国子监,后一年召为舍人,时年他已46岁。历经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与追求,怀才不遇的陈洪绶终于如愿以偿,奉命临摹历代帝王像,得以观赏内府所藏古今名画,令他技艺益精,名扬京华,与画法高古、同样善画人物的崔子忠齐名,世称“南陈北崔”。
崇祯帝对他的画艺也极为欣赏,因此召他做内廷供奉,当了宫廷画家。可他并不仅仅想在绘画上有所作为,而是有不凡的志向,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他目睹腐败透顶、风雨飘摇的朝廷已无希望,于崇祯十六年(1643)慨然离京,乘船沿运河南下避难,于孟秋七月来到天津杨柳青。杨柳青是京杭大运河沿线上的一座运河商贸重镇,经济繁荣,文化璀璨。河上船舶迤逦,帆樯蔽日,岸上市井繁华,商贾云集。陈洪绶在此停泊上岸。举目街市,他看到了来自家乡的布匹、茶叶、瓷器、笔墨纸张等,倍感亲切。杨柳青是个书画之乡,年画闻名京津,“家家能点染,户户擅丹青”,这里的文化氛围感染了他。相传,他逛了年画市场,品尝了小吃,看了大戏,心情很是兴奋。当晚回到船上久久不能入睡,于是挥毫泼墨,不一会就完成了一幅画作。
画面上,一长条案几,两足以湖石支立,案上有花盆、酒壶,青铜古物中插梅、竹两枝。一文人头戴乌帽,一袭红衣,坐于案前,右手擎杯,左手扶案,双目圆睁,看着打开的书卷。看上去满目愤怒,须髯尽竖,手中的酒杯将要捏碎。画面为斜向构图,布局奇特,笔墨清劲,着墨不多而神思特出。画中的红衣格外醒目,与画面中的古物形成强烈反差,似乎要将画面搅动起来。在此压抑的气氛中,溶入烂漫的色彩,从而将沉着痛快的“痛”表现出来。题识“痛饮读骚”,下面写“老莲洪绶写于杨柳青舟中,时癸未孟秋”。“痛饮读骚”,语出《世说新语》:“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陈洪绶借用魏晋士人纵酒放达、愤世嫉俗、傲骨铮铮的精神风貌,表明自己的心志,有诗云:“李贺能诗玉楼去,曼卿善饮主芙蓉。病夫二事非所长,乞与人间作画工。”
得知明亡,陈洪绶越发癫狂,时而吞声哭泣,时而纵酒狂呼,时而在山林中奔跑。他的画也更加怪诞、夸张。清兵入浙东,陈洪绶避难绍兴云门寺,削发为僧,自称悔僧、云门僧,改号悔迟、老迟。或许在借“悔迟”二字,抒发对明王朝的怀念,表达沉痛的故国之殇。清顺治九年(1652),孤傲倔强的陈洪绶走完了悲欣交集的一生,享年55岁。
清初诗人、戏曲家,《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康熙二十九年(1690)在京城琉璃厂购得《痛饮读骚图》。他甚是喜欢,爱不释手,先后在画轴上四次题跋,谈到购藏此图的经历。这些文字,对后世补充孔尚任的生平经历,提供了具有重要价值的史料,文中可以看出他对这幅画的珍视程度。其中提到,康熙三十二年(1693)除夕,扫舍的童子欲以他画易之,因为已经悬挂三年了,可孔尚任却“余不忍也,仍留守岁”。于是题上一跋,写下两首诗:“白发萧骚一卷书,年年归与说樵渔。驱愁无法穷难送,又与先生度岁除。”“炉添商陆火如霞,供得江梅已著花。手把深杯须烂醉,分明守岁阿戎家。”读书、饮酒,诗合画意,个中滋味,深有感悟。
以爱栖居
——《安顿尘心》里的纷攘红尘
□ 胡永强
红尘奔波,如何安顿好自己的心,让人生有个歇脚的地方?女作家张绍琴在散文集《安顿尘心》中,通过书写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对这个宏大的哲学命题进行探索和思考,以此引发读者的深思,让读者在阅读中寻找自己的答案。
《安顿尘心》一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红尘有爱,温柔以待”“文字疗愈,安顿尘心”“行走四季,浅醉流年”“医路同行,寂然欢喜”“亲情相伴,岁月嫣然”“乡土有味,簌簌生香”。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作家像一个画师,她在选材上更倾向于关注平凡生活中的温暖小事,并用暖色调进行细腻描摹,跃入读者眼帘的便是一幅幅暖心的画面。人生实苦,唯有自渡;心中有光,素履以往。作家以一种悲悯的情怀看待人世间的一切,将画面进行细细描绘、着色,再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作家在纸上着墨落笔、起转回落,悠悠岁月于浓淡之间铺排开来,时淡时浓、墨晕渐染。失意之处,从广处看只是人生的点点错笔,其中也有值得回味的甜;惊喜之余,亦有淡淡的涩。一篇散文就是一张小画。起落相伴,浓淡相成,九十一篇散文集成一册,遂成一幅人生的画卷。
不以小事为轻。作家像一个摄影师,将镜头对准日常生活,聚焦于一个点,再放眼于更广阔的世界。每一件事在当下发生,又终将在时间的长河里逝去,那些不可避免的悲凉、愁苦、劳累、失意、惆怅等感觉和情绪自然流淌,珍惜和爱在其中得以突显。作者站在高处,从更宏观的角度着笔,在珍惜和爱中洗去奔走红尘的疲惫,最大限度地感受活着的幸福;在爱和珍惜中安顿一颗风尘仆仆的心,让人生有个歇脚的地方。有人说,人生如同一场清欢与修行,好的坏的都需要经历。我们一路走来,每一个季节都有寒凉与美好,每一个关于欧洲杯足球官网的故事都有缺憾和欢乐。《安顿尘心》似乎在告诉读者,人应该真心诚意地爱着什么,无论被生活搜刮得多么干净,都应该保有爱的能力,那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幸福。只要心中有爱,就能够抵御寒凉与缺憾,锁住美好和欢乐。
有评论家说《安顿尘心》是一本修行书,“真正有趣的人生,都生根发芽于寻常光景。作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发掘出真正而持久的生活趣味”。张绍琴文笔清丽、朴素而又细腻,在寻常光景中发掘爱,发现人生的趣味,引导读者开启一个有趣、有情、有味的人生和文化之旅。
每个人都曾经有仗剑走天涯的梦,本书中作家以爱为剑、以梦为马,行走四季,在浅酌流年中安然欢喜,给奔走于红尘中的我们如何安顿尘心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
浮世绘般的风俗画卷
——读长篇小说《你好,朋友圈》有感
□ 胡胜盼
王洁长篇小说《你好,朋友圈》聚焦当下信息时代新兴社交媒体对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呈现当代年轻人纷繁变幻的情感世界,讲述他们面对诱惑与考验、迷失与清醒、坚守与放弃、打碎与重建的心路历程。《你好,朋友圈》是一幅新风俗画,也是一幅浮世绘般的长卷。
王洁曾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代表作有《风过留痕》《花落长安》《花开有声》。其中,《花开有声》被改编为电影《远山花开》。乍看《你好,朋友圈》这一书名,多数读者会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部探讨朋友关系的社科类文集,或者是经营朋友圈的推文类合集。等真正走入书中世界,李淑娟与贺国璋、李淑娟与林绍峰、谢冰冰与张晋仁等几对恋人的小故事一下子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或会感叹:原来还可以这样写。小说从朋友圈开始也以朋友圈结束,不仅讲了现代都市爱情,也写出了女性如何突破生活屏障,面对真实的自己,找寻想要的生活。《你好,朋友圈》在展示作者艺术功力的同时,也寄托着她对当代社会的认知和判断。
《你好,朋友圈》叙述的对象依然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爱情,但却跳跃着鲜活的时代元素。王洁深入社会和人生的隐秘之处,勾画出一个关于失去和获得的故事。书中因朋友圈引发了贺国璋与李淑娟的婚姻破裂、年轻女孩谢冰冰被网暴、恋人恋情宣告等情节内容,展现不同人视角下婚姻方式的不同,同时也反映了女性自立自强、勇敢成长、寻找真爱的追求。作者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笑称自己生活经历丰富,所以对人世间有着更细微的关注,对作品中的悲欢离合自然也有着更为真切的描摹。爱情固然是文学永恒的表现题材之一,但不同时代的爱情又各有其不同的呈现方式。小说在不经意中传递出一个人生哲理:生活有时很“虐”,但我们不会轻易选择举手投降,因为我们还有一生的奇迹。
作为网络时代新诞生的一种媒介,朋友圈极为生动地呈现着当下信息媒介、生活场景的嬗变。在王洁眼里,朋友圈是展示生活的窗口、观察他人的万花筒、自我与他人直面的对话空间。“暧昧始于点赞,共情来自私信。”由“贺国璋的朋友圈”“李淑娟的咖啡馆”“秦绍东的茶园”三部分情节组成的《你好,朋友圈》,洞悉其中的爱、痛、利益、欲望和希冀,小说里的一些情景刻画和重要事件,其实是对我们身边大部分人生活的重现。“文字的使命就是对时代的敏感洞见。”关注现实题材,尤其是小人物的生活状态,成为作者“九宫格”里的聚焦点,也成为作者追求的写作境界。
我们以为自己是朋友圈的主人,但是朋友圈反过来又影响和暴露了我们的生活。作为工作和生活中与他人交流沟通必不可少的软件之一,微信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给生活蒙上了一层阴翳。王洁所描写的贺国璋的生活,就是我们的真实写照:每天刷朋友圈的勤勉程度堪比古代帝王批阅奏折,在朋友圈里高谈阔论,却忘了给身边亲人一个实实在在的拥抱、一份嘘寒问暖的体贴。面对杨季兰的种种示好,贺国璋进退失据,最终迷失本心、走向深渊。对于贺国璋的选择,王洁的评价一针见血:“说到底,贺国璋是一不小心被人性的弱点所俘获的囚犯。”生活,终归还是需要陪伴和暖心抚慰,回归本真和平静才是我们最好的去处。
且雅且俗 亦庄亦谐
——品读散文集《北中原》
□ 朱宜尧
《北中原》作者冯杰说,他在种植文学的“小农作物”,因为篇幅短小,和其他作家的相比,属于“小杂粮”,其作用就是调节胃口,搭配风味,有微量元素而已。作家太自谦。世界有花有草、有树有山、有水有鱼才繁华多样,才是大自然。文学应该百花齐放。
作家穆涛倡导“大散文”,并非全指文字的“多”,更大的指向是内容和时代。冯杰散文短中见长、小中见大,他把故乡的日常事物以简短的文字书写,小得有趣,小得意气风发,小得“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小而不失真味。朴素的事物、真挚的情感、诗性的表达是冯杰散文最独特的味道。一个灯罩、一只牛铃、一把夜壶、一方茶枕,每一件朴素的乡村事物都装着不为人知的真挚情感。《朱砂痣》是写母亲的文章,我看到一半处忍不住落泪。他写道:“有一年,她给我装寄了一方枕头,乡村碎花土布,没有装龙井茶,也无江南水,里面装的是女贞子,是花钱请清洁工在门口街道上清扫整理来的……想到她在江南的雨天宁心淘洗,静静等待晴天,这得伴着鸟声晾晒多久?”父母总是固执地认为,自己多吃一点苦,孩子就可以多享一点福。
小而不失真知。我认为,中国的语言汉字是长在大地上的文化瑰宝,每一个方块字都有自己的历史与典故。每一个作家作品都会带着自己的口音和气息,冯杰的作品里总是“有着传统文化浸润,有浓郁的中原地方特色”。“北中原”,一个充满了家的味道的词语,是作者为自己找寻到的一个文学地理符号,标记在文字里,流淌在血液中。
《有花可吃》一篇让我印象极深,大多人看见“吃花”二字,会从字面理解,或者会联想到“鲜花饼”“槐花炒鸡蛋”,冯杰却谈到“莲花”“梅花”“松花”,想起杜甫、周敦颐、杨万里、苏轼,这是文人墨客聊以寄情的“行为艺术”,或者说是修身养性的“调理良方”。其书中的诗情文意,需要细细咀嚼。
小而不失真趣。冯杰的散文充满童真童趣,各种小人物“粉墨登场”,姥姥、姥爷,还有自带喜感的二大爷,文字里带着浑然天成的诙谐与幽默,有时还带一点自嘲。冯杰是能“把一枚叶子扩大成一片绿荫,把一时幸福放大成一生幸福”的人。他“傲视贫困与苦难”,散文多的是笑料,多的是醒悟。我称之为冯杰式单口相声,读者可能笑到肚皮疼,在笑声中身心同时进入作者描绘的世界。
小而不失真意。首先是意,这里指意象。意象之美是冯杰散文的翅膀,意象使文字有了深度与意境。他想象力丰富,文笔洒脱,诗意跳跃,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各种熟稔于心的事物信手拈来、挥洒自如,高密度的意象使文章意蕴更加繁复丰美。其次是言,是真言,是“指路”。作者的告诫并非简单地用条条框框的道理来说教,而是通过历史和事实,甚至荒诞的故事来谈感悟,这种表达常常能发挥醍醐灌顶、振聋发聩的效果。
冯杰的文字是有性情的,更是有灵魂的。幽默不乏真挚,朴素流淌诗意。两个词概括就是好看、耐读。
□ 刘 乐
我总在清晨读书。尤其是过了谷雨节气,天亮得越来越早了,不用开灯,舒服地窝在沙发上,轻翻书页。纸张摩擦发出清脆的声响,时光便在一页一声中跃过拂晓,走向清晨,向白天行进。
天渐渐明亮,一缕朝阳醒了,它掀开大地之被,伸个懒腰,穿过书房的落地窗,匍匐在我的身上,再攀上我的手背,趴在我正看的《人间草木》上,跟着我一页一页地翻阅。在朝阳的凝神注目下,书页显得清澈澄明,上面的文字像是浮在光影中的黑色精灵,娇小玲珑。慢慢地,它爬上我身后的书架,许是不想与我共读,亲自去挑书看了。
我放下书去吃早餐,餐后再进书房,有清风入窗,拂面而来,随后径自翻动着书页。看来,与我一起读书的不止是朝阳,风也来凑个热闹,读上几页。这场景真是应了诗人所写的“无端又被春风妒”,于是“窗下风翻未尽书”。
它翻到书中第一部分第八篇散文,我索性就那一页开始读,作家汪曾祺写到:“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儿坐一会,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不禁为这以花待友的文字动容,我抬眼看向窗外,家人栽种的月季花都开了:红色醒目,粉色娇嫩,白色淡雅……一朵朵花丰腴饱满,泼泼洒洒绽放于书房外的花园里。
我平日早出晚归忙于工作,周末晨读才注意到这花园一景。“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花开空折枝。”我为自己辣手摧花找了借口,选不同颜色的花摘了几朵,将它们夹在书页里。月季散着浓郁花香,拥入书怀,芬芳着每一个字。此时此刻我看着月季,月季也在看着书吧!何止是月季,还有梨花、杏花、桃花、杨花……这春日百花好比芸芸书生,它们比我更爱看书,不然怎会有那么多的花借着文人的笔墨,以永恒的身姿进驻纸页。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我在这春日早晨,与朝阳、清风、月季一起共读,在书中邂逅春天。转念想,又像是我与春天一起邂逅了这本书,我们在读书中也邂逅了更美好的自己。
□ 郑学富
陈洪绶《痛饮读骚图》
陈洪绶的《痛饮读骚图》(又名《饮酒读骚图》《饮酒读书图》)为绢本设色画,现藏上海博物馆。此图作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七月,陈洪绶沿京杭大运河舟泊天津杨柳青之时,表明了他崇尚魏晋风骨、做一个高士的志向。
陈洪绶(1598-1652),字章侯,浙江绍兴府诸暨县枫桥陈家村(今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自幼天资颖异,善诗词,工书法,尤精于绘画。早年启蒙于著名画家蓝瑛、孙杕,亦师亦友,后在绍兴师从儒学大师刘宗周,深受其人品学识影响。陈洪绶祖上为官宦世家,至其父家道中落。虽然有绘画天赋,但明末时,青年陈洪绶更想光宗耀祖、报效国家。可他乡试失利,功名不得意,曾感慨道:“廿五年来名不成,题诗除夕莫伤情。世间多少真男子,白发俱从此夜生。”天启三年(1623)春,妻子病逝,陈洪绶怀着悲痛第一次进京谋官,结果铩羽而归。崇祯十三年(1640)正月,第三次沿运河北上至京。明崇祯十五年(1642),捐赀入国子监,后一年召为舍人,时年他已46岁。历经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与追求,怀才不遇的陈洪绶终于如愿以偿,奉命临摹历代帝王像,得以观赏内府所藏古今名画,令他技艺益精,名扬京华,与画法高古、同样善画人物的崔子忠齐名,世称“南陈北崔”。
崇祯帝对他的画艺也极为欣赏,因此召他做内廷供奉,当了宫廷画家。可他并不仅仅想在绘画上有所作为,而是有不凡的志向,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他目睹腐败透顶、风雨飘摇的朝廷已无希望,于崇祯十六年(1643)慨然离京,乘船沿运河南下避难,于孟秋七月来到天津杨柳青。杨柳青是京杭大运河沿线上的一座运河商贸重镇,经济繁荣,文化璀璨。河上船舶迤逦,帆樯蔽日,岸上市井繁华,商贾云集。陈洪绶在此停泊上岸。举目街市,他看到了来自家乡的布匹、茶叶、瓷器、笔墨纸张等,倍感亲切。杨柳青是个书画之乡,年画闻名京津,“家家能点染,户户擅丹青”,这里的文化氛围感染了他。相传,他逛了年画市场,品尝了小吃,看了大戏,心情很是兴奋。当晚回到船上久久不能入睡,于是挥毫泼墨,不一会就完成了一幅画作。
画面上,一长条案几,两足以湖石支立,案上有花盆、酒壶,青铜古物中插梅、竹两枝。一文人头戴乌帽,一袭红衣,坐于案前,右手擎杯,左手扶案,双目圆睁,看着打开的书卷。看上去满目愤怒,须髯尽竖,手中的酒杯将要捏碎。画面为斜向构图,布局奇特,笔墨清劲,着墨不多而神思特出。画中的红衣格外醒目,与画面中的古物形成强烈反差,似乎要将画面搅动起来。在此压抑的气氛中,溶入烂漫的色彩,从而将沉着痛快的“痛”表现出来。题识“痛饮读骚”,下面写“老莲洪绶写于杨柳青舟中,时癸未孟秋”。“痛饮读骚”,语出《世说新语》:“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陈洪绶借用魏晋士人纵酒放达、愤世嫉俗、傲骨铮铮的精神风貌,表明自己的心志,有诗云:“李贺能诗玉楼去,曼卿善饮主芙蓉。病夫二事非所长,乞与人间作画工。”
得知明亡,陈洪绶越发癫狂,时而吞声哭泣,时而纵酒狂呼,时而在山林中奔跑。他的画也更加怪诞、夸张。清兵入浙东,陈洪绶避难绍兴云门寺,削发为僧,自称悔僧、云门僧,改号悔迟、老迟。或许在借“悔迟”二字,抒发对明王朝的怀念,表达沉痛的故国之殇。清顺治九年(1652),孤傲倔强的陈洪绶走完了悲欣交集的一生,享年55岁。
清初诗人、戏曲家,《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康熙二十九年(1690)在京城琉璃厂购得《痛饮读骚图》。他甚是喜欢,爱不释手,先后在画轴上四次题跋,谈到购藏此图的经历。这些文字,对后世补充孔尚任的生平经历,提供了具有重要价值的史料,文中可以看出他对这幅画的珍视程度。其中提到,康熙三十二年(1693)除夕,扫舍的童子欲以他画易之,因为已经悬挂三年了,可孔尚任却“余不忍也,仍留守岁”。于是题上一跋,写下两首诗:“白发萧骚一卷书,年年归与说樵渔。驱愁无法穷难送,又与先生度岁除。”“炉添商陆火如霞,供得江梅已著花。手把深杯须烂醉,分明守岁阿戎家。”读书、饮酒,诗合画意,个中滋味,深有感悟。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