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悦读(2023年5月24日)
“希望看到珠海的《人世间》”

梁晓声寄语珠海文化发展

5月13日,由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指导、珠海传媒集团主办的《湾韵》“城市与文学表达——梁晓声文学创作分享会”,特邀当代著名作家、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以及出版家、第十四届韬奋出版奖获得者李师东,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与众多青年学子和读者近距离分享文学创作的精彩历程,展现文学艺术的独特魅力。

 

分享会上,两位老师畅谈文学与时代、文学与城市、文学与人生等话题,与读者分享文学的内涵精髓、文学表达的家国情怀,以及新时代文学的灿烂前景。梁晓声说,珠海发展的前景和空间广阔,它的文化气息和浪漫气息,让这座城市的文学创作之路充满无限可能。“这是一个可以产生别样的新中国故事的地方。希望珠海的文艺工作者能为珠海创作出更多作品,创作出珠海的《人世间》,推动珠海本土文化发展。”

 

这也是珠海特区报文艺副刊《湾韵》所期待的,自2022年3月28日正式创刊以来,《湾韵》便持续整合珠海本土文艺资源,积极展示推介湾区本土佳作,吸引了一批国内知名作家、文艺家撰写原创精品,为珠海建设文化强市贡献力量。

 

分享会后,梁晓声欣然提笔为湾韵编辑部签名赠书。(朱文)

从“去珠海”到“回珠海”

□吴鲜

2023年5月,伴着初夏一场清凉的雨,著名作家、《人世间》作者梁晓声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畅谈“城市与文学表达”。梁晓声说:“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北上广深,包括一些省会城市,都必然承载着国家经济发展的责任,但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要如此,珠海正通过自身的发展实践,提供着对于‘美丽城市’的另一种诠释。珠海的浪漫气息与文学相结合可以产生别样的新中国故事,所以我期待着真的有这样的故事。”梁晓声期待的珠海故事深深触动了我。相信一万个珠海人就有一万个故事的开始。

 

我的珠海故事从1994年开始,那也是一场夏天的暴雨之后,从广州出发的长途汽车,5个小时后到达珠海,我拖着两个行李箱,站在拱北汽车站外面不知所措,扑面而来的是火辣辣的阳光、蒸汽一样的滚滚热浪和听不懂的广东话“唔该,一蚊”“食嘢啦”。满街绿篱盛开着七里香,白色花朵香气浓郁。那时候,水湾头是一条被大榕树浓荫“加持”的路,礁石上海浪溅起的水花几乎会打湿边防巡逻亭的台阶。在珠海安顿下来之后,我最喜欢乘坐9路公交车,普通车一块钱空调车两块钱,从拱北绕吉大、珠海渔女到湾仔沙、香洲总站,窗外街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一帧一帧变换,如同永不重复的电影画面。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之初,珠海是个只有约12万人口的渔民之县,土生土长的珠海人寥寥无几。从20世纪50年代起,农工、知识青年、归侨在海边开荒围垦,种甘蔗、养殖鱼虾,平沙农场、红旗农场诞生。80年代初,珠海经济特区成立,东邻香港,南接澳门,对于当时的内地而言,欣欣向荣的特区就是象征财富、寄托希望的他乡,大批心怀梦想的人南下珠海,寻找他们的诗和远方。40多年来,珠海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生动缩影,2022年末,珠海常住人口超过247万。情侣路、爱情邮局、日月贝等标志性景点见证了无数甜美的爱情,也记录了很多说不清的黯然神伤。

 

珠海因海而生、向海而兴,天南海北的人在这里融合、繁衍,不同的故事、记忆和文化在这片土地传承,一代代珠海人的脚踏实地与开放包容,也赋予了珠海这座城市得天独厚的禀赋和深沉持久的力量。曾经陌生的城市成为遮风挡雨的家园,许多珠海故事就写在每一条街道,藏在每一棵树下,闪烁在每一扇窗口背后的灯火之中。走过安平路、桃园路、夏美路、山峰路、红旗街、中心里,当年起根的老香山下,那些香樟树、老榕树,枝叶相覆,绿意盈怀。木棉、紫荆、杜鹃、芒果、三角梅,繁花灼灼,花香满径。40年前,它们就在这里了,今天仍然在,希望它们一直在下去,就在这里,不要离开。

 

雨果说:“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织着,厮杀着,这就是我们为之眷恋而又万般无奈的人世间。”梁晓声的《人世间》扉页上有两句话:“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每一个珠海人的故事都是从“去珠海”变成了“回珠海”,从“他乡”变成了“家乡”。

 

我想,每一个珠海人,讲好自己的故事,就会有百千万个珠海故事,如万千星光汇成灿烂银河,照亮我们前行的路。爱一座城市,不一定要多大,只要可以每天安静地行走在那些路上,黄昏时街角总有一盏灯亮起,照亮我们回家的路。

淘书之忆

□魏青锋

学生时代及工作之初,囊中羞涩,常纠结书籍价格,能用生活开支所剩无几的结余,抱得“美书”归,不亦乐乎。后来淘书,在乎惊喜,经常流连于旧书市场,在一堆堆泛黄的书籍中徜徉,猛然发现一两本寻觅已久的旧书,如同在沙漠里发现一抹青绿,两眼放着光,那怦然心动的感觉,真是畅快。

 

第一次淘书,想来挺好笑。上小学那会,学生之间习惯用书交换着读,我没有课外书“礼尚往来”,总借不到书看。有一段时间,一放学我就去山坡上挖草药,连着几个星期,积攒了五毛钱,买新书肯定不够,我就打听着想淘旧书,正好玲玲说家里有旧书,于是跟她哥哥说好,五毛钱一本。

 

我们约定了周日交易,大清早我便赶去了玲玲家所在的村子,交了钱,玲玲她哥在忙,我就在他的大木箱里翻,100多本书,挑得我眼花缭乱,边挑边翻阅,玲玲不断催促,我只好把其他书恋恋不舍地放下,选了一本绿皮的《伊索寓言》。出了村我就躲进路边的小树林里,废寝忘食地读起来,待太阳升上半空,书也读完了。我起身返回玲玲家,她爹娘和哥哥下地去了,玲玲一个人在家。我跟玲玲说这本我不想要了,里面大部分故事之前都读过,我想换一本。玲玲打开木箱,我又换了一本《杨家将演义》。那天我如法炮制,还读了《小灵通漫游未来》,等我再去换书时,院子里有了说话声,应该是大人下地回来了,我在门口徘徊了半天没敢进去。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后悔没拿那本《林海雪原》。次日上学我央求玲玲,想换那本《林海雪原》,玲玲不理我,原来我的小伎俩被玲玲哥发现了。无奈我只得再去挖草药,一个月后花了八毛钱买回那部厚厚的《林海雪原》。

 

上大学后,经常要到邮电大楼给家里寄挂号信、发电报或取汇款,邮电大楼后面就是旧书市场,短短一条巷道铺排着很多旧书摊,还有好几家旧书店,戴着老花镜的老爷爷守在门口,看书看报,或铺开宣纸,挥毫泼墨。我们鱼贯而入,跟老爷爷打招呼“爷爷写得真好,有时间请您给学校的书法协会上上课!”“我就是随便练练。”老爷爷笑眯着眼,“哪里能去讲课!”老爷爷心情好了,我们就可以呆在书店里看书,满满一屋子人,站着的、坐着的,阁楼上甚至还有两个躺在地上,走时精心挑选一本书,还可以跟老爷爷讨价还价。

 

我老早想买一本陈德文译本的《自然与人生》,几家书店都没有。后来得知,老爷爷家中有一本,我喜出望外,缠了他两个星期,掏了两块钱外加两本《星星》诗刊半买半换,最终才得偿所愿。

 

这本《自然与人生》现在仍摆在我的书架上,德富芦花丰富的想象力和灵动的语言,带着我穿越时空,跟随其脚步走近富士山,走入田间地头,抑或沉醉在波涛涌动的海边,那种自然流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

 

多年前岳父曾送我一套《清诗铎》,可在几次搬家过程中意外丢失了下卷。有一次,我去西北大学办事,在学校旁的旧书摊上无意中看到本黄色封面的《清诗铎》,居然只有下册。书摊老板直言不好卖,我心中暗喜,却又装作若无其事,老板怕我不要,直接半折卖给我,想来真是天作之合。

 

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让借书、买书、淘书成为我生活里不可切割的部分,如今我书房的书架、书桌、床头柜都摆满了书,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淘的旧书。淘书于我是一种需求,更是一种乐趣,尤其难得的是那种阅读后愉悦的精神享受,用再生动的文字都无法形容。

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

——重读《活着》

□曹春梅

命有否泰变化,年有四季更迭。夜晚寂静而冷清,我捧起余华的《活着》,阔别三十年,再读这本经典,如久别重逢的老友。

 

三十年前读《活着》,最强烈的感觉就是一个字:苦。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一个阔少爷福贵悲惨的人生境遇。他败光家产后,人生急转直下,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苦不堪言,令人黯然神伤。那时,懵懂的心曾一遍一遍追问,主人公福贵活得那么苦,活着对他来说就是雪上加霜,他为什么还活着?

 

福贵的命运多舛。人生不该去的赌场,让他一夜之间倾家荡产。他由徐家少爷沦落成为一无所有的普通人。他生活在那个纷乱特殊的年代,经历了战争以及一系列动荡的生活,身边的亲人陆续死去,他的一生就是不断的失去,失去富贵,失去金钱,失去亲人,最后只剩下一头骨瘦嶙峋又险些被人宰割的老牛与他相依为命。

 

《活着》描写的死亡真实而又扎心,命运一次一次夺走福贵身边的亲人,每一个人的死亡都细微到让人压抑,有庆的死、凤霞的死、女婿的死,都是在生活刚刚有了希望有了盼头中戛然而去。尤其是最后苦根的死将他人生仅有的温情撕碎,只留下福贵一个人,让他活着体悟人生的意义。作者的高明之处是用第一人称娓娓道来,不动声色,而书中的字字句句渗透到我们的骨头里。

 

读者感到人生苦难,为福贵扼腕唏嘘。可是,福贵自己却没感觉那么苦,他是知足的,他说家珍是个好女人,有庆、凤霞懂事。女婿也好,苦根那么小就懂事帮他干活。13万字的小说里没有一句抱怨或控诉的话。小说开头,作者看到老人的脊背和牛背一样黝黑,一边耕地一边唱着旧日的歌谣:“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老人的自鸣得意让作者失声而笑。结尾是“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刻画了主人公的一生,道尽了人生的悲欢离合,苦辣酸甜。

 

卡尔维诺谈“读经典”时说,重要的是去读作者没有表达的那部分,而不是他说了什么。我们有时候往往抓住书中的句子,断章取义,而忽略了思考。越要探究本质越要摒弃固有的认知。

 

对于生命而言,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作者余华说:“活着在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喊叫,也不是来自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小说没有精雕细刻的文字,没有震耳欲聋的呐喊,没有撕心裂肺的痛哭,读着温情的文字,感受着苦难人生,我仿佛看到生命底层的挣扎,听到生命底层的怒吼,就像老人和牛,两个进入垂暮的生命将那块古板的田地耕得哗哗翻动,犹如水面掀起的波浪。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再读《活着》,内心平静了许多,不再纠结以往的困惑和抗拒,和所有遇见的握手言和。敬畏生命,接纳一切的美好和不如意。《活着》也是每一个人的《活着》。正如余华老师所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亲情,是一场离别的目送

——读《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甘武进

“入院后,妈对自己的病情、治疗,一直不闻不问,好像不是她生病一样。是对我的无限信赖吗,把她的生命全权交付给我?或许她明白,探讨这个问题令人痛苦难当?抑或她知道自己的寿数已尽,问又何用?”读到这段话时,我们知道母亲爱“我”,“我”也非常爱母亲,但这两种爱完全不同。《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这本书,让人感触万分:亲情就是一场离别的目送,与至亲至爱的告别,终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张洁是第二届、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她用十几万字回忆母亲自身体衰弱、生病、手术、恢复到骤然离世的过程,写下母女之间磕磕碰碰、琐琐碎碎的真实情感,一唱三叹,情意深长。母亲去世后,张洁大病。几度痛苦挣扎,书稿即将完成时却奇怪丢失,历经一年多,终于写完这些文字。追念后的日子里,母亲对女儿的顺从、依赖、忍让,女儿对母亲的体贴、埋怨、痛悔……所有的磕碰、琐碎、缠绵,一夜之间都不复存在,只有这些椎心泣血、如泣如诉的文字,诉说着永远的母女之情。

 

母爱,因太琐碎、伟大、细腻、无私而无从下笔,结果就像“无字碑”一样,似乎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众所周知。张洁细腻平常的描写,却将其表露无遗,令人动容。“妈怕影响我的写作,总是克制着想要守着我待一会儿的愿望。就连给陪伴她度过许多寂寞时日的猫煮猫食,也要歉歉地、理亏似地打个招呼:‘我给猫煮点食儿,不影响你吧?’或是:‘我给猫剁点食儿,就几分钟。’”张洁说:但是任谁,浪费起她的时间、精力、心血,都慷慨得很,这就是母亲和任谁的根本不同。

 

“妈对她那台已然算不上先进的电脑,始终怀着一丝敬畏。”张洁说:“有那么两次,她扶着我工作间的门框,远远地站在我和电脑的后面,说:‘我都不敢往前靠,生怕弄坏了它。’”“张洁这个人刀子嘴豆腐心,净得罪人。以后你们多劝劝她,让她说话注意点。”作者感叹:母亲好像知道自己要走了,再也无法呵护她了,不知把她这个永远也长不大,老让人坑、让母亲操心的老孩子托付给谁才好。即使母亲的生命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还在为张洁着想:“又要为我花钱了。为了给我治病,你都倾家荡产了。”

 

在书中,张洁处于自责的深渊中,不能自救。她自以为自己给母亲的,都是对母亲有帮助的,自以为母亲熬过痛苦后便可活到90岁时,却浑然不知,母亲体内的病疾在无情消耗着她的精神,时时给母亲一阵莫名的“不舒服”。母亲反映过自己的不舒服,而作者却以为母亲在为不想锻炼而找借口,一点都不曾信任过母亲的不舒服,只是一味地信服于“科学”,直到母亲独自挣扎着远去……她真的很爱母亲,却因自己的无知而伤害了母亲,直到母亲去世后,才追悔莫及。

 

张洁不隐藏自己情感中的弱点,不隐藏对母亲深深的亏欠,就这么平实地娓娓道来。她说:母亲给了她一个了结这辈子缘分的机会,让她能对母亲说一句:“妈,请您原谅我。”那是母亲最后对她的疼爱,也是上天对她的恩惠——她不过是要母亲更好地活下去,只是办法过于拙劣,又急于求成。“等到自己渐渐对很多事情淡漠,懂得只有父母的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真实、最宝贵的爱后,便对未来的生活有了更多想法:让父母快快乐乐地多活几年,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听到有人叫‘妈’,我仍然会驻足伫立,回味着我也能这样叫‘妈’的时光,忍咽下我已然不能这样叫‘妈’的悲凉——我永远地失去了妈,我是再也看不见妈了……”亲情就是一场离别的目送。当悲伤呼啸而至,任我们哭得声嘶力竭,也挽不回那些熟悉的面孔。生命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人生总是充满遗憾,不是所有的遇见都能迎来完美结局。遇见好好就珍惜,分开就好好告别,重拾生活的勇气。这世上,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幸福,没有什么比拥有更踏实。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田海
湾韵|悦读(2023年5月24日)
珠海特区报 2023-05-24 12:39
“希望看到珠海的《人世间》”

梁晓声寄语珠海文化发展

5月13日,由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指导、珠海传媒集团主办的《湾韵》“城市与文学表达——梁晓声文学创作分享会”,特邀当代著名作家、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以及出版家、第十四届韬奋出版奖获得者李师东,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与众多青年学子和读者近距离分享文学创作的精彩历程,展现文学艺术的独特魅力。

 

分享会上,两位老师畅谈文学与时代、文学与城市、文学与人生等话题,与读者分享文学的内涵精髓、文学表达的家国情怀,以及新时代文学的灿烂前景。梁晓声说,珠海发展的前景和空间广阔,它的文化气息和浪漫气息,让这座城市的文学创作之路充满无限可能。“这是一个可以产生别样的新中国故事的地方。希望珠海的文艺工作者能为珠海创作出更多作品,创作出珠海的《人世间》,推动珠海本土文化发展。”

 

这也是珠海特区报文艺副刊《湾韵》所期待的,自2022年3月28日正式创刊以来,《湾韵》便持续整合珠海本土文艺资源,积极展示推介湾区本土佳作,吸引了一批国内知名作家、文艺家撰写原创精品,为珠海建设文化强市贡献力量。

 

分享会后,梁晓声欣然提笔为湾韵编辑部签名赠书。(朱文)

从“去珠海”到“回珠海”

□吴鲜

2023年5月,伴着初夏一场清凉的雨,著名作家、《人世间》作者梁晓声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畅谈“城市与文学表达”。梁晓声说:“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北上广深,包括一些省会城市,都必然承载着国家经济发展的责任,但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要如此,珠海正通过自身的发展实践,提供着对于‘美丽城市’的另一种诠释。珠海的浪漫气息与文学相结合可以产生别样的新中国故事,所以我期待着真的有这样的故事。”梁晓声期待的珠海故事深深触动了我。相信一万个珠海人就有一万个故事的开始。

 

我的珠海故事从1994年开始,那也是一场夏天的暴雨之后,从广州出发的长途汽车,5个小时后到达珠海,我拖着两个行李箱,站在拱北汽车站外面不知所措,扑面而来的是火辣辣的阳光、蒸汽一样的滚滚热浪和听不懂的广东话“唔该,一蚊”“食嘢啦”。满街绿篱盛开着七里香,白色花朵香气浓郁。那时候,水湾头是一条被大榕树浓荫“加持”的路,礁石上海浪溅起的水花几乎会打湿边防巡逻亭的台阶。在珠海安顿下来之后,我最喜欢乘坐9路公交车,普通车一块钱空调车两块钱,从拱北绕吉大、珠海渔女到湾仔沙、香洲总站,窗外街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一帧一帧变换,如同永不重复的电影画面。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之初,珠海是个只有约12万人口的渔民之县,土生土长的珠海人寥寥无几。从20世纪50年代起,农工、知识青年、归侨在海边开荒围垦,种甘蔗、养殖鱼虾,平沙农场、红旗农场诞生。80年代初,珠海经济特区成立,东邻香港,南接澳门,对于当时的内地而言,欣欣向荣的特区就是象征财富、寄托希望的他乡,大批心怀梦想的人南下珠海,寻找他们的诗和远方。40多年来,珠海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生动缩影,2022年末,珠海常住人口超过247万。情侣路、爱情邮局、日月贝等标志性景点见证了无数甜美的爱情,也记录了很多说不清的黯然神伤。

 

珠海因海而生、向海而兴,天南海北的人在这里融合、繁衍,不同的故事、记忆和文化在这片土地传承,一代代珠海人的脚踏实地与开放包容,也赋予了珠海这座城市得天独厚的禀赋和深沉持久的力量。曾经陌生的城市成为遮风挡雨的家园,许多珠海故事就写在每一条街道,藏在每一棵树下,闪烁在每一扇窗口背后的灯火之中。走过安平路、桃园路、夏美路、山峰路、红旗街、中心里,当年起根的老香山下,那些香樟树、老榕树,枝叶相覆,绿意盈怀。木棉、紫荆、杜鹃、芒果、三角梅,繁花灼灼,花香满径。40年前,它们就在这里了,今天仍然在,希望它们一直在下去,就在这里,不要离开。

 

雨果说:“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织着,厮杀着,这就是我们为之眷恋而又万般无奈的人世间。”梁晓声的《人世间》扉页上有两句话:“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每一个珠海人的故事都是从“去珠海”变成了“回珠海”,从“他乡”变成了“家乡”。

 

我想,每一个珠海人,讲好自己的故事,就会有百千万个珠海故事,如万千星光汇成灿烂银河,照亮我们前行的路。爱一座城市,不一定要多大,只要可以每天安静地行走在那些路上,黄昏时街角总有一盏灯亮起,照亮我们回家的路。

淘书之忆

□魏青锋

学生时代及工作之初,囊中羞涩,常纠结书籍价格,能用生活开支所剩无几的结余,抱得“美书”归,不亦乐乎。后来淘书,在乎惊喜,经常流连于旧书市场,在一堆堆泛黄的书籍中徜徉,猛然发现一两本寻觅已久的旧书,如同在沙漠里发现一抹青绿,两眼放着光,那怦然心动的感觉,真是畅快。

 

第一次淘书,想来挺好笑。上小学那会,学生之间习惯用书交换着读,我没有课外书“礼尚往来”,总借不到书看。有一段时间,一放学我就去山坡上挖草药,连着几个星期,积攒了五毛钱,买新书肯定不够,我就打听着想淘旧书,正好玲玲说家里有旧书,于是跟她哥哥说好,五毛钱一本。

 

我们约定了周日交易,大清早我便赶去了玲玲家所在的村子,交了钱,玲玲她哥在忙,我就在他的大木箱里翻,100多本书,挑得我眼花缭乱,边挑边翻阅,玲玲不断催促,我只好把其他书恋恋不舍地放下,选了一本绿皮的《伊索寓言》。出了村我就躲进路边的小树林里,废寝忘食地读起来,待太阳升上半空,书也读完了。我起身返回玲玲家,她爹娘和哥哥下地去了,玲玲一个人在家。我跟玲玲说这本我不想要了,里面大部分故事之前都读过,我想换一本。玲玲打开木箱,我又换了一本《杨家将演义》。那天我如法炮制,还读了《小灵通漫游未来》,等我再去换书时,院子里有了说话声,应该是大人下地回来了,我在门口徘徊了半天没敢进去。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后悔没拿那本《林海雪原》。次日上学我央求玲玲,想换那本《林海雪原》,玲玲不理我,原来我的小伎俩被玲玲哥发现了。无奈我只得再去挖草药,一个月后花了八毛钱买回那部厚厚的《林海雪原》。

 

上大学后,经常要到邮电大楼给家里寄挂号信、发电报或取汇款,邮电大楼后面就是旧书市场,短短一条巷道铺排着很多旧书摊,还有好几家旧书店,戴着老花镜的老爷爷守在门口,看书看报,或铺开宣纸,挥毫泼墨。我们鱼贯而入,跟老爷爷打招呼“爷爷写得真好,有时间请您给学校的书法协会上上课!”“我就是随便练练。”老爷爷笑眯着眼,“哪里能去讲课!”老爷爷心情好了,我们就可以呆在书店里看书,满满一屋子人,站着的、坐着的,阁楼上甚至还有两个躺在地上,走时精心挑选一本书,还可以跟老爷爷讨价还价。

 

我老早想买一本陈德文译本的《自然与人生》,几家书店都没有。后来得知,老爷爷家中有一本,我喜出望外,缠了他两个星期,掏了两块钱外加两本《星星》诗刊半买半换,最终才得偿所愿。

 

这本《自然与人生》现在仍摆在我的书架上,德富芦花丰富的想象力和灵动的语言,带着我穿越时空,跟随其脚步走近富士山,走入田间地头,抑或沉醉在波涛涌动的海边,那种自然流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

 

多年前岳父曾送我一套《清诗铎》,可在几次搬家过程中意外丢失了下卷。有一次,我去西北大学办事,在学校旁的旧书摊上无意中看到本黄色封面的《清诗铎》,居然只有下册。书摊老板直言不好卖,我心中暗喜,却又装作若无其事,老板怕我不要,直接半折卖给我,想来真是天作之合。

 

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让借书、买书、淘书成为我生活里不可切割的部分,如今我书房的书架、书桌、床头柜都摆满了书,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淘的旧书。淘书于我是一种需求,更是一种乐趣,尤其难得的是那种阅读后愉悦的精神享受,用再生动的文字都无法形容。

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

——重读《活着》

□曹春梅

命有否泰变化,年有四季更迭。夜晚寂静而冷清,我捧起余华的《活着》,阔别三十年,再读这本经典,如久别重逢的老友。

 

三十年前读《活着》,最强烈的感觉就是一个字:苦。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一个阔少爷福贵悲惨的人生境遇。他败光家产后,人生急转直下,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苦不堪言,令人黯然神伤。那时,懵懂的心曾一遍一遍追问,主人公福贵活得那么苦,活着对他来说就是雪上加霜,他为什么还活着?

 

福贵的命运多舛。人生不该去的赌场,让他一夜之间倾家荡产。他由徐家少爷沦落成为一无所有的普通人。他生活在那个纷乱特殊的年代,经历了战争以及一系列动荡的生活,身边的亲人陆续死去,他的一生就是不断的失去,失去富贵,失去金钱,失去亲人,最后只剩下一头骨瘦嶙峋又险些被人宰割的老牛与他相依为命。

 

《活着》描写的死亡真实而又扎心,命运一次一次夺走福贵身边的亲人,每一个人的死亡都细微到让人压抑,有庆的死、凤霞的死、女婿的死,都是在生活刚刚有了希望有了盼头中戛然而去。尤其是最后苦根的死将他人生仅有的温情撕碎,只留下福贵一个人,让他活着体悟人生的意义。作者的高明之处是用第一人称娓娓道来,不动声色,而书中的字字句句渗透到我们的骨头里。

 

读者感到人生苦难,为福贵扼腕唏嘘。可是,福贵自己却没感觉那么苦,他是知足的,他说家珍是个好女人,有庆、凤霞懂事。女婿也好,苦根那么小就懂事帮他干活。13万字的小说里没有一句抱怨或控诉的话。小说开头,作者看到老人的脊背和牛背一样黝黑,一边耕地一边唱着旧日的歌谣:“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老人的自鸣得意让作者失声而笑。结尾是“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刻画了主人公的一生,道尽了人生的悲欢离合,苦辣酸甜。

 

卡尔维诺谈“读经典”时说,重要的是去读作者没有表达的那部分,而不是他说了什么。我们有时候往往抓住书中的句子,断章取义,而忽略了思考。越要探究本质越要摒弃固有的认知。

 

对于生命而言,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作者余华说:“活着在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喊叫,也不是来自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小说没有精雕细刻的文字,没有震耳欲聋的呐喊,没有撕心裂肺的痛哭,读着温情的文字,感受着苦难人生,我仿佛看到生命底层的挣扎,听到生命底层的怒吼,就像老人和牛,两个进入垂暮的生命将那块古板的田地耕得哗哗翻动,犹如水面掀起的波浪。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再读《活着》,内心平静了许多,不再纠结以往的困惑和抗拒,和所有遇见的握手言和。敬畏生命,接纳一切的美好和不如意。《活着》也是每一个人的《活着》。正如余华老师所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亲情,是一场离别的目送

——读《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甘武进

“入院后,妈对自己的病情、治疗,一直不闻不问,好像不是她生病一样。是对我的无限信赖吗,把她的生命全权交付给我?或许她明白,探讨这个问题令人痛苦难当?抑或她知道自己的寿数已尽,问又何用?”读到这段话时,我们知道母亲爱“我”,“我”也非常爱母亲,但这两种爱完全不同。《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这本书,让人感触万分:亲情就是一场离别的目送,与至亲至爱的告别,终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张洁是第二届、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她用十几万字回忆母亲自身体衰弱、生病、手术、恢复到骤然离世的过程,写下母女之间磕磕碰碰、琐琐碎碎的真实情感,一唱三叹,情意深长。母亲去世后,张洁大病。几度痛苦挣扎,书稿即将完成时却奇怪丢失,历经一年多,终于写完这些文字。追念后的日子里,母亲对女儿的顺从、依赖、忍让,女儿对母亲的体贴、埋怨、痛悔……所有的磕碰、琐碎、缠绵,一夜之间都不复存在,只有这些椎心泣血、如泣如诉的文字,诉说着永远的母女之情。

 

母爱,因太琐碎、伟大、细腻、无私而无从下笔,结果就像“无字碑”一样,似乎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众所周知。张洁细腻平常的描写,却将其表露无遗,令人动容。“妈怕影响我的写作,总是克制着想要守着我待一会儿的愿望。就连给陪伴她度过许多寂寞时日的猫煮猫食,也要歉歉地、理亏似地打个招呼:‘我给猫煮点食儿,不影响你吧?’或是:‘我给猫剁点食儿,就几分钟。’”张洁说:但是任谁,浪费起她的时间、精力、心血,都慷慨得很,这就是母亲和任谁的根本不同。

 

“妈对她那台已然算不上先进的电脑,始终怀着一丝敬畏。”张洁说:“有那么两次,她扶着我工作间的门框,远远地站在我和电脑的后面,说:‘我都不敢往前靠,生怕弄坏了它。’”“张洁这个人刀子嘴豆腐心,净得罪人。以后你们多劝劝她,让她说话注意点。”作者感叹:母亲好像知道自己要走了,再也无法呵护她了,不知把她这个永远也长不大,老让人坑、让母亲操心的老孩子托付给谁才好。即使母亲的生命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还在为张洁着想:“又要为我花钱了。为了给我治病,你都倾家荡产了。”

 

在书中,张洁处于自责的深渊中,不能自救。她自以为自己给母亲的,都是对母亲有帮助的,自以为母亲熬过痛苦后便可活到90岁时,却浑然不知,母亲体内的病疾在无情消耗着她的精神,时时给母亲一阵莫名的“不舒服”。母亲反映过自己的不舒服,而作者却以为母亲在为不想锻炼而找借口,一点都不曾信任过母亲的不舒服,只是一味地信服于“科学”,直到母亲独自挣扎着远去……她真的很爱母亲,却因自己的无知而伤害了母亲,直到母亲去世后,才追悔莫及。

 

张洁不隐藏自己情感中的弱点,不隐藏对母亲深深的亏欠,就这么平实地娓娓道来。她说:母亲给了她一个了结这辈子缘分的机会,让她能对母亲说一句:“妈,请您原谅我。”那是母亲最后对她的疼爱,也是上天对她的恩惠——她不过是要母亲更好地活下去,只是办法过于拙劣,又急于求成。“等到自己渐渐对很多事情淡漠,懂得只有父母的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真实、最宝贵的爱后,便对未来的生活有了更多想法:让父母快快乐乐地多活几年,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听到有人叫‘妈’,我仍然会驻足伫立,回味着我也能这样叫‘妈’的时光,忍咽下我已然不能这样叫‘妈’的悲凉——我永远地失去了妈,我是再也看不见妈了……”亲情就是一场离别的目送。当悲伤呼啸而至,任我们哭得声嘶力竭,也挽不回那些熟悉的面孔。生命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人生总是充满遗憾,不是所有的遇见都能迎来完美结局。遇见好好就珍惜,分开就好好告别,重拾生活的勇气。这世上,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幸福,没有什么比拥有更踏实。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田海